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後的海外旅遊:機票變貴、旅行泡泡、還有免疫護照.....

直播/陳時中上午澎湖出席公益活動 指揮中心下午3時記者會
聽新聞

新冠疫情後的海外旅遊:機票變貴、旅行泡泡、還有免疫護照.....
2020-05-18 19:26 經濟日報 /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資料來源:pixabay
資料來源:pixabay


歐美歷經多個月的封城,各地陸續迎來「解封」後的旅遊商機,但,要回到疫情前想出國、馬上訂機票說走就走的美好時光,短期內恐怕「回不去了」,不過,當跨國旅遊夏天陸續恢復之後,旅行會有什麼改變?

第一、大家開始想像,國際間的旅遊可能先從鄰近附近國家開始,「畢竟想飛長程飛機,現在也沒有航班」。



直播/陳時中上午澎湖出席公益活動 指揮中心下午3時記者會
聽新聞

新冠疫情後的海外旅遊:機票變貴、旅行泡泡、還有免疫護照.....
2020-05-18 19:26 經濟日報 /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資料來源:pixabay
資料來源:pixabay


歐美歷經多個月的封城,各地陸續迎來「解封」後的旅遊商機,但,要回到疫情前想出國、馬上訂機票說走就走的美好時光,短期內恐怕「回不去了」,不過,當跨國旅遊夏天陸續恢復之後,旅行會有什麼改變?

第一、大家開始想像,國際間的旅遊可能先從鄰近附近國家開始,「畢竟想飛長程飛機,現在也沒有航班」。


另外,像是紐西蘭和澳洲拋出一個可能的方案,也就是旅行泡泡(Travel Bubble)。指的是澳洲和紐西蘭兩個疫情近乎完全控制的國家,開放雙邊旅行。

此外,近期歐洲新聞(EuroNews)報導,馬德里Esade商學院希望能將綠色區域提高至歐盟等級,研究指出,「這個想法很簡單:允許民眾在經過歐盟機構認可、不同國家間的綠色區域移動」。舉例來說,這個系統將會允許義大利南部和法國南部間的旅遊、希臘和瑞士間的旅遊。只要民眾來自歐盟綠色區域,就允許在綠色區域間移動。

該研究共同作者巴爾頓(Miquel Oliu Barton)表示,「各國的綠色區域是歐盟用來標籤綠色區域的很好選擇」。取得綠色區域標籤,這個地區必須證明病毒受到控制、也就是當地的醫院非飽和狀態、新增感染率低、病毒檢驗普及。

第二、航班機票貴鬆鬆

因為要保持社交距離,飛機航班不僅不會坐滿人、不會滿載,而且以經濟艙來說,艙內位置中間也會空格、大家都坐得很空,「窩在經濟艙再也不會擠」。但也意味著航空公司飛一趟的成本不低,機票價格恐怕短期難見疫情前廉價航空這麼便宜的機票了。

第三、挑空曠的地方旅遊

不僅自己在飛機上一定要戴口罩,眼睛裡所見的空姐、海關人員,到他國旅遊時路上的人們,所有人也都戴上口罩。

也正因如此,到時候的旅遊,擁擠的城市已經不是觀光客首選,反而是遼闊的海邊、山上等等能保持社交距離的地方,才會成為觀光客的青睞。

第四、觀光客入境後的採檢

因為現在各國目前仍在針對對外國人實施簽證或境管措施、以及入境後隔離/檢疫措施,這部分後續是否會放鬆,仍將看各國的國境及飛航限制。

以台灣來說,由於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開放商務來台是開放邊境第一步,但考量維持居家檢疫十四天,可能影響商務作業,擬改為商務人士來台、居家檢疫第五天後即可採檢,若採檢結果為陰性就可短暫外出二至三天。

但是觀光客到了另一個國家,能否不用隔離?或是進行採檢後呈現陰性就放行去玩?也成為各國頭痛的問題,很想喜迎觀光客、但是在防疫上也不能馬虎。

也有人想到,未來可能有「免疫護照」的推出,讓人可以隨時證明自己很健康。阿聯酋航空(Emirates)甚至計劃在杜拜機場為乘客在登機前提供快速的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測試。阿聯酋航空表示,測試能夠在10分鐘之內得出結果。

不過以上哪些可行,各國也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第五、超級注重衛生

因為出國之後,如果在海外不小心生病,例如不小心發燒了或是咳嗽,就算不是被感染新冠肺炎,大概也會讓當地醫院警鈴大作,自己也是超級擔心。因此在旅行中大家都會相當注意衛生,除了戴口罩、勤洗手、瘋狂消毒飛機上的座位、餐廳中的桌子等,也是可以預見的,「因為感冒太麻煩了」。

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之下,郵輪、滑雪和需要長時間飛行的旅程都可能失去吸引力,旅遊業觀光的方式將大幅改變,有的人可能覺得要迎合這些改變很麻煩「出去玩還要擔心東擔心西」,也有人覺得,在疫情之下能出國玩就要流淚了,還挑什麼。只能說,在現在疫情之下,人們選擇自己家附近的旅遊最安心。




真的會醬嗎?
2020-05-22 15:00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