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來自印度大吉嶺的紅茶

四月份到印度加爾各逹做一個月的志工,其間喝到當地頂級的大吉嶺紅茶,感覺真的很好,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泡紅茶的樂趣:

#1準備一些所需的器具

#2茶葉近照

#3取適當的量來沖泡

#4沖熱水浸泡

#5計時開始(一沖三分鐘,二沖五分鐘)

#6過濾茶葉

#8茶色

#9大致完成,準備來享受

#10敬印度行萬歲


本身是一個咖啡愛好者,不過經過這一次紅茶的洗禮,真的不得腳踏兩條船,救命丫!我中了咖啡因的毒!

同行的一位台灣志工,好像有帶一些回來賣,有興趣的人可以跟她聯絡一下!

我帶一千多公克回來,送給親朋好友,自己卻沒喝到多少,所以又敗了200g下去!

紅茶的愛好者請跟她聯絡看看,保證一定值得

Kay // kaynyoo@gmail.com //

2008-09-12 0:20 發佈
去到產地居然只買一公斤
應該以麻袋為單位回來才對啦
太可惜太可惜
下次一定會行李箱清空,只裝紅茶回來!
Nikon D80 / 2A3 DIY-AMP / LP / Gaint F17S / 敗家中
Kay來電說蠻多人寫信詢問及購買,多以再請我幫忙再更深入一點點的介紹這支紅茶,我只是一介草民,還不足以榮登食神寶座,後面兩句是內心戲的台詞,沒什麼重要性,記得有一位煮咖啡的大哥曾經跟我說過一段話,我覺得對我影響很大,他說:咖啡豆沒有那支比較好,而那支比較差,每一支都有它的特性,重點是烘豆子的人怎麼去了解它,而用最適合它的烘焙方式來表現它.如果你一開始就覺得它是支便宜豆,便宜沒好貨,你跟失去發現它美的地方,也會失去你自己品鑑的一次機會,我相信人的味覺是一次又一次的品嚐所練就出來的,喝咖啡一樣,聽音樂也是一樣.

當收到這個請求,當然就拿出小小打雜製程工程師的精神,拿出田口實驗的精神,來進行這場試喝心得:

#1 準備需要用的到工具(請求設備課協助),不過本身是喝咖啡的,手頭有的紅茶器具應該只有二個紅茶杯!!


#2 在工廠待久了,最怕就是客人的Audit,所以在進行實驗之前,先進行儀器的校正,取200cc的水看是否為200g


誤差不大,開始進行!

#3 為了達成實驗的氛圍,所以拿出試管,以示重視!


#4 取300c.c / 85度C的水



#5 悶個3分鐘


#6 過濾茶葉,量測所剩茶水量,成300變為270,茶葉吸了30cc的水!


#7 分裝到紅茶杯裡頭,約100cc的量


#8 第一泡所喝到的茶溫是67度,香氣有出來,不過我個人覺的太燙,我的舌頭好像又裡鎖住,所以放一杯在一旁冷,等喝它後段的感覺


#9 接著沖第二泡,這次用300cc的熱水


#10 水溫一樣,大約在85度C


#11 濾完的茶,重量變化的不大,


#12 一沖和二沖的茶色差很多


試喝心得:
這支茶在高溫喝的時候,喝不出它的厚實度(Body),不過等它稍冷之後,甜度(蜜甜)很夠,一沖的Body好,二沖的清香明亮!





Nikon D80 / 2A3 DIY-AMP / LP / Gaint F17S / 敗家中
請問您是否有試過用100度沖紅茶過

紅茶為發酵茶,沖茶溫度應該要98度以上較為適當

濾完茶後應放置10-15分後飲用較好喝

以上供您參考.

如果有興趣了解泡茶技術可搜尋茶業改良場

小弟在個偶然的機會!~

看過印度大吉嶺當地茶商來台示範真正的沖泡當地紅茶方式!~

特別的是!~強調在沖熱水浸泡時是不加蓋密封的!~(聽說是當地最主流的充茶湯的方式)

換句話說!~以半蓋方式(讓杯內空氣自然對劉)沖泡!~

沖泡出來的茶湯就是與密封個口感有所不同!~有別於加蓋沖泡方式回甘!~

有機會樓主可以一試!~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