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黑字為小弟所書.紅字為幹部所回.這些事應該接受公評.不應該放在論壇正式隊員討論區.
讓大家了解.有意見大家提出來討論.不能只讓隊員了解.有失公信.
修訂後第18條
補助、贊助費及比賽團體獎金,除贊助單位特別指定外,本隊贊助費使用於下列用途:
1. 70% 撥至競賽組,補貼比賽時交通、住宿及補給品等等,由競賽組組長全權支配。
2. 30% 撥至活動組,補貼下列特定支出,由活動組組長依本隊活動需要全權支配。
贊助金由活動組組長及競賽組組長,自行製作流水帳核銷,並於每月25號須於幹部例行會議提出審核並公告之。
以諸佰名義請領之贊助費用.輔助費用以這方式使用不是很妥當.
既然是以諸佰名義請領.應該由所有會員一起使用.
本來以諸佰名義請領,該當所有會員使用,可是敢問無月大,錢會從天上掉下來?砸進諸佰基金裡?
美利達,縣府的活動,如果不是義工群跟比賽人員的參予,能拿到贊助嗎 ??
諸佰正式隊員70人,活動中"永遠"不比賽的出來幾人?比例相對於參加比賽的人員是多少?
錢既然不是平白無故從天上掉下來,那爭取贊助,參予活動,付出辛勞的義工們,將錢捐出來
調整分配比例我個人覺得不過分
畢竟如你所說曝光度,撥出較高的比例給有實質曝光度的比賽用,合理吧
另一種解讀方式.諸羅佰客成立車隊.是為了申請補助.減輕比賽人員負擔.
而不是.為正式隊員謀福利..這.........
您說錯了,減輕比賽人員負擔>>正確的來說,是減輕補給人員的負擔!!比賽時車輛運送,補給車的油資,補給人員的食宿都是一大筆錢
補給人員出人出熱情,還得出油錢+食宿,這些盛情都讓比賽選手們難卻
但是,一場比賽,補給卻又是必須的,您可以算算一台車到花蓮來回油錢,一年要跑幾次花東跟台北,光油錢我想就應該吃掉70%的贊助費了
錢,根本不夠用到選手身上,而是用到補給車的油錢上去了,沒有人從中得利的
真要有,就當諸佰賺曝光度好了
並不是人人都有能力比賽,但是只要有心,任何人都可以幫選手補給,但是,我們必須建立一個只要出人出熱情就好的制度
試想,補給人員花油錢花食宿,只賺累,這樣的熱情禁得起幾場比賽的損耗?
為正式隊員謀福利的事情不是沒有做,星期二的美利達團,星期三的高鐵團,星期四的民雄,新港團,星期五的咖啡團,還有每週六日滿滿的約騎
搖擺大的小折約騎,每月的慶生團,吃漢團,如果願意,還有永不放棄系列跟積分賽的活動,覺得不夠,請告訴我們
這些努力,請不要抹煞掉....
車商贊助諸佰.或是其他原因請領贊助費用.因為諸佰人多.而不是因為諸佰比賽成績優良.
人多相對廣告效益大.成績優良好像太遙遠了.
只為了減輕比賽人員負擔搞這麼大陣仗.有點太過火了.
如果能夠減輕補給人員的負擔,那麼補給的資源多,所以我們能夠照顧更多的比賽選手
塔塔加積分賽報名選手有28位,將來還會不會更多我不知道
成績優良有2種,1種是站上頒獎台,第2種是團隊積分,我覺得團隊積分不會太遙遠,你說呢
就算以比例原則.比賽人員才佔全隊人數30%不到.
所有贊助經費70%給比賽用.那70%的正式會員能有多少福利阿??
這70%人員所分得福利的30%.比賽人員還是包括在內.
那不比賽的人?沒能力比賽的人.只受了那小小福利.不會覺得太過份嗎?
現在爭取贊助費的活動都會補貼車馬費,正式隊員會得到大於所繳費用的福利,但並非無限上綱.....
諸佰各位長官們.好好想想吧!這樣搞下去.出走的多.加入的少.到時還是只有解散一途.
使用者付費.天經地義.比賽組經費由來.應該是拿成績出來換.而不是把大家福利拿去減輕負擔.
慎思!慎思!
上面這段,我上面有回應過了,請詳閱
比賽組經費來源其實很簡單.
辦比賽.辦活動.繳交的錢都能把餘額捐給諸佰當比賽基金.
跟各大車商要獎品.然後辦個比賽.繳交費用.這些都是經費來源.
辦個吃漢團活動.繳交費用.餘額還是捐給車隊.這些都很正當手法.
我敢保證.沒人敢有異議.
跟車商要贊助不能太頻繁,說真的,要人把錢從口袋拿出來贊助,我個人覺得有難度
但是公關組願意挑戰看看
只是,從活動中能回饋的經費,目前看來是最穩定的
這樣又能增加知名度.又能賺取經費.何樂而不為呢?
這樣也能讓幹部動起來.讓組員動起來.又能增加隊員感情.
又有錢收.這麼多好處.為何不做.只想等著天上掉下經費來.
唉,無月大,天上會掉下來的不是禮物,只可能是鳥屎
如果您有參予到這次縣府活動的過程就會知道
事前的聯繫與訓練台的收集,人員的確認,跟車衣商借的確認,真是辛苦阿欽了
義工群都是出社會的人,沒人是做白日夢的,但是我們帶頭做,也要隊員們相挺啊
否則這些人的熱情會減滅的...
這樣不好吧!比賽組經費應該與諸佰分開.
比賽經費另外算.諸佰經費另外算.不混合.這樣就不會有意見了.
已經分開了....感謝提點
另外一件事..會計與出納不能是同一個人.必須要有本諸羅佰客專屬存摺.
兩個印章.出納與會計各一個印章.存摺存放於隊長處.要領錢.三個都不能卸責.
這是保障手法.以上建議.各幹部考慮考慮...
好主意,會討論看看,感謝
另一件事...
有活動時.要是有贊助經費.在約騎時.要把贊助金額寫出來.
把車馬費寫出來.剩下的錢做何用途.必須在約騎時.一併刊登.
這樣才能有公信力.贊助經費不寫.只寫補助個人車馬費.那剩餘多少不是又引人非議了嗎?
凡是想遠點.才能成就雙贏.短視近利.是失敗的開始.共勉之~~
贊助經費不是不寫,而是會在收支表中看到,另比例分配也以詳告
每次活動所花的時間跟準備都不同,補助的車馬費只要能讓參予者滿意
能多談的經費就看公關組的能力,畢竟這些錢還是會在收支報表中看到的
無月老哥,我不相信有完美的制度!!,我不相信有無私的人存在!!
但是,我相信包容可以彌補制度的缺點,互信可以促進組織的發展
你的心意我懂,還好義工群們心臟夠大顆,
我看,建議下次開會到貴府好了,可以當面解釋清楚
那.....可以配藥燉排骨嗎.....ccccc
身為幹部.能力取決於能為諸佰謀多少福利.並不是出門人數多寡.而要求能動用多少經費.
補給.補的是熱誠..補得是人情.補的是感激.補的是人與人相處的那份激情.
搖擺大的補給.貼補他車馬費.就沒有感激可言.因為他是收錢補給....
楓葉大上阿里山補給.收車馬費.就沒有感激可言.因為.有補貼油錢..
補給人員.補的是參加人員的感動.而不是在乎那些錢的貼補.拿了錢.意義完全不同.
曝光度?好像最少的是你吧!那天跟你說過.騎車不來唱歌還繞跑.不是嗎?
為正式隊員謀福利的事情不是沒有做,星期二的美利達團,星期三的高鐵團,星期四的民雄,新港團,星期五的咖啡團,還有每週六日滿滿的約騎
搖擺大的小折約騎,每月的慶生團,吃漢團,如果願意,還有永不放棄系列跟積分賽的活動,
看不出來福利在哪....約騎叫福利??
這篇文章.您就把它貼在01讓人公論吧!
要是沒人反對.能合理化.那就祝福各位了..
小弟只有遠走.不淌這混水了.大家自求多福.
世界上無私之人不少.完美制度勢必需要的.
包容是制度敗壞的原因.組織的發展必須要高瞻遠屬.
身為幹部.您的付出不是無私?那可要好好掂量入會的價值了.
為了車隊.多少人不是無私的付出呢?
您竟然不相信真的有無私存在.每個付出都只是單存利益?
這話會傷害不少人.欣哥開車上阿里山只為了載車友安全下山.
他不是無私的付出嗎?他有利益?還是他吃飽沒事阿!!
他的付出當然有他的價值在.這是人與人相處增進感情的方法.
不要每種單純的付出.都拿錢去衡量他的價值.這會讓付出的人.情何以堪.
上次的阿里山.我與楓葉大開補給車.
在阿里山時.單純的好意貼補油資.卻讓我非常在意.
對我是種汙辱.一直耿耿於懷.當天的補給.只有那幾百塊的價值.
我相信.不少人有這種想法.因為人與人的感情.不是金錢能衡量的.
我不相信補給人員在乎的是那油錢.多想想吧!!
因為上面所有的數字...都是大家從4月開始開了無數次會議....得來的結果...
當然有折沖..當然有讓步...每條規定...每個數字...每個比例...都是大家同意(當然是多數決)下的結果..
當然無月大的提議不是沒有在會議上討論過...
只是...我們不能要求...補給人員..無限制的付出..
舉我們在今年花東大賽的例子好了..
花東賽共比賽2天...
星期六一大早就要從花蓮出發...
我們則在星期五晚上從嘉義...載著補給人員和選手...繞過大半個台灣....在天剛亮時進入花蓮市...
2台補給車...補給4位選手(看來很夠)...但這可是長達150公里的遠程比賽...
我們跟著選手出發....總是要緊盯著選手.....找到好的地方還要和別的車隊搶補給點...
然後把選手要換的水..和補給品準備好...等選手一到...除了把補給品交給選手外...還要撿選手丟下喝完的空瓶...
等負責的選手補給完畢後..又要趕著超越選手往下個適當的地點來定位補給...
而雨天下來...什麼風景..都沒看到...連三仙台長什麼樣...經過時才突然看到的....晚上睡覺為了省錢...10個男人(因為第2天路線更長170KM, 又是山路..所以第一天晚上又來一部補給車)睡在一間四人房...床舖都給選手..我們補給人員...都打地舖...比賽給束後...又翻過半個台灣回到嘉義...每個人(含選手)...都負擔快1000元的油資,住宿及補給物資的費用)
我們當然也沒有怨言...我們也很樂於付出, 就算二天開了快2000公里的路程...就算..完全沒去玩到任何的景點, 我們也很快樂的付出...但..這是長遠之計嗎...
1年我們大約有15-20個比賽....像這類的A級賽事大約就有5-8場...每場讓補給人員自己付500-1000元好了..沒多久..看來就沒人想補給了..
或許我們想太多...但..我們覺得....這可以將它制度化....
補貼制度..並不損補給人員的熱情...只是希望大家在付出熱情的同時...也不要荷包損失太多....
而我們也會擔心...競賽組的費用會動到可能不參加比賽的會員的年費及入險費...
因此我們才討論出....競賽組不得使用年費及入隊費....只能由贊助而來...所以才有 70% 30%的比例...但這個比例可由贊助者自行規定(如典鑽的50% 50%)...
我想...任何規定..一定有人覺得不好...但這畢竟是大家好不容易得來的共識(或許不合您的意思)...但沒Run Run看怎麼知道好不好呢..對吧..
車隊成立之初...很多事可能做得不是令大家都很滿意...當然..世上沒有事是可以做得100%都說好的...
也讓我們這群瘋子...花費自己的時間..金錢..為了並不是自己的私利..只為有一個更好的騎車的環境...交到更多的朋友..培養出未來明日之星...如此而已..
諸羅佰客單車俱樂部
隊長
Jetter 敬上
補給車輛和補給義工也要視賽事規模和比賽人數應該有個比例..
加入補給行列的人員都有著一個想付出的心..
自己實力不好但卻想替實力好的選手付出看他們站上頒獎台..
加入補給行列的車友並不是都想領油錢..食宿..過路費的補貼..
而是想看到自己的付出加上選手的努力一起創造好的成績..
這一切的一切..榮譽豈是補貼多少金錢所能衡量的..
11月的塔塔加大賽..我自願加入補給..錢花多少我自己負責..
只要在頒獎台上有紫衣人的身影..一切都值得..卡桑謝勒..
====================分格線====================
週二..週三..週四..週五的約騎原來也算是福利喔..
在我的記憶中以上的約騎應該是人人都可以參加的吧..
據我所知..週三高鐵團不管是騎到糖廠或是欽哥雞排吃喝都是自付吧..
騎到糖廠的人吃冰也都是理查大請的比較多..
騎到欽哥雞排攤吃的也都是自掏腰包阿..飲料優待是欽哥給車友的福利吧..
週四民雄新港團好像也都是自行買單耶..
週五半天岩大賽車的咖啡團好像也是自行買單耶..
原來能夠騎卡打車就是一種福利



約莫 騎了兩個月後 偶然的參加了01諸佰版上的約騎36灣
約騎途中 很驚訝的得知自己的舅舅 竟是01諸佰版的版主
爬文又看到了許多關於他的英勇事績…
後來又不知死活的跟著阿仁、豪哥、ALEX、阿列所謂的台南吃吃喝喝輕鬆騎..
第一次騎自行車上阿里山、看到環島車友歸程的衝線、照片…等,
好多好多令人難忘的回憶與經歷…
也認識了好多好多的朋友,既使身旁不騎車的人都認為我 太瘋了
但我還是樂在其中啊…
最近看到了車友站上了頒獎台 ,彷彿像是自己得了獎一樣開心
阿德的事 更讓我了解到原來一起騎車的朋友 也可以那樣的窩心 那樣的團結
最近 看到嘉義縣自行車道開通大典 諸羅佰客上新聞了 在電視上看到了車友
感覺像自己親人上電視一樣開心、更覺得風光
能夠跟大家認識 騎車 吃喝 我非常開心
非常謝謝大家為諸羅佰客無私的付出 讓我、讓你…
還有其他的朋友,能夠聚在這裡 ~
問題很復雜也很簡單...開心就好!
抱歉!跟無月大的文 離題太遠…
我相信.沒有多少人會在乎那些補給所花費的錢.
因為.在乎的.是車隊的榮耀.是諸佰的茁壯.在乎的是車友間的友誼.
更何況.並不是每次的補給人員都是同一人.
20次年賽.也沒有辦法20次都能到.
在說開會吧!
有幾次開會是提前公告於討論區?
有幾次的開會達到法定人數?
開會前的討論項目提前公告?
11人就能表決?
這是違法的...依照規定.必須要正式會員人數的一半出席.會議才有效.
出席人數一半同意.才算正式通過.
既然要搞社團.請照規定辦理.無法比照辦理.就無法取信於人.
凡是都有法有規.各幹部們.我曾經說過.社團不好搞.
既然大家都搞下去了.你們也要負責把事情做好.
現在大部分人都在看..看這笑話何時收場..
討論區人少了.論壇沒人了.這都顯示.觀望者居多.
該有憂患意識了..幹部們!!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