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2008/12/20 單槍匹馬勇闖阿里山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

如果有一首歌讓全世界的華人都可以朗朗上口的話,應該就非這首「高山青」莫屬了。歌詞中的阿里山,就位於我的故鄉嘉義。自從騎單車以來,我就在想一個問題。既然我是土生土長的嘉義人,應該至少要騎單車上阿里山一次。而我打從到外地讀書工作之後,其實很少回到嘉義(大概一年回去個5、6次吧)。就算回到嘉義,總會有其他活動或天氣不好,讓上阿里山的想法無法實現。

這個週末,終於在天時(天氣好)、地利(回到嘉義)、人和(沒有其他活動)的狀況下,終於完成了騎單車登上阿里山的夢想。


(1) 睡得有點晚,不打算從家裡騎車出發。先開車到觸口(嘉義縣番路鄉觸口村)附近,再開始騎車。


(2) 出發點 - 觸口生態教育園區。位於台18線(阿里山公路)北側,海拔193公尺,北邊為保安林山丘,南面朝八掌溪河谷。園區包含樹木銀行、生態公園及林務局觸口工作站等三部份,是民眾進入阿里山區旅程的必經之地。


(3) 豔紫荊道,這是我取的名字。國中的時候,就曾騎著單車到這裡來,當時覺得這條路好漂亮。兩旁種植著嘉義市花 - 豔紫荊,只是現在好像不是這花的季節,花朵稀稀落落的。


(4) 觸口的歐噴醬,過了這個便利商店,就是一路爬坡直上阿里山了。
「觸口」在好久以前是原住民把山上的獵物及農產品背負下山,在此與漢人進行買賣的山產交易中心。自從阿里山公路開通後,公路即由平緩的道路進入蜿蜒曲折的險峻山路,所以成為公路的休憩點。


(5) 地久橋。觸口有兩座古樸的吊橋橫跨八掌溪,位於高處的為天長橋,低處為地久橋,地久橋。位於兩橋之間則是信徒為還願所建立的龍隱寺,祭祀的是濟公禪師。


(6) 開始爬坡了!今天天氣真的很不錯。


(7) 天長橋。才爬一下,就可以看到位於高處的天長橋了。相傳天長和地久兩座吊橋建於日據時的昭和十二年(1937年),落成時以紀念天長節(日本天皇生日)和地久節(皇太妃生日)而命名。


(8) 大多是8%左右的陡坡,沿著溪谷一路蜿蜒而上。


(9) 途中遇到道路坍方。我想坍方的原因,看道路周邊也可以大致猜測得到。


(10) 看不清楚?再拍一張!看官們有沒有發現,滿山都種滿了檳榔樹。老百姓的生計和國有地的水土保持,如何取得平衡?我想這應該是會爭議很久的議題。


(11) 爬到這裡已經超過海拔一千公尺了,會發現到處都是茶莊和製茶廠。


(12) 這裡看不到檳榔樹了,但取而代之的是滿山的茶園。


(13) 阿里山的高山茶也是聞名國際,只是犧牲山地的植披,這代價會不會也是太大了?


(14) 石桌,最早時稱為石棹。是阿里山公路重要的中繼站,同時也是好幾條公路的交會點。沿路兩邊街道都是餐飲和特產店,熱鬧之程度,僅次於阿里山森林區。
石棹之名源自於,早年一塊奇石,四四方方狀如方棹,上面烙印一個明顯的腳印,傳說是古代仙人到此留下來的遺蹟。尚有傳說每當颱風及地震發生來臨前,此石便會發出巨響警告居民。


(15) 當可以看到針葉林的時候,表示海拔越來越高囉!


(16) 阿里山公路一景,覺得這段路有點像武嶺。


(17) 公路上有好幾處,都是邊坡不穩的地帶,據說常會有落石掉落。


(18) 高山的空氣真的很好,加上溫暖的陽光,一路都是精神氣爽,絲毫不覺得疲累。


(19) 山壁有許多的紅色樹木點綴著,顯得格外美麗。


(20) 最後一個村落 - 十字路(嘉義縣阿里山鄉十字村)。十字路原本沒有地名,是原住民達邦部落、來吉部落兩部落之間來往的交通要道,日本人為開發阿里山林木,建立森林鐵路。鐵路與步道形成十字型,日本人取名十字路,人口聚集成村稱為十字村。


(21) 過了十字路,開始看到樹葉掉光的楓樹,成排的的白色樹枝,另有一番風味。


(22) 海拔1800公尺。


(23) 好陡的山路呀!過了十字路,其實就剩下大約12公里的山路了。然而這短短的路程,要爬升大約700公尺,對當時的體力而言,是相當難熬的。


(24) 滿山的針葉林。


(25) 尚未掉落的楓樹。好不容易看到一個黃色的楓樹,趁機找藉口休息。


(26) 在樹下休息,往上看的景色。是不是很有意境?


(27) 這十來公里的衝刺,其實身體已經是飢腸轆轆囉!心裡想的是到阿里山的入口處,要吃碗熱騰騰的麵。


(28) 終於抵達終點,成功!此處海拔2216公尺,也處創下了我個人爬坡的最高紀錄。
其實,我當時是強顏歡笑。因為,我到那裡才發現,攤販已經不見了!入口已經禁止擺攤,什麼東西都吃不到!想吃東西,就要花100塊的過路費,進去遊樂區。


(29) 遠方的山景。


(30) 一路跟我一起努力衝刺的黑火焰,當然也要拍一張囉!


(31) 我趕快拍完照,就餓著肚子,趕快滑回十字路,找商店買東西。本來是想吃泡麵,可是雜貨店阿婆不願意燒開水,只好吃個麵包頂著先。而且想到要滑兩小時的下坡,怕半路會睡著,還補了一罐蠻牛。


(32) 途中看到這家「阿貓檳榔」,讓我想起一個許久不見的車友。


(33) 這次旅程共計走了122公里,總共耗時9小時9分鐘,騎乘時間7小時17分鐘。


(34) Google Map路線圖


(35) Garmin Map路線圖


(36) 海拔高度表

****************************** 這是分隔線 ******************************

原文刊載於小弟的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wenli07/blog
2008-12-22 9:52 發佈
好感動啊~~
把阿里山沿途的風景詮釋的真好
沒大大的說明,我也不知道天長地久跟十字路的由來
匠子拍下來...好像上阿里山是件很輕鬆悠閒又很舒服的事~
讓我真的也很想慢慢上去看一看耶
真謝謝大大的分享~~
讀起來真的會令人覺得上阿里山很輕鬆…

照片拍得很棒。
阿妮妮### wrote:
流淚好感動啊~~
把阿里山沿途的風景詮釋的真好鼓掌
沒大大的說明,我也不知道天長地久跟十字路的由來飛吻
匠子拍下來...好像上阿里山是件很輕鬆悠閒又很舒服的事~
讓我真的也很想慢慢上去看一看耶很樂
真謝謝大大的分享~~鼓掌

我是走輕鬆派的... 不求快的話,阿里山這條路是可以騎得很愜意的...
當天也有騎公路車的勇腳經過... 涮涮涮... 一下子就不見人影了...

還有,其實在抵達阿里山入口時,真的很感動...
連我這種自以為很MAN的人,都覺得情緒澎湃...
只不過這是一個人旅程,當時無從與他人分享...
只能事後訴諸於文字囉!

jura591 wrote:
讀起來真的會令人覺得上阿里山很輕鬆…
照片拍得很棒。

我不知道你的狀況... 如果你腿力夠的話... 上阿里山不會太難啦...
我騎過羅馬、北橫、巴拉卡、風櫃嘴...等地,基本腿力應該都還算有...
不過,我也不是勇腳啦!(Not Even Close!)
近四千人可以完賽的陽金P字道,我就挑戰兩次都失敗...

另外,記得補給品要帶足,不要餓肚子騎車... 很痛苦...
五年沒上過阿里山了,這次才知道攤販已經都被趕走了...

我對攝影一竅不通,還是用三年前的Panasonic FX-9拍的...
只是,阿里山公路沿途的風景都非常美麗,怎麼拍都好看!
wenli07 wrote:
『高山青,澗水藍。阿...(恕刪)


大哥您是大林人嗎??
感覺你很面熟耶...

我應該有見過你才對~呵呵!!
wenlung-cycling wrote:
大哥您是大林人嗎??...(恕刪)

我算是竹崎人,但從小都住嘉義市區耶...
之前回嘉義,有參加過6月8日嘉義小折約騎~挑戰半天岩~活動...
如果我們真的有見過面,應該會是在那個活動看到我的吧?
你是幾點去騎的阿?
我早上8點多從觸口出發後
途中只有看到兩台小折
跟一台沒有戴安全帽的登山車?
10點20分到石桌後窩在7-11時有看到一台登山車連休息都沒有直接往上外
這路上我都沒看到有其他單車了耶?
vul4 wrote:
你是幾點去騎的阿?我...(恕刪)


我出發時間比你早,是大約7:45從觸口的7-11出發!

「沒有戴安全帽的登山車」=> 雖然是不好示範,但應該就是我。(我很怕死的,這次剛好忘記帶安全帽回家!)
「10點20分到石桌後窩在7-11時有看到一台登山車連休息都沒有直接往上」=>10點20分在石桌,這個肯定是我。(有拍張照,再繼續騎啦!)

咦... 你是重機騎士嗎?還是那位騎公路車、聽音樂的勇腳?
wenli07 wrote:
我出發時間比你早,是...(恕刪)

你看到的是台全黑色車身,銀色輪組的嗎?
是的話應該就是
不過我是肉腳
那時候時速不過15吧......
騎公路車的隨便一個都碼比我快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