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於交通與資訊的發達,現今世界以不再如從前那樣壁壘分明,國境、地理的限制也逐漸模糊,以台灣這樣海島環境,日常生活所需各種物資由境外進口的數量與種類早就超我們所想像與認知,所謂的拒買本質上早已淪為口號。在全球平面化影響下,任何商品由原物料到最後製成幾乎都是跨國界進行,光看產地並無意義。
以這次毒奶粉事件為例,你可以拒絕大陸進口奶粉,但你怎麼知道由其他國家進口奶製品原料不是來自大陸?就算原料不是來自大陸,他們的牲畜可能早就用大陸出口的飼料餵養多年,這都是你看不到的事實,光是拒買大陸商品,其實不過是求個心安罷了。當你用著大陸製的免洗筷吃飯,用大陸製的塑膠袋裝東西,穿著大陸製的衣服,用大陸製的牙膏刷牙,甚至用大陸製的濾水器或濾心過濾飲水,這樣的拒買口號究竟有什麼實質意義嗎?
2.多數人早就忘了,不過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早期台灣經濟發展初期,除了幫世界許多品牌代工之外,台灣很多本土小工廠也都會會搞這種偷機取巧的伎倆,當MIT台灣製的品質名聲比起今日大陸又真的好多少?不需國外進口毒商品,當年多氯聯苯的餘毒至今仍在,其毒性更甚毒奶粉百倍以上,而這不就是台灣不肖商人自己搞出來的?當年台灣製造被他國拒絕拒買也不止一次,因為出口商品的接收度影響台灣社會經濟甚大,逼得我們必須改進品質以因應世界水準,時至今日台灣的品質才能提升到一定口碑程度。大陸現在早已是世界最大工廠,就算台灣全面封鎖大陸製品,對大陸總出口量而言很難有任何憾動力,這樣的拒買只是讓我們自己限於窘境,無法藉以形成壓力逼迫大陸加強改革。
3.與其喊這種不切實際的拒買口號,其實小老兒更想建議,以台商在大陸長久以來深耕發展的影響力,以及與世界各國發展已久的經濟推力,若可以藉由此次機會聯合世界各國對大陸當局促進一定壓迫力量,要求大陸自發去改善他們的生產與控管以及法令制訂、推行,那才是真正有效的治本之道,否則光是因應新聞熱度的拒買行為,根本連所謂的治標都算不上。
2005年以前,中國早就有毒奶事情。
大頭娃事件成分造假,
之後大力整頓,但是他們自己的新聞就有提到 中國九成奶源都有問題。
現在驗出來中國奶幾乎都有毒.
除了中國還有太多非中國製品。價格也不會太貴。
有些知名廠商,用中國廠的價格賣台灣廠的高價更是惡劣.
終極小老兒 wrote:
每次一有商品出問題就...(恕刪)
其實有沒有你的冷眼以對明天太陽還是會從東邊升起,你的見解基本上可以發一個主題,我的訴求很簡單,讓消費者可以自保,至於您所提到若可以藉由此次機會聯合世界各國對大陸當局促進一定壓迫力量,要求大陸自發去改善他們的生產與控管以及法令制訂、推行,那才是真正有效的治本之道,否則光是因應新聞熱度的拒買行為,根本連所謂的治標都算不上。
這句話說起來簡單,誰會聽你的話去這樣做,就算你本人是政府高官,你又有能力說服世界各國去這樣做嗎?不然你講這些也不切實際。
多數人早就忘了,不過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早期台灣經濟發展初期
試問七、八年級生甚至往後出生的人,難不成他們出生就懂二、三十年前的事情,當然要靠你這種有經歷過的人分享出來才能讓大家知道不是嗎?
你可以拒絕大陸進口奶粉,但你怎麼知道由其他國家進口奶製品原料不是來自大陸?就算原料不是來自大陸,他們的牲畜可能早就用大陸出口的飼料餵養多年,這都是你看不到的事實,光是拒買大陸商品,其實不過是求個心安罷了。當你用著大陸製的免洗筷吃飯,用大陸製的塑膠袋裝東西,穿著大陸製的衣服,用大陸製的牙膏刷牙,甚至用大陸製的濾水器或濾心過濾飲水,這樣的拒買口號究竟有什麼實質意義嗎?
我另一篇文章有提到他國進口原物料的問題,這點我懶的講,這帖我訴求就是自保(把風險降到最低),如果我拒買的口號沒意義,那金車也可以不用出來道歉了,照你的邏輯喝到有毒有問題的食品是正常的,又有何道歉的必要,政府也不用加強查緝,反正中國已經是世界的潮流跟趨勢,中毒是必然的何必大驚小怪。
看完小老兒的貼我感觸深刻,給有中毒的人一句話,安心上路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