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bor wrote:能高還是建議早春或秋...(恕刪) 那就這樣吧~一月~阿朗壹古道扛車二月~桃園中福宮~三月~台南紅瓦厝~四月~浸水營~五月~新化大草原~六月~台中鰲鼓山~七月~郡大林道八月~阿里山特富野+十字路~九月~台北五指山~十月~台中大肚山~十一月~能高越嶺~十二月~高雄柴山~
唉........之行不但下雨..還有車友出了一點事 ~..不的不後段摸黑...(還好..我有豪哥建議的車燈..)全黑的野外, 又有滿地蓋住輪框的泥濘....有車燈下..只能最高10km/hr了..看來... 還要再找機會去了 ~
人是平安撤出了..恐得休息很久~..山上出意外時...只能靠原住民..什麼直昇機..都沒用..當然, 人也輕忽大自然..(我就沒帶無線電, 爐子..求生工具....雖然有想過..但是為了減輕重量..就輕忽了....)最後, 不得不在沒任何裝備的情形下..準備過夜..當時的可靠裝備. 夠一餐的乾糧..水也ok.兩人各一件gore-tex等級外套 + 快乾等級的車衣+ 我的一把含鋸子的瑞士刀+豪哥牌手電筒處女秀.無生火裝備..(下雨, 潮濕 ..溫度也低...當然身上裝備是濕的..衣服倒是蒸乾了..)很幸運的..還是在天全黑前遇到摸黑的登山客..\\留了一些裝備..讓我可以和傷者穩定的等待.(求生鋁箔+ 大塑膠袋 +爐子+ 小量快沖粉)然後..就在漫長的等待中..(出3hr, 進2hr)黑暗中的一線曙光!........山青來了...1. 東半段..有3~4個小斷橋...靠接駁會比較快..約都是 5公尺長..1~2米深 的橫渡路線.還ok.2. 西半段 過舊警所後.. .xx吊橋往東約500m....有2段崩壁幾乎是垂直(map上是10~15m),,扛車很難.....(建議用傘帶吊車....)2. 如果林道/古道..路況比能高小一點時..有四輪進不去時....要有野外緊急裝備的考量.尤其是下雨..樓梯潮濕...(當然..摔倒是正常..可是如果剛好碰到木頭欄杆斷裂...就.....)什麼叫進退兩難...就是如此.讓我想到阿郎一古道也有垂直路段...嗯..要有裝備喔!.(猶記能高西段...我們領隊與嚮導 是準備了足夠的裝備喔....大家都記得..繩子有派上用場啦!..爐子也提供了暖和 !)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啊!.
jimtsai wrote:人是平安撤出了..恐...(恕刪) 看起來很嚴重的樣子,祝福他早日康復,說到這,能高一行,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碰巧小弟去過一趟,大約知道會遇到什麼事情~也因此對夥伴們有比較多的要求,得罪的地方還請多多包含~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