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說回來後要寫個長篇大論的遊記。
不過.........人似乎終究還是懶惰的,
到今天為止,連第二天的行程都還沒寫完............
不過,先分享其中的一個城市Ichan-Kala給大家參考參考。
其他的文章可以參考這邊
那裡的天空有不一樣的藍
古代的中亞流傳著一句諺語:
"願以兩袋黃金的代價,但願只求看一眼Khiva"(在某篇新聞報導中看到的)
![[分享]烏茲別克-----Ichan-Kala](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1/mobile01-a45abe7a9d77ae2a720946fcedecb806.jpg)
這一座古城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了。
![[分享]烏茲別克-----Ichan-Kala](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1/mobile01-32908b05856259fa093eca2aeeae9e99.jpg)
今天我們前往Ichan-Kala ,這是Khiva的內城。
在1990年被UNESCO列為世界遺產。
![[分享]烏茲別克-----Ichan-Kala](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1/mobile01-3ab0dae4deb68fa80d7f5e56cc03e2f6.jpg)
一踏進城門後,
映入眼簾的,是巨大如同核能電廠反應爐的叫拜塔,或叫宣禮塔。波斯文叫做minaret。
![[分享]烏茲別克-----Ichan-Kala](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1/mobile01-6ca24c3428fd2b19632bb39d7ed0a326.jpg)
回教徒每天會有五次做禮拜的時間,喚拜者每天會在這五次時間爬上塔頂向四處叫拜,提醒大家禮拜時間到了。
這就是古時叫拜塔的功用。
眼前這座叫拜塔是於1852年由Khiva汗國國的汗王下令建造的。
但是,粗壯的底座,加上不算高聳的塔身,從任何角度看,都總是覺得有那樣一點不協調。
![[分享]烏茲別克-----Ichan-Kala](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1/mobile01-e5730c7117a5d891595bc43399fe1753.jpg)
原來,當初興建這塔的汗王野心勃勃地打算將這個塔建成當時全穆斯林世界最高大的一座(七十公尺),
高大到連在500多公里外另一個大城--Bukhara的人們都能見到它。
可惜他於1855年便先行謝世,興建此塔的工程也隨之停擺。
所以才留下這一個粗短造型的塔身。
![[分享]烏茲別克-----Ichan-Kala](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1/mobile01-b42d4a6dbb6d7c07ab919ca26df28110.jpg)
當然,城中不只有這座叫拜塔,
我們去爬了另外一座。
順著塔身內部迴旋而上的樓梯,又窄、又陡、裡頭伸手不見五指。
身體上除了雙手雙腳所傳回的樓梯高低起伏,其它的眼、耳、鼻、口等感官,在這裡頭完全派不上用場。
![[分享]烏茲別克-----Ichan-Kala](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1/mobile01-b6a78492ac8b094d2f387aa3367985c7.jpg)
不過登上了塔頂後,卻又是另外一番風景。
![[分享]烏茲別克-----Ichan-Kala](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1/mobile01-c0713d763be1f8a8d600d0bf30d2fb41.jpg)
記得,幾年前,去了一趟北京,
那時的北京都還沒申請舉辦奧運成功。
其實還算保存著某一程度的原始風味。
那時,登上了城內的鼓樓。
鼓樓----號稱老北京城內最高的建築物。
從許多老北京城的舊照片中,都可以看到鐘樓及鼓樓昂首在天際線上的景象。
當時登上鼓樓後,
近看,是數百年來老北京人的胡同巷弄,
但是,
遠望,卻竟又是許多現代的高樓,突兀的交錯在這古城中的各各角落。
不過,我在這叫拜塔上,卻看不到任何該有的突兀。
遠方的天際線,還保有千百年前該有的簡單線條。
![[分享]烏茲別克-----Ichan-Kala](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1/mobile01-b1faef9bafaae54998ac4bcc66ee5792.jpg)
Ichan-Kala中不只有壯觀的叫拜塔,
聽說裡頭總計有23個神學院、6個清真寺、1個驛站、6個陵墓、1個貿易穹窿和290個老房。
這裡頭又不得不提一下Djuma Mosque這一個清真寺,
它是Khiva最大的清真寺,大概是建於中古世紀,
清真寺最特殊的地方在於他內部支撐屋頂的木柱,
![[分享]烏茲別克-----Ichan-Kala](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1/mobile01-486e965fb9e1661586f9b0e48df6513a.jpg)
每一根木柱完成的時間不一,且長度都不一樣長。
但是,靠著底座不一樣厚度石塊的承接以及屋頂自然重力下壓所提供的緊靠力道。
竟然就這樣的給撐起了那一大片木置屋頂。
除了這些代表回教徒的文物、古蹟,
城內還有個古Khiva汗國的皇宮。
![[分享]烏茲別克-----Ichan-Kala](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1/mobile01-c8ec983f4707c5fe930f7c2c589ab00f.jpg)
Khiva汗國,是Uzbekistan之前的一個政權,
大概使於16~17世紀左右,在19世紀時被沙俄併吞,後來便劃入了Uzbekistan的領土中。
皇宮中,老國王的銀座還似乎閃亮著耀眼奪目的光芒,
![[分享]烏茲別克-----Ichan-Kala](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1/mobile01-0085a4de2eaa113ea7d63ebee25deeed.jpg)
牆上的青花馬賽克磁磚,也嶄新無昔(不過聽說很多都是現在的政府修繕的結果)。
![[分享]烏茲別克-----Ichan-Kala](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1/mobile01-740fcd53ea8db4db40b890778629205f.jpg)
不過,就正如這一個古代歌姬跳舞給國王觀賞的舞台一樣,
![[分享]烏茲別克-----Ichan-Kala](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1/mobile01-e8e39a95b45db7ea38169699c6c8eeb7.jpg)
往昔的笙歌雅樂、紙醉金迷,
似乎早已埋沒在時間的洪流當中,一去而不復返。
![[分享]烏茲別克-----Ichan-Kala](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1/mobile01-ae7b7d4cd7c747276ce9359e01171249.jpg)
也許,Ichan-Kala已卸下他往昔的風采,
就像這古城夕陽餘暉所映照出的旅人身影,顯示出這綠洲城市的蒼茫及孤寂。
![[分享]烏茲別克-----Ichan-Kala](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1/mobile01-4327a62090df4103c5d4a1ef75492c24.jpg)
不過,要感謝的是,這國家的人民,還這樣守護著這些古老遺跡,讓我們這些後世,有機會在千百年後還能一窺它原有的風采。
唉........不禁要為阿富汗的巴米安大佛進行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