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是否有人看過茱莉亞羅勃茲主演的「享受吧! 一個人的旅行」
當一個對自己的定位迷惘,對未來徬徨的時候,
有人會進行一次長途旅行,並在旅途中做深度思考嗎?
劇中女主角是因為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讓他覺得找不到自己,
所以暫時丟下一切出去自我放逐,後來結局如何我就不知道,
不過我很喜歡那種個人旅行的孤獨感。
不過旅行再久,終究要回來面對現實生活,重新披上原來的身份,
當沒有人可以講話,整日自己跟自己對話是一種很特別的感覺,
你覺得一個人的旅行真能幫助自己找回自我嗎?
回來之後是否讓你們重新發現人生目標,找到自己往後的定位?
可否請有經驗的人分享一下你們的感受。
「享受吧! 一個人的旅行」我是看書而不是電影。女主角知道自己缺少甚麼,所以出發前已經給自己設定目標,所以她才能藉由禪修的方式尋回自我。
多年前,我曾獨自一個人出國,旅行的方式我並沒限定於知名景點,我更常去走大街小巷,看看當地人的日常生活。視著去了解她當地人生活上枝微末節的東西。這種方式可能大多數的人沒辦法接受,但是卻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旅遊。即使到現在已經過了七年,我卻還可以從我出發開始,把每個細節都說出來。而其他跟團的旅遊,我卻只能靠相片拾起片斷回憶。
假如要問我有沒找回自我,我會說沒有。因為我的目的不是要尋找自我,而是想知道自己的能耐到哪裡。所有的行程都自己安排,把自己丟在陌生的國度,出門帶的就是地圖,相機跟筆記。路線沒有一定,看自己當下的心情,自己想辦法在陌生的地方來照顧好自己。
曾經晚上迷路,到11點多才回到住所。當下的徬徨無助,那種心情至今都銘刻在心。這些都是跟團得不到的經驗。
大前研一說:旅行的美妙,不在名勝古蹟,而是能有一段漂泊的時間,無鎖事事的發呆,或是在小巷裡迷路,看當地居民為什麼事而快樂。你會確定自己想要追求甚麼樣的人生。
所以,我覺得人總是酖於享樂,想要靠旅行來尋找自我,要下非常大的決心。
另外我會覺得,流浪更能找回自我。
就像「享受吧! 一個人的旅行」中的女主角,她連到一國家,都沒有先找旅館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先到那個國家才開始安排的。這比較像是流浪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