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XC40 Recharge/C40 Recharge是Volvo大步邁向電氣化的開拓先鋒,那麼他們最新的小型純電休旅「EX30」,便可說扮演了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因為他們為EX30描繪出的全新風格、全新設計,還有加諸的全新科技,都將成為日後Volvo電動車的藍本,EX30對於Volvo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幾經延宕,許多人期待已久的EX30終於登台,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已在原廠的邀請下,來到瑞典參加全球媒體的試駕活動,搶先體驗這款看來就令人心動的純電小清新!

或許是對於大自然的崇憬與尊敬,來自斯堪地那維亞的Volvo對於邁入電氣化這件事一直都較其他車廠更為積極,他們也是車壇最早喊出2030年將轉型為純電動車廠的品牌(後來有所調整);截至目前為止,他們的成績看來也還不錯,從2019年的XC40 Recharge開始,至今短短幾年間他們已經有了EC40、EX30、EM90、EX90等五款純電車型,接下來還有即將出現的ES90、EX60,也充分說明了雖然電動車市場有放緩趨勢,但「全面電氣化」仍舊是Volvo這幾年的重點目標。

話題回到EX30身上,這款純電小休旅2023年底推出市場後隨即大受歡迎,至今已經在全球多個國家拿下包括「Car of the Year」、「Reddot」等在內的20項大獎;除此之外其在市場上的銷售表現更是連Volvo自己都嚇到,它去年度在歐洲市場一舉攀上電動車銷售排行榜的第三名(前兩名均為Tesla),去年10月也已達成了10萬輛的全球銷售量,對一間全球年度總銷售七十多萬輛的車廠而言,這樣的數字其實頗令人吃驚!

目前海外市場的EX30共有三種動力系統選項,並採用了兩種不同的電池類型,最入門的單馬達車型適合大部分於都會通勤的車主,搭載容量51kWh的LFP磷酸鋰鐵電池,雖然續航里程不算出色,但可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價格;至於單馬達增程版則配備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鋰電池組,容量為69kWh,讓車輛續航里程可達近480公里。最後就是頂規的雙馬達版本,其前後雙馬達共可爆發428hp最大馬力,可在3.6秒內由靜止加速至100km/h,這也讓其成為Volvo有史以來加速最快的車!
至於國內市場部分,則是導入「Core」、「Plus」、「Ultra」等三種版本,較大的不同是全數搭載69kWh鋰電池組,Core與Plus為單馬達配置,Ultra則是雙馬達;首波將先由頂規的Ultra版本打頭陣,之前開出的預售價格為179萬元,並將於2月26日正式上市。
Volvo EX30歐規車型規格表
單馬達 | 單馬達增程版 | 雙馬達 | |
最大輸出 | 272hp/35.0kgm | 272hp/35.0kgm | 428hp/55.4kgm (20.4+35kgm) |
電池容量 | 51kWh(49可用) | 69kWh(64可用) | 69kWh(64可用) |
續航里程(WLTP) | 344km以上 | 462~476km | 445~450km |
0~100km/h加速 | 5.7秒 | 5.3秒 | 3.6秒 |
車身尺碼 | 4,233x1,837x1,549mm | ||
軸距 | 2,650mm | ||
懸吊結構 | 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 | ||
車重 | 1,765~1,885kg |

這次海外試駕的地點位於瑞典北部相當接近北極圈的呂勒奧市(Lulea),抵達瑞典斯德哥爾摩後還需約1小時20分的飛行時間;愈來愈接近Lulea,原本黃綠色的地表也變為一片雪白的冰封大地。


雖然接近極圈,但溫暖太陽露面後氣溫仍在零度以上不算太凍。經過除雪後的道路看來相當好開,但其實路面上仍有不少積冰,因此試駕車腳下著裝的均是帶釘雪胎。

雖是入門的後驅單馬達車型,但272hp/35.0kgm最大輸出其實應付1.8噸重的EX30依舊綽綽有餘,不僅起步輕快,中段再加速也能帶來強勁推力,而且如同之前的XC40 Recharge及EC40一樣,動力湧現的過程十分線性,不會給人帶來太多壓力,讓駕駛者在壅塞市區或開闊郊區都能輕鬆掌握車速,動力系統可說擁有相當成熟的表現。如同以往,EX30也搭載有one pedal drive機能,減速力道不若以往明顯,也僅有一種自動模式而無法調整動能回收比例,但還好這種會依照與前車的距離主動調節力道的自動模式相當聰明,同樣可減低不少踩踏煞車的時機。

EX30的底盤設定可說是以均衡為目標,也就是說不會特別偏袒舒適或運動哪方面,在一般道路可保持良好的乘坐舒適性,行駛於快速道路時Q彈的懸吊也能迅速反應路況不會產生太多彈跳,比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迅速又紮實的轉向反應,加上車身尺碼精巧,在彎道上可說擁有頗為刁鑽的動態表現。當然,因為這次試駕車腳下著裝了釘胎又行駛於不甚平整的雪地路面,行駛的車速當然也不會太高就是了。


途經一條寬度好幾公里的大河,經過除雪後即成為冬季專屬的隱藏道路,讓兩岸居民能直接橫跨省下不少時間。

平時忙碌的巨大渡輪,現在則被冰封在河岸碼頭旁靜靜地看著車流穿梭。

經過除雪後的路面是一層相當厚實的硬冰,即使著裝釘胎,稍微加深點油門依舊讓輪胎不斷打滑,只是在約有百公尺寬度的路面上這一點都不會讓人害怕。

結束第一天的短暫試駕後,第二天一大早出發預備前往山上的一座湖泊進行試駕。沒錯,與昨天的河面道路一樣,這是冬季專屬的冰上試車場。愈往山上走,地上的雪愈來愈厚。

運氣不錯,快抵達目的地前終於在路邊看見一隻可愛的小麋鹿。

終於抵達冰上試車場,一旁已有整排EX30在等著我們,除了主打的「Cloud Blue」淺藍色塗裝外,一抹淺淺灰色的「Vapour Grey」看來也十分特別。

由於我們在大雪紛飛的冬天開著開著小小台的EX30來場特別體驗,因此原廠幫這場試駕活動取了個有趣又貼切的名稱叫做「The Big Winter Drive」。
- 1
- 2
- 3
一旁角落還有台搭載車頂架配件的EX30,在灰白雪地中相當耀眼的「Moss yellow」塗裝是品牌首度出現的全新車色,原廠說明這個顏色的設計靈感來自瑞典西海岸岩石上生長的地衣。
- 1
- 2
除了搭建好帳篷外,原廠在戶外也準備了火爐及鋪上麋鹿毛皮的座位區供我們休憩,一旁烤爐上備有不知道是什麼肉類及烤麵團等點心。

至此終於有時間好好端詳一下EX30的裡外設計。很明顯地,EX30採用了與以往不同的全新設計概念,以簡單的線條勾勒出極富張力卻又具精緻質感的外貌,而且一看就知道這是款電動車!確實,北歐人在設計上還是有他們自己的一套。

EX30的車長為4,233mm,是Volvo有史以來尺碼最小的休旅車型,但Volvo卻宣稱其依舊擁有強大功能可滿足使用者的所有要求,因此也給了給了它一個「small yet mighty、小而強大」的貼切Slogan。


車頭最前方以鑲嵌平面化廠徽的大面積一體式封閉前罩呈現,並以亮黑色線條區隔下方的黑色防刮塑料,看來簡潔卻又帶有豐富層次變化;至於前蓋與輪拱上方加入恰到好處的鈑件折痕,更讓車頭展現十足力量。

LED頭燈依舊運用了品牌經典的雷神之鎚設計,不過經過數位化重新詮釋後無疑看來更具時尚與科技感。
- 1
- 2
- 3
掀起車身前蓋,裡頭也藏有個7公升的置物空間,拿來放洗車用具等不會每天取用的物品相當合適,上蓋內部還有可愛的麋鹿與車輛圖樣。

凹凸有緻的車側線條與XC40有異曲同工之妙,在不同環境下均可營造出立體光影反射。


車尾線條十分圓潤飽滿,只是稍小的後窗則對於後方視線有點影響。慣用的L形直立式尾燈現在改為上下分離,下層燈組則以兩道飾條連結增加一體感,保桿最下方則搭配了面積頗大的防刮材質。

尾燈內部採用了超紅光LED,亮度高、壽命長,光線也更為均勻細膩。

不僅是後方,向兩側延伸的尾燈組從側面看去也清晰可見,帶來更佳辨識性提升行車安全。

電動尾廂門開關巧妙地隱藏於品牌字樣上方的黑色飾條中。


如同EC40在車頂部分採用亮黑色塗裝營造出懸浮式車頂的視覺效果,C柱飾條上也同樣加入了「EX30」字樣標示身份。

充電孔配置於車身左後方,規格為CCS2,導入台灣車型則會換上CCS1。
- 鋁圈-1
- 鋁圈-2
雖然車身尺碼精巧,但原廠還是為其配備了19吋鋁圈,就與許多電動車一樣,這設計簡潔的鋁圈當然也經過空氣力學考量,配胎規格則是245/45R19。

腳下的雪胎在積雪及硬冰道路的抓地力均超乎我們預期,只是整段路程都能聽到明顯的滾動噪音...

Volvo向來便將簡約設計美學奉為規臬,以往如此,在EX30上更是徹底,而這簡單到不行的內裝除了與設計美學有關外,其實與他們相當重視的永續發展理念也有很大關係,他們認為最永續、環保的零件,便是「不存在」的零件,因此盡可能地將不同功能結合到一個零件中,如此一來便能在不影響功能的情況下大幅減少使用零件的數量,這就是你在車艙中連一個實體按鍵都看不到的原因。此外,EX30的座椅、儀錶板、車門、地毯等處,也均大量使用可回收及可再生材料製作,Volvo宣稱在車輛壽命終了時,全車裡外的所有塑膠零件約有17%可回收利用,這也是至今為止Volvo車型中最高的比例。順道一提,國內市場首波導入的雙馬達Ultra版本即會採用如圖中主打的「Breeze」微風藍內裝,與Cloud Blue車色可說十分搭調。
- 飾板-1
- 飾板-2
除了簡約風格,Volvo也是間積極將斯堪地那維亞文化融入旗下車款設計的品牌,包括取材自大自然的車色、剛才看到前蓋內的麋鹿圖樣,還有這Breeze內裝中以花崗岩紋路為靈感的飾板均是如此;此外這邊緣嵌入半透明飾條的空調出風口設計也很特別。
- 1
- 2
- 3
- 4
這輛展示車搭載了另一款內裝配置,儀錶與門板處採用天然的編織亞麻材料,座椅部分則是由30%羊毛搭配70%再生聚酯纖維製成的羊毛混紡材質,原廠宣稱能擁有冬暖夏涼的乘坐感,而這也會是日後台灣市場入門車型的內裝樣式。

中控台後方搭載了Volvo首創的「Sound Bar」,簡單來說就是將多個揚聲器組合成寬度與中控台相同的長條形音箱,並整合於前擋下方的內裝中,優點是大幅減少了材料與接線的數量並騰出更多空間。
- 方向盤-1
- 方向盤-2
- 方向盤-3
上下端均予以切平的全新造型方向盤也十分簡潔,兩側則搭載觸控式按鍵,可掌控駕駛輔助系統、音響等功能。
- 排檔桿
- 燈具/雨刷撥桿
方向盤右後方為小巧的排檔桿,以上下撥動方式切換檔位,P檔則是按鍵式,在D檔行駛狀態再往下撥動排檔桿即可啟用ACC或是PAII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功能;至於左側則是整合方向燈、大燈、雨刷等功能的撥桿。
- 感測器
- 警示
方向盤前方有個黑色的小型感測器,這是EX30的全新駕駛狀態感測系統,感測器每秒鐘可進行13次的眼睛與臉部運動,若系統判斷駕駛有分心、打瞌睡等狀態時便會有聲音及螢幕圖像警示。實際使用時,就算你頭部不動僅用眼睛瞄著螢幕秒鐘,系統也會跳出警示叫你專心開車。

Volvo於2014年推出第二代XC90時為其搭載了9吋大型直立螢幕,帶起了往後車壇大尺寸中控螢幕的風潮,而後的Volvo車款也一直沿用如此配置;到了EX30除了一舉增大至12.3吋,也換上了全新的車載系統。這套系統可說是之前Google車載資訊娛樂系統的進化版本,採用8核心系統架構,解析度也有提升,而且觸控靈敏反應快速,此外還加入5G高速聯網、OTA雲端更新等功能。
- 螢幕-1
- 螢幕-2
- 螢幕-3
對於消費者而言,最不一樣之處當然就是全新使用介面,有別於之前許左右滑動點選功能的介面,新系統採用了流行的零層級概念,也就是盡量將所需資訊及功能呈現於眼前,減少一層層點選的麻煩。而在首頁畫面中,由上至下分割為四大區塊,分別掌管駕駛資訊、導航資訊、常用功能、系統資訊的呈現。

最上層的駕駛資訊部分擺放檔位、車速、剩餘電量/里程等最重要的行車資訊,右側車輛圖示則可顯示ACC/PAII作動狀況或車側盲點警示。
- 導航-1
- 導航-2
中央的導航系統當然是大家熟悉的Google Map,並可依照需求放大顯示。

倒車時導航畫面便會切換為360度環景系統,另外新一代的自動停車輔助機能也是由此畫面啟動,而且包括路邊停車、倒車入庫等場合均適用。

第三層欄位呈現車主較常使用的功能如媒體、電話、各項應用程式及功能,可以看到包括手套箱、電動尾門的開關都在此處;至於螢幕最下方的第四層則是常駐包括Home鍵、應用程式、音量、空調、車輛設定、警示燈等按鍵方便快速使用。
- 空調-1
- 空調-2
空調的設調整方式與以往大致相同,以清晰易動的圖示呈現各個選項。
- 1
- 2
正式上路之前得調整後視鏡位置吧,但你在車門把手處是找不到調整開關的,這些功能已全數整合至螢幕選單當中,你得先點選下排的車輛圖示進入設定頁面,便可看到Quick Controls、Car Status、Settings三大功能。Quick Controls頁面中基本上是開車時較常使用到的功能,車身圖示周圍有燈光、後視鏡、環艙氣氛燈、車窗除霧、手套箱與電動尾廂門開關,畫面下方另有車道維持系統、One Pedal Drive與車速警示功能的開關,要調整某個項目直接點選即可;舉例來說,想調整後視鏡時點選該圖示後,便可利用方向盤右側按鍵組來調整方向,這又是前述的功能整合概念。
- 設定頁面
- 駕駛/輔助系統設定
- 燈光/雨刷設定
- 快捷鍵
- 充電
- 清潔模式
較為細節的功能設定全數都放在「Settings」頁面中,One Pedal Drive的啟閉也在此設定;嫌麻煩的人,方向盤左側有個可自定義功能的按鍵,能依照需求定義為One Pedal Drive、螢幕切換或是車速限制的開關。

畢竟是Google底子,這套系統除了能直接使用Google Maps、Google Assistant等應用程式外,也能透過Google Play下載各式第三方應用程式擴充機能性。
- Forester Bath
- Archipelago
- Mid Summer
- Nordic Twilight
- Northern Light
Volvo對於車室氛圍的營造向來十分用心,EX30的螢幕中也內建有五種不同的沈浸式主題可供切換,設計元素均來自自斯堪的納維亞的大自然風景,共包括Forester Bath北歐森林、Archipelago群島霞光、Mid Summer北歐仲夏、Nordic Twilight北歐晨光、Northern Light北歐極光等五種沈浸式主題,以動態畫面呈現的各場景均相當有Fu,更會搭配不同音效與車室氣氛燈顏色。

相較於傳統副駕駛前方的手套箱,EX30將其移至中控台正下方,優點是正副駕駛皆能輕鬆拿取物品,但比較不方便的則是並無實體開關僅能透過中央螢幕上的虛擬按鍵開啟。
- 1
- 2
整個鞍座就是個相當大的開放式置物空間,前方為具備活動板夾的手機放置處,左側另具備手機無線充電裝置。

鞍座下方底板其實是雙層式設計,掀開對開上蓋後即可看到裡頭帶有照明燈的隱藏置物空間,雖然面積頗大但深度不高,僅能放置皮包等扁形物品,前方另提供兩個Type-C USB插座。
- 1
- 2
- 3
- 4
中央扶手最前方有個施以亮黑色鋪陳的小控制介面,主要負責門鎖與電動窗的控制,為了節省空間電動窗開關只有兩個,平常為控制前門電動窗用,若要控制後電動窗則得先按下「REAR」按鍵再行操作。此外EX30並無常見的掀蓋式中央扶手置物空間,而是設計有可向前拉出的多層式抽屜;藍底的主抽屜可依照收納需求拉出一半或全部拉出,上方亮黑色杯架也是同樣的設計概念,可選擇使用一個或兩個置杯架,使用上相當靈活。

大面積全景玻璃車頂讓車室更顯開闊,灑入的陽光更為乘客帶來幾分溫暖,不過這全景車頂並無遮陽簾,在台灣的夏天不知道會不會很熱?

抬頭可見前方以觸控式按鍵操作的照明燈組,此處也配置有實體警示燈開關以防萬一。
- 車門-1
- 車門-2
- 車門-3
門板充分貫徹簡潔設計理念,除了門把與扶手外別無他物;由於前述長條形音箱的配置,前門下半部得以省略揚聲器而得到相當大的置物空間,
- 前座-1
- 前座-2
- 前座-3
Breeze車室的座椅採用特殊的Nordico植然皮座椅,這是由保特瓶等可回收材料製成的紡織品,搭配來自瑞典、芬蘭森林的生物基材料混合而成的特殊材質,溫潤觸感就與真皮座椅相仿。另外特別的一點就是座椅外側僅有一個電動調整按鍵,平時作為座椅滑移及椅背傾倒的開關,按下中央的按鍵後則可切換為椅面高度或電動腰靠調整。沒錯,這又是前述的功能整合概念。
- 後座-1
- 後座-2
畢竟是四米二的小車,後座空間比XC40更侷促些,身高177公分的我調好前座後再進入後座約剩下一個拳頭的膝部空間,不過頭部空間倒算充裕。

前座後方置物袋設計了一個夾層可供後排乘客放置手機。
- 1
- 2
後座並無空調出風口,中央扶手後方配置了後電動窗開關、兩個Type-C USB插孔以及一個置物小凹槽。
- 1
- 2
- 3
前方扶手下方採用鏤空設計並有個又大又深的置物空間,由於這抽屜可從後座拉出清潔,因此可以兼作垃圾桶使用,拆下後即會發現抽屜兩側也有可愛的麋鹿圖樣。
- 後廂-1
- 後廂-2
- 後廂-3
EX30於五人座狀態下擁有318公升的後廂容積,透過6/4分離傾倒後座椅背則可增加至622公升(高度至後座椅背),為了增加空間使用的靈活性,底板採用雙層設計且可單手上掀;此外在尾廂門內部還可見到一塊「Will It Fit」的圖示,上頭標明後廂各處尺碼,讓你瞭解是否有辦法裝載不同尺寸的物品。

看完車輛細節,終於要開始這次的冰上試駕了,先由教練講解場地以及注意事項。由圖中可看到這個冰上試車場左側為一條作為繞錐使用的400公尺直線道,右側則規劃了長達3.7公里、共有75個彎道的蜿蜒跑道。


一開始先來到直線道駕駛四輪驅動的EX30進行繞錐體驗,只能說428hp的強大馬力在冰上似乎無用武之地,一起步輪胎便打滑連連讓循跡系統不斷作動;你得小心翼翼地掌控速度,才能在維持前輪抓地力的狀態下順利切入錐筒之間。272hp一般版本的EX30雖然動力更好掌控,但轉向時的穩定性與循跡性便明顯不如四驅車型。

在四輪均處於低抓地力路面的狀況下,在大直線上有點車速便可輕易反胎做出長距離甩尾動作。

換至3.7公里長的跑道上,一開始教練駕駛XC40帶頭熟悉路線,整條跑道都是硬冰因此速度並不快,就與方才一樣,在這種超低抓地力路面最難的就是車速掌握,你得清楚知道怎樣的速度才不會讓前輪推出你的預定路線順利進入下個彎道,在某些小彎卻又要適時地運用車身的滑動擺正車身提早加速,難歸難但卻是相當有趣的體驗,真是會讓人一圈又一圈地停不下來。

沒幾圈後教練便放牛吃草讓大家自己好好體驗,因為大家都去休息而連續跑了十幾圈的我開始試圖緊追前方教練,不過教練一察覺到你接近便立刻加速逃逸,逃跑速度之快還真的抓不到!畢竟這冰上駕駛功夫可不是練個幾天幾月就有的,難怪來自北歐的WRC車手在冰上賽道都是飛也似的快!

換手休息時,教練還特別提醒每台車停車的間隔不要太近,畢竟車子這麼重,腳底下又是冰層....這些細節還真的不是我們所能想到的。

隨著天色逐漸昏暗,終於結束了這趟難得的「The Big Winter Drive」。說實在因這次試駕環境與國內相差太多,在一般道路上的體驗並不算豐富,但與原廠多位設計/開發原廠人員的對談中,我們卻瞭解到EX30許多不為人知的設計理念,這才是最大收穫。
而EX30包括動力、續航力,乃至於安全、科技性等方面都有水準之上的表現,充滿巧思的空間設計更是讓人印象深刻之處,正如Volvo所言,這是款可滿足消費者所有需求、功能強大的小型純電休旅!只是諸多嶄新設計概念,就像是螢幕使用介面還有多項因應「功能共用」而來的設計,對於消費者而言都是需要習慣之處。
對於EX30有興趣、想要瞭解更多的人,其實台灣這邊的EX30媒體試駕活動已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想要知道EX30在國內一般道路上的表現,請鎖定我們下週的EX30國內試駕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