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旅平險自己保還是找業務?

以一個從業人員的身分來回覆您,
旅平險可以找業務,旅遊不便險請不要找業務。
因為旅遊不便險的差異非常的大,
但是其理賠金額卻少得可憐。
甚至白話一點的說,旅遊不便險對一般人而言可有可無。
(但是若有含高額的第三責任例外)
而有些旅平險,限定業務身分才能投保。
這樣去找業務才有它的意義在。


而旅平險最主要的差異還是在於海外突發疾病的部分,
我以兩家旅平險,海外突發疾病的部分來作範例:
第一家
第六條 海外突發疾病門診醫療保險金的給付 被保險人因本保險契約第二條之約定接受門診診療時,本公司依全民健康保險 規定其保險對象應自行負擔及不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給付「海外突發疾 病門診醫療保險金」,但其每次給付最高以「海外突發疾病住院醫療費用保險金 額」乘上「海外地區調整係數表」限額的千分之五為限,且每日給付次數以一 次為限。

由於該張沒有急診理賠的部分,所以就單只討論門診的部分。
且該張保單海外地區調整係數-日本為150%
舉例來說,假設海外疾病險投保100萬
在國外掛門診,實際理賠金額最高給付為:
100萬 X 150% X 0.005 = 7500$


第二家
第七條【海外突發疾病急診醫療保險金之給付】 被保險人因第四條之約定而急診診療時,本公司按被保險人因突發疾病所實際發生之急診醫療費用給 付「海外突發疾病急診醫療保險金」,且每次「海外突發疾病急診醫療保險金」最高以本保險單所載 之「超級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額」乘以「調整係數」所得之金額的百分之二十為限。
第八條【海外突發疾病門診醫療保險金之給付】 被保險人因第四條之約定而門診診療時,本公司按被保險人因突發疾病所實際發生之門診醫療費用給 付「海外突發疾病門診醫療保險金」,且每次「海外突發疾病門診醫療保險金」最高以本保險單所載 之「超級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額」乘以「調整係數」所得之金額的百分之二十為限


該張保單海外地區調整係數-日本為200%
舉例來說,假設海外疾病險投保100萬
在國外掛門診或急診,實際理賠金額最高給付為:
100萬 X 200% X 0.2 =40萬


這兩家同樣保額的旅平險,其實際的理賠金差異就有這麼大。
特別是急診的情況,第一家是不予理賠的。
可以的話盡量挑選海外突發疾病理賠金較高的保單較好。


可以參考此篇:
旅平險,投保的重點在哪?
各位好,上篇回覆寫得不夠完整,純屬個人疏失;
故本篇再次予以補充。
其實我沒料到心血來潮的發文會有數人詢問。

稍微整理一下之前提到的內容,並分別整理較多人詢問的問題。
Q1.旅平險可以找業務,旅遊不便險請不要找業務。
因為旅遊不便險的差異非常的大,
但是其理賠金額卻少得可憐。
A:
第一段話並不是說不便險所衍生的權益不重要。
而是因為保險本就該以"無法承擔的風險"為主,
其次才是"不想承擔的風險"為輔。
相較於旅平險,不便險除了含高額第三責任險的部分外,
其理賠金額多半不會影響到各位的生活以及家庭。

那依照優先順序原則,我會比較希望處理影響較大的保單,
(特別是影響生活以及家庭)
其次才會衍生到其他權益上。
畢竟我跟各位一樣,一天只有24小時可以運用。
扣掉8小時睡眠、3小時進食、1小時梳洗、3小時進修,
所剩餘的時間為9小時,時間實在有限。
若每件事情都不思索輕重緩急的話,那我想也只是變相的辜負他人。

再者,就算是相同的險種,只要是不同保單,
其差異可能猶如雲泥之別;而不便險亦然。
但是重點在於不便險沒有一個比較的基準點

像是各家不便險內的班機延誤就會有2~10小時之分,
乍看之下當然是選擇2小時的最好。
假設2小時的不便險卻不包含罷工事件,
那恰巧華航罷工不予理賠又該說什麼呢?
換句話說,不便險往往只會顧彼失此



Q2.第二家示範條款是哪一家旅平險?
A:
礙於法規我不會在公開場合談及特定保險公司或保單。
而這也是為何我所回覆的內容不曾有過特定公司或商品的原因。
所以才會有許多業務員用私下溝通的方式來做介紹。
只是為了合乎法規罷了。

但是就如同之前所回覆的,
有些保單限定從業人員投保,恰巧第二家旅平險就是
但這家是我目前看過對保戶最有利的保單。
(大都不理賠門診或急診,不然就是千分之三~百分之三左右)
甚至其旅平險的金額最高可以投保至2000萬,而連帶拉高海外疾病的保額。

遺憾的是我不方便替各位服務,
所以可以詢問但是不要強迫我服務。
因為投保旅平險...坦白說他是"服務",
所以目前我只服務我的保戶,而不便服務他人。
只是恰巧心血來潮看到才做回覆而已。

像是2F說的很有道理,但是角度若反過來說其實也是一樣的。
時間,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不過現在資訊發達,我都是用LINE或MAIL確認資料啦...
不然就是直接看客戶資料KEY進去而已,何必為難彼此跑一趟?


Q3.所以自己投保真的比較不好嗎?
A:
我並不曾這樣說過,希望各位不要誤會。
保險本就是契約,若各位看完且看懂其條款內文,
那自己投保或找業務員投保,權益上都是相同的

只是會找業務員的理由多半是下列幾點:
1.節省篩選商品的時間
2.協助辦理理賠
3.拒賠時的處理

若上述三點對你而言並不重要,那我會建議自行投保就好。
只是對於一般人而言,第三點尤其困難。
多半是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心力去完成,這點請自行衡量。


最後,也希望大家可以稍微重視一下自身的保障內容。
我可以了解大家很忙,所以只看個大概。
只是...買的時候看DM,但理賠的時候是看條款
那自然很容易就會有理賠糾紛的問題產生。



以上,各位參考看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