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大家會不會對攝影迷感到有些反感?

萬把元的相機
就可以叫做高級相機了嗎....

正式回文
如果遇到第一個案例
我應該會直接罵回去....
放心啦~~這種一頭熱的東西
頂多再一兩年就退燒了...

看看兩年前的腳踏車熱....
科科科.......

實在搞不懂出去玩幹嘛要帶一台這麼大台的相機折磨自己
(難怪現在開始流行類單眼了)

嘻哈粉鳥 wrote:
最近幾年台灣開始掀起...(恕刪)


這麼沒個性
人家叫你走你就走

是我的話就偏不走
要幹架的話就來吧

好久沒有人把牛皮吹的這樣清新脫俗了

cckh520 wrote:
天氣好走個士林官阺,...(恕刪)

隨波逐流的人到處都是
看大家一頭熱拿單眼好像很有質感就盲重的人不算少數

FLY224 wrote:
放心啦~~這種一頭熱...(恕刪)


真的欸,

現在腳踏車道真的是氾濫到不行,

可是真的有人在騎的根本沒幾條= =

我看各縣市在繼續這樣瘋狂蓋腳踏車道下去

以後初二回娘家走腳踏車道可能比國道還快= =
嘻哈粉鳥 wrote:
真的欸,現在腳踏車道...(恕刪)

當初腳踏車正火紅的時候(2008-2009年)的時候就有人說這種熱潮會變成蛋塔效應
就被一堆人砲說腳踏車每天都會騎而且可以運動健身
不像蛋塔只是零食....所以自行車一定會一直夯下去

結果咧....嘴巴說要騎,身體倒是挺老實的嘛...

現在腳踏車店關門的速度比起當初雨後春筍開店的速度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FLY224 wrote:
放心啦~~這種一頭熱...(恕刪)



攝影和腳踏車熱不同!


現在單眼普及化,有的是爸媽為了拍小孩而買,有的是為了拍漂亮的照片而買,
有的是為了生活記錄而買....等!
一旦踏入攝影,就算一頭熱,突然之間覺得拍了無意義,但有契機還是會回溫的!
攝影熱潮是不會退的!








買來拍小孩的.0-13歲可以拍13年!
比蛋塔腳踏車好多了.
【關於自行車的部分】之前文建會主辦的國際競圖就有不少入圍作品採取案例是規劃成自行車道的,有件得獎作品設計將中橫公路規劃成全線式的自行車道,連中央機關最上層的文建會都如此瞎搞了,怎能想說地方官員能有和作為,原定去年暑假就該完工的某港口市集(墨西哥帽設計)也是如此,比海平面要低的港口市場怎蓋得出來啊。

【關於攝影巨砲】士林官邸的花展之前去過一次,真的是人山人海,這種環境真的不適合採取對花草的攝影,可能平常沒地方拍吧,而搗亂的民眾也很多,例如分不清楚場合選在菊展準備求婚的,各式各樣的人混在一起。
現在平時的街道上就會出現架設巨砲拍攝的一般民眾,直接在路口就架設起來真的很沒禮儀。這或許跟眾多學校都設立攝影的通識課程有關吧,鼓吹學生購買高階相機,在攝影教學上卻很馬虎,糟一點還教導偷拍的技術…。
其實那些行為跟攝影迷或是腳踏車迷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這是一種身處在公共共享環境的態度與品德
當然公共環境的設計良好與否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通常在戶外或是公共共享環境的地方
有點要自己留意
1. 誰先到
2. 我有沒有擋到別人
3. 不要一直占用著, 要讓人家也能分享
其實簡單的一個字眼就是"尊重彼此, 大家共享"

前幾天在版上也看到有人觀看煙火也有遇到前面人擋著的狀況...
我就講講我個人在國外觀看煙火的親身經驗吧
也是成千上萬人的煙火秀
但是在前面幾排的人幾乎都會坐下
同時後面的人能利用有點坡度的地形也能坐在草地上
而更後面站著的人有更好的觀賞視野

另外一個例子
相信只要在多數歐美國家開過車子的人
就一定會知道
每當有車道合併或是紅綠燈號故障的地方
多少車流速度一定會大大降低
但是絕大多數的駕駛者都會自動配合成
一輛讓一輛, 先到先走
即使速度慢, 但車子總是有在動

很可惜的, 台灣地小人稠
再加上經歷過戰亂與貧窮
造成大家競爭成性, 見縫就鑽
尤其是家長還對著小孩說"快去佔位置"
那就要花更多時間去教育與改善這樣的社會風氣

我永遠記得20年前
我念高中時候第一次到美國黃石公園去露營
早上我自己在露營地煮完早餐
去刷洗鍋子與洗手時候
旁邊的一個中年婦女就很客氣的跟我說
"或許你可能還不是很清楚...
洗手的水與洗鍋子的水龍頭位置不一樣
這樣可以讓這個公園讓更多人看得更久..."

有良好的公共環境規劃
再加上人民彼此的尊重與自覺
那樣的生活環境
不就是我們希望的嗎?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