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過36彎後
總覺得阿里山只不過比較遠而已
而真正挑戰完阿里山後
我終於要認真思考一下
我有能力挑戰武嶺嗎??
武嶺與阿里山之差異
距離:同樣是54km
標高 : 阿里山是2200m
而武嶺則是3275m
千萬別小看這1000m之差距
可是佔三分之一
由此看來坡度可想而知的陡...............
在這次武嶺之阿里山前哨戰後
也獲得有相當多的情資
在此給想去武嶺的車友一些參考
上路前請先準備好
1.輕便型雨衣(可禦寒)
2.巧克力
3.足夠的水量
4.早餐一定要吃
5.車輛行前檢查一定要確實
6.補胎劑
7.袖套及頭巾
8.帶足金錢$$
9.手機
以上事前準備一定要確實
接下來就是我這次阿里山之行一些感受
與眾車友一起分享
1.觸口~龍美
相信每個從這麼出發的車友
體力一定是最好
往往一不注意就有可能想比別人騎快一點
如果這時你不能克制自己的慾望
慢慢地讓自己的下半身逐漸加溫
使自己的腳部肌肉慢慢適應長時間的踩踏運轉
我想很快的在第二段路程
你將很快就踩不下去
呼吸也愈來愈不規律
終點就會愈來愈遠了
所以愈是能輕鬆騎就一定能撐得更久
2.龍美~石桌
到了這段後
稍做補給水份
切勿停留過久
以免讓肌肉冷卻
此路段比前面有比較多的下坡
千萬別以為剛剛騎的很慢呼吸也調的很順
是不是開始可以騎快一點呢?
答案是:絕對不行
還是維持前面的步驟緩慢前進吧
千萬不要太在乎別人騎的比你快
照著自己的節奏就好
3.石桌~十字路
這段我個人認為最輕鬆也是最危險的路段
因為有很長的緩上坡
一不留神就會加快踩踏速度
而陷入不可挽回的地步
肌肉提早堆積乳酸
而後面才是恐怖的挑戰
所以來到這裡的時候
還是要依舊保持輕鬆的節奏來踩踏
不要讓腳有酸或是快要硬掉的感覺
最重要的這裡要稍為補充一些食物與水份
4.十字路~終點
終於到達了這裡
我相信每個車友不論是體力或精神即將耗盡的威脅
甚至會有抽筋的情況發生
要不是看到身旁的車友繼續前進
許多人會在這裡打退堂鼓
就是因為這樣彼此間車友的相互打氣就顯得很重要
這裡是最後一個休息站
可以在這裡補充一些水份與巧克力
上路前
自己一定要做好心裡建設不斷告訴自己
你騎的很好
不要怕騎慢
就快到了
從這裡開始
坡度都會比前面還來著陡峭
其實我從這裡開始一路上都是用意志力在騎車
眼睛都無法正視前方
只敢看著地上一步一步地往前進
有好幾次都想要放棄
但又不甘心不將它完成
一次又一次的感覺時間變得很慢
慢到很恐怖又害怕的想法一直在侵襲你的大腦
隨著踩踏的腳步
終點也越來越明顯
這時反而會讓你不由自主的加快踩踏
想像是那些環法選手的場景
來段抽車方式進入終點
當你跨越終點的那一刻
所有的痛苦都結束了
接踵而來是一種如釋重負的喜悅
因為我已經上來了
在這裡給這次參加阿里山之行的各位車友大大
感謝一路上有你們相互打氣
讓我完成今年對自己的承諾
我將會銘記在心
Jetter wrote:
說的太讚了....不...(恕刪)
用20-30騎是很困難滴~~
如果不小心跟在車隊前方,那會更困難滴~~
因為大部隊的速度非常快,
既使是緩上坡,速度都還在40以上,
腎上腺素的大量分泌根本不會覺得累,
一直到心跳暴表了才知道,
降到30-35平緩呼吸,忍受著被人一路抄車,
結果一上觸口,馬上被晚5分鐘出發的登山車追擊,
內心的挫折絕非言語所能表達,
所以要有很強的心理建設,才能不逞能,順著自己的腳步前進,
必備的補給品最好隨身攜帶,不要把希望放在補給車上,
上千人的比賽不若車隊出遊,
補給車很難顧到每個人,
萬一不小心抽筋耽誤時間,連補給站的東西都可能會被吃光,
補給品分兩大類,
鹽巴、運動飲料、香蕉、、、,
預防抽筋是第一要務,抽了筋,什麼都不用說了,
只能拚關門前到,
羊羹、巧克力、口糧、、、、,
預防低血糖是致勝關鍵,血糖維持住,
才有力氣抽車趕路,
水小口小口喝,半個小時補充一次熱量,
除非必要,絕不輕言下馬休息,
但真的感到身體不適,也絕對不要逞能,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要有命才能看的到明天的太陽,
到了中午,就可以到山上吃便當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