• 75

LEXUS型男NX300h 2014年登台,NX200t半年後亮相! 油電SUV


meridian wrote:
RAV4底盤哪裡不堪?
前賣花臣, 後多連桿+副車架, 怎麼看都是十分豪華的底盤系統了
..(恕刪)


好像說錯了喔!
我記得RAV4後懸吊是雙A臂結合"拖曳臂"的特殊設計.到底是不是真的完全獨立式懸吊都還是個問題.
總覺得NX不太可能用這種名不見經傳的特殊懸吊種類.
亮哥+ wrote:
好像說錯了喔!我記得...(恕刪)

不是我臭屁啦
meridian說的話基本上都是不需要去懷疑的

RAV4的懸吊結構跟Focus/Kuga/Mazda3/Mazda6/CX5/V40/Golf, A3(MQB)/CT200h/A class這些車長得一模一樣
這些車都是多連桿+拖曳臂結構, 而且都有副車架
不用懷疑, 不要看到拖曳臂就以為是非獨立, 這些都是獨立懸吊
不過很奇怪的, 長的都一樣的結構, 卻只有Toyota稱他家的東西為"雙A臂", 這真的是很有趣的事情
如果RAV4的懸吊結構不佳, 名不見經傳, 那上面那些車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圖太多懶得每個都貼了, 隨便貼幾個吧
A class


Focus


RAV4


CT
阿基拉以前對RAV4後懸吊的附帶說明: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3110501&p=4#40618249

是變種雙A.我對結構外行,是防傾桿?有無扭力樑?如此設計的原因?
亮哥+ wrote:
阿基拉以前對RAV4...(恕刪)

請不要把拖曳臂跟扭力樑搞混,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RAV4上的雙A臂+拖曳臂的設計原理上跟Ford的Control Blade(Focus用的)是相同的
只是豐田腦袋不知道哪裡堵住了,這類型的懸吊他們都稱之為雙A臂
我家的2代GS後懸吊是類似架構也是稱之為雙A臂懸吊系統
基本上這樣的後懸吊已經算不錯了
亮哥+ wrote:
阿基拉以前對RAV4...(恕刪)

不用想太多
RAV4這種結構全世界大概只有Toyota還叫他雙A臂
其他車廠都叫多連桿
我前面列出來那些車, 結構跟RAV4都是一模一樣的
都是一根拖曳臂(圖上很明顯), 控制車輪平行於前進方向的位置
加上兩根下控制臂(彈簧在其中一根上面), 一根固定, 一根有偏心螺絲可以調整束角
加上一根上控制臂, 大多是固定的, 更換可調機構就可以調整外傾角

你現在好奇的是為什麼要有一根"拖曳臂"吧?
簡單講就是, 才不會讓你的車跑了, 輪子卻留在原地
如果沒有這跟拖曳臂, 要用剩下的三跟連桿固定車輪? 那角度設計就不會這樣了
像Teana/86紅色圈起來的部分雖然沒有像前面那麼明顯是根拖曳臂, 但效用是一樣的
Teana/86的結構就保留比較多雙A臂的影子(勉強可以稱上下兩個A)



但你有沒有發現, RAV4這種懸吊結構, 稍微變形一下就可以變成雙A臂了?
沒錯啊, 這種多連桿就是雙A臂改進而來的

meridian wrote:
不用想太多RAV4這...(恕刪)

ariete wrote:
請不要把拖曳臂跟扭力...(恕刪)


所以事實上RAV4後懸以通俗的規格說法應該正名為多連桿就對了!
真是長知識了.
亮哥+ wrote:
所以事實上RAV4後...(恕刪)

其實嚴格來說,以同樣五連桿機構來看
86/Teana的這種設計懸吊性能比較好
他的拖曳連桿跟車身夾的角度是經過計算
在煞車時可以讓後輪稍微前束一點,可以提高煞車穩定性&縮短煞車距離
承受側向力時後輪會稍微往彎外偏來提高車尾的靈活性
而這兩個功能在RAV4的"多連桿"結構上(對岸是叫做E式多連桿)要再多加一根側向連桿才能達成
一般來說還要再貴一點的車才會有六連桿懸吊

但是......

前面紅字的"經過計算" = 用到其他車上還要重調角度
要通用的話比較麻煩,而且調得不好可能還更爛......
在現在這種共用當道的世界,E式多連桿會更普及

bin3686jm wrote:
LEXUS型男NX3...(恕刪)

有夠帥的
不知道有比較明確的上市時間嗎?

CCCC99 wrote:
不知道有比較明確的上市時間嗎?



4/20發表.....應該再加個半年 就差不多....


只是誠實一點罷了,對事不對人。   
  • 7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