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誕生的第二代XC90,是當時Volvo揮別過去諸多陰霾邁向新時代的首款大作,而這款歷經十多年磨一劍而誕生的旗艦SUV,也確實憑藉著堅強的產品實力為Volvo打下了一片江山。又過了十年,說了好久的第三代XC90遲遲不見蹤影,正當大家認為EX90將要獨自扛下品牌七座SUV的重任之際,Volvo卻又拿出了這把劍,加入新世代的風格及科技重新加以淬鍊打磨,誕生了眼前這輛小改款車型。我們好奇的是,這把劍一磨再磨是否能依舊銳利,殺入今日口味愈來愈刁的消費者心坎裡?

眾所皆知,Volvo是車壇中相當積極轉型電氣化的車廠之一,不過在推出了五款全電動車型並取得初步的成功後,他們也與許多車廠一樣,因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及電動車的不確定性而準備放緩電氣化進程,畢竟在現今這個車壇從未歷經過的混沌情勢中,稍微保守些也不是件壞事。於是,銷售表現愈來愈亮眼的PHEV車型反倒成為了今日的目光焦點,也讓Volvo決定持續升級旗下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讓它們在官網上可多放個幾年。在Volvo三排七人座領域擔任中繼投手上場且表現出色的第二代XC90,也就這麼順理成章地披上新戰袍再打個幾局吧!

MY25.5 XC90車系編成
動力 | B5 AWD | T8 AWD Plug in Hybrid | |
車型等級 | Plus | Ultra | Ultra |
引擎最大出力 | 250hp/36.8kgm | 310hp/40.8kgm | |
馬達最大出力 | - | 145hp/31.5kgm | |
最大綜效出力 | - | 455hp/72.3kgm | |
純電行駛里程 | - | 83km | |
0~100km/h加速 | 7.7秒 | 5.4秒 |

在去年九月海外首次亮相後,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小改款XC90改動的幅度並不大,確實如此,不過這其實是原廠政策所致,有別於大部分車廠會將各種全新元素一次放在週期改款車型上,Volvo則是更想讓消費者快速體驗到各種新技術,因此對於「年式升級」更為重視;以現行的第二代XC90為例,至今10年之間的產品週期間XC90雖大致維持原有輪廓,但包括動力、安全輔助系統、車載系統等其實都已經過多次更新進化,因此你拿今天的新車跟多年前的XC90一比其實會會發現很多不同之處。

新頭燈、新保桿、新水箱護罩,這些就是New XC90外觀最明顯的變動,但可別說「阿不就是簡單換些零件而已?」,其實因應這些零件的造型更動,包括引擎蓋、葉子板等鈑件也均經過重新設計,以LCI車型來說這作法其實並不常見,也可由此看出Volvo對於New XC90的重視及期待。

以往堪稱中規中矩的直柵水箱護罩,現在向兩側拉長並直接連上了頭燈,內部則改採斜向交織的格柵呈現,此外格柵中央也換上已用於EX系列的新廠徽,將銀色外圈予以瘦身後看來更有質感。至於更扁平細長的下氣壩及兩側進氣口造型,也都是原廠為了讓XC90能與品牌最新電動車設計元素相呼應所做的改變,也無疑讓XC90的外觀增添了不少現代化時尚感。

「雷神之槌」頭燈已是Volvo車款外觀最具代表性的識別元素,小改XC60同樣仿效EX30、EX90等車型換上更細長的幾何造型頭燈,內部燈條雖非經數位化詮釋後的新潮模樣,但也發揮創意以空心造型呈現纖細的槌身輪廓。

這只槌子除了是日行燈外也兼具序列式方向燈使用,主照明部分則升級為Matrix LED矩陣式頭燈,上方為固定式LED遠/近燈模組,下方面積較大的便是Matrix LED矩陣遠近燈模組,內部的15個光束段可自動遮蔽前方及對向來車避免眩光,內側還附上一顆小小的轉角燈幫助車頭側方的照明。

雖是十年前的設計,但由車側看去,線條走向及車身比例的拿捏依舊相當出色,讓這款近五米長的大傢伙看來一點兒也不顯臃腫。改款後的另一個小差異就是現在已不再提供Dark外觀套件而全數搭載Bright外觀套件,因此兩車型的窗框、車門下半部等處均以精緻的鍍鉻飾條呈現。

相較全新的前臉設計,車尾輪廓則是維持原樣。

直立式尾燈造型不變,不過內部的鍍鉻件全數改以燻黑處理,更凸顯出LED尾燈的線條轉折。

新式樣鋁圈是所有改款車型不會錯過的部分,B5動力換上了造型更動感的亮黑色鑽石切割式樣,尺碼也由之前的19吋升級至20吋並搭配275/45R20規格的配胎,至於Ultra車型也同樣升了一級換上21吋大腳。

與外觀一樣,小改款後XC90的內裝看來與之前很像,但其實有不少細節上的變化,包括中控台、門板、鞍座等處的造型,乃至於螢幕、飾板、座椅材質等都經過變動,帶來更精緻且時尚的視覺效果;同樣的則是在簡潔線條及各種材質與色彩的搭配下,帶來一種「家」的溫馨質感,置身車室中令人感到舒適又放鬆,這也是Volvo車款的一大特色。

車艙內較明顯的改變便是中控台設計,不僅儀錶檯改以滾邊皮質呈現,副駕駛座前方則換上線條更平直的雙飾板,上層為嵌入鑲邊的織布飾板,下層則搭配了典雅的原木(棕蠟木),以多層次佈局帶來更豐富的視覺效果,另外就是空調出風口也由橫柵改為直柵設計。

豪華車款不可或缺的車室氣氛燈也沒缺席,且按照品牌慣例採用間接照明的方式,以柔和光線進一步呈現原木飾板的質感。

門板造型同樣經過修改,上半部加入與中控台相同的棕蠟木原木飾板妝點,前緣的喇叭蓋也改採霧黑鍍鉻飾板提升整體質感。
- 方向盤-1
- 方向盤-2
- 方向盤-3
- 儀錶-1
- 儀錶-2
- PAII
- ACC
- 主畫面
- 導航放大

媒體與電話欄位下方另可看到一排應用程式,中間為Google語音助理,左側為之前使用過的應用程式,右側應用程式則會依照狀況的不同,由Ai秀出你現在可能會需要使用的功能。至於最下方則有功能表列、空調、車輛等快捷鍵,以及可快速回到主畫面或放大導航資訊的虛擬Home鍵。

Google車載資訊娛樂系統的一大優勢,便是可直接使用Google Maps、Google Assistant等應用程式,也能透過Google Play商店下載各式第三方應用程式來擴充機能性,不過可惜的是目前Google語音助理目前仍不支援中文語音控制僅能用英文交談;不想使用Google的人,當然也能連接Apple CarPlay使用你習慣的應用程式,只是Apple CarPlay沒有無線連結也是很可惜的一點。
- 應用程式
- 快速控制
- 設定
- 駕駛功能
- 車輛狀態

在螢幕尺碼加大後,新介面搭配的360度環景系統除了以往的鳥瞰圖(上方),下方另以分割畫面顯示後方的廣闊視角,讓駕駛者在倒車時不用再頻繁地切換視角。
- 前座空調
- 溫度調整
- 後座空調

而具備空氣清淨機能的空調系統也一直都是Volvo車款的一大特色,繼最早的CleanZone純淨車室系統、CZIP遙控循環換氣科技、IAQS車室空氣品質監測系統後,2020年Volvo又陸續為旗下車款配備了新一代的AAC高效複合清淨科技,而後又進化為AP高效複合清淨科技,可透過靜電纖維活性碳濾網吸附懸浮微粒、花粉等汙染物,並過濾99.9%的PM2.5懸浮微粒,提供乘客最純淨的車室空氣。

雖然將大部分功能交由中控台上的大螢幕切換,但下方仍保留了警示燈、除霧、音響控制、手套箱開關等實體按鍵可讓駕駛直接操作。

以往連接至中控台下方的鞍座現在稍微退縮並採用更方正的造型,前方則配置了由鞍座內移出、功率提升至15W的手機無線充電板。

來自瑞典知名品牌「Orrefors」水晶排檔桿是提升車室質感的一大功臣,以往僅有Ultra等級才有,現在則是成為了全車系標配。

除了水晶排檔頭,下方那個以「鑽石切割」手法打造的引擎啟動旋鈕看起來也相當漂亮,而在之前年式更新中簡化了行車模式(B5 AWD僅剩下Standard與Off-road兩種選擇)並取消Drive Mode切換滾輪後,此處僅剩下電子駐煞車及Auto hold按鍵。

無線充電板搬家後,右側的雙置杯架凹槽便有了更充裕的空間可供置物。

中央扶手內部空間變得更為方正,裡頭的雙規格USB、12V電源插孔同樣一應俱全。

身為旗艦休旅,全景式電動天窗依舊是XC90全車系標配,為前後排空間提供了十分優異的採光效果。

這次試駕的Plus車型座椅改以Nordico植然皮包覆(Ultra車型則為Nappa透氣真皮),這是種以可回收材料製成的紡織品,再搭配生物基材料混合而來的材質,溫潤觸感與真皮相仿;座椅內部紮實的泡棉配置雖然帶來稍硬乘坐感,但因人體工學出色,即使久坐也不會令人腰酸背痛。至於機能性部分,雙前座的多向電調、四向電動腰靠、記憶、電熱等機能一應俱全,椅面前緣也均附上了電動腿部延伸支撐機構,可惜的是獨缺Ultra所擁有的通風機能。
- 第二排
- 座椅調整
- 後座空調出風口
- 兒童增高座
- 扶手/置杯架
- 手動遮陽簾
- 第三排-1
- 第三排-2
- 第三排-3
- 第二排最後
- 第二排最前

成人想坐在第三排得將第二排移至最前方膝蓋才不會頂到,不過因短椅面與較薄的泡棉設定,乘坐舒適度與前兩排有段差距。
- 七人座後廂
- 五人座後廂
- 兩人座後廂
- 行李分隔板

繼多年前的B3、B4動力後,負責集團動力系統開發的Aurobay也將現在看到的B5動力加入了米勒循環技術以提升引擎於低負載狀態下的油耗表現。不過就像一開始所述,Volvo不會將所有新科技累積起來一次下放至改款車型上,因此目前小改款XC90所搭載、代號B420T11的全新動力單元其實在年初的25年式XC90 B5上,便已靜悄悄地現身取代原有的B420T2引擎,新引擎的最大馬力同樣是250hp,最大馬力則較之前的35.7kgm小漲了些來到36.8kgm。
而加入米勒循環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在壓縮行程中透過延遲進氣門關閉,將一部份混合油氣推出汽缸中讓膨脹比大於壓縮比以提升效率;至於米勒循環進氣不足的先天缺陷,在VNT可變渦流渦輪以及輕油電系統的加持下則已不再是個問題,也正因如此新引擎的壓縮比得以由之前的10.5:1提升至11.5:1,只是對於這輛又大又重的旗艦SUV,就算加入上述技術後你仍不能太過期待油耗的進化,B5車型的平均油耗數據仍是與之前相同的11.9km/L。

雖然經過細部調整,但動力系統的表現其實與以往沒什麼不同,充沛扭力讓XC90 B5擁有輕快的起步加速,加深油門迅速脫出車陣也算輕鬆,至於全油門狀態下的爆發力,也能推著突破兩噸重的車身以7.7秒完成0~100km/h加速,整體而言這樣的動力對應一般路況其實已相當遊刃有餘,搭配換檔柔順的八速手自排變速箱,更讓XC90 B5在一般行駛狀態下擁有稱職的旗艦級行路質感。

而XC90展現出的優異行路質感,有一部分得歸功於出色的車室隔音;因為除了原有的全車雙層膠合玻璃,這次改款原廠更在防火牆、A/B柱等處填充吸音泡棉降低來自引擎、路面的噪音及風切聲,讓原本就不錯的隔音表現更上層樓,充分隔絕來自外界的吵雜紛擾,但不知是否因為隔音表現的進步,低速狀態下也更為凸顯由前方傳來的引擎運轉聲浪。

小改XC90於底盤部分的變動,則是為B5 Plus車型加入了全新的FSD避震器科技(Frequency Selective Damping),至於Ultra車型則是依舊搭載附氣壓式避震器的Four-C底盤。與電子式阻尼調整避震器不同,純機械式的FSD可因應不同的震動頻率以內部特殊閥門來調節阻尼軟硬。簡單來說,行經坑洞或不平路面產生碎震等高頻率震動下,閥門會讓更多阻尼油流通提升吸震性能;反之於平坦路面或過彎車身側傾等低頻率震動時,則會限制阻尼油的流動而帶來更佳支撐性。

FSD技術的加入,並不是為了強化XC90的運動性能,因為在市區行駛時它仍像以往展現出一派舒適的模樣,當你緩慢在石板道上行駛時才會發現避震器擁有較溫柔的回彈反應,通過彎道時你還是會感受到明顯的荷重變化提醒你注意車速,至於中規中矩的轉向反應及沈穩的車身動態,其實也與運動性扯不上太多關係。針對那些想更進一步獲得舒適性與駕駛樂趣的車主們,附氣壓式避震器的Four-C底盤還是首選(Ultra車型標配、Plus可選配)。雖然與對手相較確實少了些運動感受,但這原本就不是XC90所強調的賣點,一舉一動皆散發出與旗艦身份相符的沈穩、優雅舉止才是它該有的模樣。

身為品牌旗艦,XC90的表現自然不會差,它的空間、機能、舒適性表現其實都在意料之中,滿足今日家庭客層對於LSUV的各種需求也絕對沒問題;讓人驚訝的,其實是Volvo早在10年前就為第二代XC90打下了如此紮實的基礎,讓它在10年後的今天,僅需一點小進化便煥然一新得到能與其他新世代對手比拼的戰力,並依舊是豪華三排七人領域中的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XC90 Recharge B5 Plus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DOHC 16V汽油渦輪增壓+Mild Hybrid排氣量:1,969c.c.
最大馬力:250hp/6,000rpm
最大扭力:36.8kgm/2000~4,500rpm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八速手自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雙A臂
後懸吊結構:單體式
輪胎規格:275/45R20
車身尺寸:4,953mm x 1,931mm x 1,776mm
軸距:2,984mm
車重:2,118公斤
國內售價: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