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又再貶低自家人水準,
不過這絕對主要因素之一。
君不見每次只要一有什麼提案,只要會冒犯到既得利益(或既得習慣)者,
馬上就一大堆抗議出籠,最後就不了了之。
官員?當要踏進政治圈很大一部份因素是基於人民選票,
這些官員民意代表敢於真的設計一個會冒犯到人民觀感(也就是牴觸既得利益與習慣)的題案嗎?
民意的多方制衡常常也是效率不彰的原因之一。
家人剛從俄羅斯回來才在感嘆,人家現在是不富有,不過看得出來從前的強盛不是沒有理由的。
只要一聲令下,哪個人敢雞雞歪歪組黨對國家發展有利的大方向大建設,
雖然我並不認為那種手段能叫做正義,其中很多人民受到犧牲...
不過有時候看到為反對而反對、反對再反對的台式戲碼,感覺和稀泥也沒好看到哪裏

還有樓上提到的機車問題...台灣真的機車太多了...
哀,可是這又牽連到很多事情,大眾交通不完善...人行道沒有設計
總總累積起來..沒有機車還真的很麻煩...公共停車空間又少..
想騎腳踏車也危險...所以只能惡性循環
只能說一開始就是沒有設計好(不過也像樓上說的即使有設計騎樓也是被占據)
所以又回到一樣的話題,一開始沒強制規定,沒強制開罰,久而久之就完全
不可能去實施規定了,整頓下去一定被罵死...永遠無解了...
所以老實講...我覺得台灣想要和日本有一樣的人行道.腳踏車道.平整的道路
我真的覺得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了...無奈....
----------------------------------------------
另外有一點,就像版主題到的,從都市到"鄉村",我覺得這個鄉村
也是很重要需要被提到的,為什麼他們可以連"鄉村"都有如此完善的設計
反看台灣的鄉村...哀...只能無奈....
像是人行道的問題, 因為台灣都是騎樓建設, 自然就不需要那麼多的人行道規劃.
但真要說爛的就是素質了, 台灣人蓋房子只顧自己, 騎樓搞的高低不齊, 亂擺設東西, 占用行人空間
所以早期台灣的都市很美, 因為騎樓配合早期式的建築加上有效管理, 看起來很有特色, 但現在早已變調, 政府也不考慮重新對於騎樓的整體都市計畫做個改變, 讓騎樓一直進去下去
雖然台灣常下雨, 但比起台灣人許多的自私心態導致市容醜陋的情況來看, 改變都市計畫, 以退縮取代騎樓並給於獎勵容積率, 這可能才是最好的選擇..
日本之所以看起來人行道會好就是無騎樓的設計, 並非完全是人民素質問題
《台一線文苑國小東側路段》人行道工程引爭議 苑裡鎮長喊停
台灣人對於人行道的想法大概可以從這篇報導看出來( ´Д`)y━・~~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