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週一到週五中午出外吃個便當或西式速食,卻發現到處都是:大量肉排、重複油炸物、與油膩膩、重鹹的餐點,根本沒有可挑選的「蔬果健康餐點」。
中餐沒得挑,連西餐速食的漢堡也都是大量肉片,沒商店開發健康養生的「蔬果漢堡」、或蔬果料理。
好不容易挑了個少肉(或無肉)的餐點,卻發現台灣這類的餐點,如果無肉,也幾乎不會有蔬果(例如 陽春麵,老闆認為食物不添加肉後,什麼都"沒了",自然也沒添加蔬果..)。
家人曾去吃過一些台灣酒席,發現酒席十道菜,除最後一道簡單水果外,九道菜都是油膩膩、重複油炸、或口味極重的大量肉塊、肉排,幾乎沒有蔬果(即使有,蔬果幾乎都被拿來當成盤邊的裝飾品),令人有感台灣餐點「重肉、輕蔬果」,偏食得實在太嚴重。
其實,台灣的美食不少,但一般平民餐點(例如中午的便當、自助餐、麵店、西式漢堡店)卻都「重肉油膩、輕蔬果」,吃多了實在令人反胃,增胖添肥油。
翻翻菜單,觸目所見都是油膩膩、重複油炸的大量肉塊、肉片、與肉排。有時想想,為何台灣每家店的菜單,不能「至少有一份」餐點可以「沒肉、卻能添加許多蔬果」的健康選擇?
每家店開發一道 蔬果麵、蔬果便當、蔬果飯、或蔬果漢堡,應該難不倒台灣的美食商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