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講,純就品牌而言,我不是很清楚兩家熟高熟低。不過因為拙夫婦兩人以前都是公教人員,台北出差必住福華文教會館,風景區刷旅遊卡必住福華、福容大飯店(看那一家有優惠專案而定),所以對兩家的服務品質雖不能一窺全豹,抽樣檢驗,心中自有定論。
談到主題之前,先來點文藝的。有一次,住在福華文教會館,剛好聽到名作家張大春在卓越廳演講「專注就能找到方向」,受益良多。張大作家其實也沒真的講出什麼方向,主要是用他獨特的台灣山東腔調,吟詩誦詞,旁徵博引一番,讓你感覺意象很繁複,迷失在他設定的方向中。全程只有他一個人很專注,其他人都只是在聽故事,享受氣氛。隔天搭計程車,收音機傳出他在講西遊記,學豬八戒惟妙惟肖,不知天蓬元帥何方人氏?張大作家跟我一位×姓朋友大學同班,我上前攀關係,不料他一臉茫然,好似不認識那個人似的,害我很沒面子,又當了一次冰雪小白目。後來我提到一位比較有名望的朋友,這次他倒沒有否認,害我興奮了好一陣子,一下子從小白目升級為大四喜,並獲贈一幅春聯,可說是滿載而歸。以上故事部分為真,部分純屬虛構,請大家自行判斷。
其實兩家”表相”的服務都做得不錯,但客戶在意的是另外的東西。有一個理論是這樣子的:再多的恭維與禮貌,客戶不一定在意;但故意的不禮貌以及額外的體貼服務,客戶一定記在心裏:前者是恨;後者是感激。墾丁福容因為有很多優惠專案,我住的次數比較多。他們有兩個禮貌,至今我非常感激。一個是搭電梯的服務人員,碰到客戶一定禮讓,他們自己寧願多等幾分鐘。另一個是視聽室的服務人員。大概是四年前吧,習慣於唱大廳的卡拉OK,因為費用可以折抵小菜,就隨便點了幾樣,心想,大概是包裝之類的乾貨吧。不料十分鐘之後,端來兩盤熱騰騰的小菜以及兩瓶冰過的啤酒及玻璃杯,其中有一盤炒豆乾,是我至今吃過最好吃的豆干,相當入味。隔年再點,已經變成冷藏滷豆乾,雖然味道也不錯,還是有些失望。不過對他們印象還是很好。相對之下,福華文教會館的櫃台服務也很有水準,清潔人員對客戶的態度也很體貼,但這些努力,因為一位廚房人員的惡劣行為,讓我為之改觀,至今無法釋懷。(待續…)
有一次到台北出差,住在福華文教會館。晚上七、八點,吃完飯從外面開車進地下停車場,從B2進客房,在轉角處,碰到在廚房工作的一位陌生中年男子,他正在鎖廚房的門。他一直瞪著我,後來尾隨進入電梯間,我先按十樓,他接著按五樓。我心想,慢慢來沒關係。電梯在五樓停下來,梯門打開,他並沒有出去。接著按八樓,梯門打開,他又沒有出去。接著按一樓,梯門打開,終於出去。我原來要到十樓客房,卻莫名其妙回到一樓,這是福華文教會館的待客之道,跟福容比起來,真有天壤之別。我也知道伙房人員除非分配在餐廳服務,否則不算服務人員。但沒禮貌就算了,亂按電梯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福容其實也有相關問題。晚上七、八點走到後山停車場,常看到十多二十個工作人員聚在出道口抽煙聊天,準備下班,但他們至少不擾客,而且那裏遠離大廳,本來就是他們的停車場,可以理解。相對之下,台北福華某伙伕的表現實在很”特別”,到現在還是無法理解,不得不令人跨目相看。
鄉下佬 wrote:坦白講,純就品牌而言...(恕刪) 過去一年就我住過的墾丁福華跟福隆福容來說,兩個大概是一樣差吧,服務人員的態度都不及格:福華:遇到工作人員連基本問好都做不好連笑容都沒有,主動幫忙的部分尚可。福容:帶我們入房時,一車老小在搬行李竟冷眼旁觀,入住時間也無主動問好。兩間的硬體設施也都老舊了:福華:入住新裝簧的4樓海景房,房內擺設簡單無溫馨感,走廊陰暗且有霉味。福容:入住標準渡假別墅,戶外設施多已破損,房內設施雖老舊但品質尚可,可是房內砂石多。原則上墾丁福華已不再考慮,福隆福容會再去試試當作墾丁的替代方案,下次有機會會試試墾丁福容,不然墾丁只能考慮凱撒跟夏都了。
印象中,房子最老舊的是夏都,最新的是福華。另外,基本問好之類的表相禮貌不是頂重要,主動幫忙也要看對方是不是需要,並非重點。還是那句話:再多的恭維與禮貌,客戶不一定在意;但故意的不禮貌以及額外的體貼服務,客戶一定記在心裏:前者是恨;後者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