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碼行程只是提出來做參考,跟前半的輕鬆行程應該沒影響吧?
莎莎非常期待加碼行程.....
第一階段的行程到三峽老街應該是輕鬆的吧!輕鬆騎,又是吃吃喝喝+拍照.
從三峽老街到皇后鎮森林也不算困難.
不知這有什麼問題呢?
至於加碼行程,當然是等大家到了皇后鎮森林再說,我不曉得這樣子會有什麼問題??
一再地刻意強調輕鬆騎,不知這又有什麼玄機.
再三地思量,又覺得主旨內容有點......
這次的行程,真的真的真得沒有任何玄機........
單純想要同時滿足 新手 與 勇腳
以莎莎的頭腦,只能想出這樣的方法....試圖讓事情圓滿...
眾多意見表示...
行程如果沒有劃分完全,新手會不好意思離開,造成新手壓力
包括...控制速度、休息點等.........皆是為了讓更多新加入的人可以放心的來...
完完全全沒有針對任何人..........
路線方面因為莎莎完全不熟,才會請 JAMES大哥 及 阿大 來安排
包括柑園橋進入三峽的距離,是否可以 在 輕鬆騎的速度下...
在多數人希望的回程時間內完成...
皇后森林的平路還是山路,莎莎也不知道...也期待繼續被詐騙.....
不過還是得考量一下新手的狀態......
畢竟,任誰都希望~順騎自然能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吧...............
說穿了......莎莎只是一個版面管理人,實在沒法面面俱到
請大家不要誤會莎莎本意.......

露莎莎劇坊*blog.yam.com/luisayi
這個團的約騎活動舉辦以來,以原來的模式進行,發展出本團的特色.
當然,活動的舉辦多少都會有瑕疵,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若失去了這個團的特色與精神,那是不是又回到最初某位發起人的時代.
一直以來,我們有人在前面騎,有人在後面押隊陪騎,隊伍落後太多,就會有人停下來等待,這似乎是種自動自發的精神.
有的人專注騎車,有的人趕時間,有的人騎得慢,有的人沿途拍照,有的人邊騎邊聊,自然就會有了速度上的落差.這種現象一直存在著,這也是我們的特色之一,大家是透過約騎活動來享受騎車,享受結伴的樂趣.
當一個團體愈發展愈大時,就會有許多人的加入,以及許多不同的需求產生,這是好的現象.
個人一向不喜歡刻板的去分肉腳或是勇腳(這個觀點也與當初某位發起人不同),所以在約騎時,也不見得要去刻意分出行程的難易程度.
每個活動都歡迎所有人參加,但活動的內容則請大家量力而為,畢竟運動傷害與意外是最不樂見發生的.
至於約騎活動的發文內容,以及活動行程的說明與管理,這些方面的確是需要再加強的地方.
莎莎提到的一些現象,有的是值得去思考改進,有的則是多慮.
luisayi wrote:
眾多意見表示...
行程如果沒有劃分完全,新手會不好意思離開,造成新手壓力
包括...控制速度、休息點等.........皆是為了讓更多新加入的人可以放心的來...
以上的諸多意見,真的讓我感到,好像是某個發起人的思維模式.
在思索這些問題之前,請想一下,在管理學方面的八十與二十原則.
請問一下,至今有幾個人(不管是新人或舊人)不好意思離開??
以高個來舉例,他第一次參加時,他有事情就先離開,那時也沒有到哪個階段,或是到某個行程.
以貓來舉例,他能騎到哪裡,他的限度是何時要離開,他一直以來也是自行拿捏,跟大家打了招呼就離開.
從以前到現在,有哪個人不是從新手變成常客,包括我自己.
有好幾位新加入的車友,在報名時就註明自己無法騎完全程,到哪裡就要離開了.
如果既有的模式沒有大問題,那為何要因為那百分之二十去改變呢?!
訂出休息點沒問題,但是訂出休息點的標準是依照誰的標準?
訂出幾個具體的停等點OK,但是若真的為了要顧到新手,期間還是要視情況機動地來休息,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所謂的新手程度是如何!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控制速度又成了問題,為了所謂的新手要常休息,那麼趕進度時是否要加快速度?或者是大家都騎不到活動的目的地就要折返?因為又要不斷地停下來休息,又要控制速度不能快,到頭來許多有事的人一一折返.......
"順其自然"不是我們這個團的特色與精神嗎?
"計畫趕不上變化"不也是一直伴隨著我們快樂的騎車嗎?
這個約騎團要的是質而不是量,我們要的是頻率相近,志同道合的夥伴,不是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