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很適合邁入不惑之年的人,版上前陣子也有類似標題(那就讓我致敬一下)

近期車交了,也實際上路了幾天,想說這一段過程能寫出來讓有相同經歷的人少走一些冤枉路似乎也算做了點功德,整理了一下手邊的資料做了個分享,也紀錄一下這時的想法給未來的我來檢視是否正確,文章很長還請海涵

如果是詢問業務或是價錢區間,可以直接私訊我別客氣,以保留版面的整潔


新車之路Part1賞車
由於家中成員的關係,這幾年斷斷續續地在看七人座的車但最後還是少了那麼點衝勁去買,主因還是一直沒有心目中的理想車型出現
11月某日公司家庭日結束後,回家的路上經過省道往新竹中華路的路上有不少車廠
想說難得全家都拉出來了就去看看車

這幾年看過的車子有
- Luxgen M7
- Mazda CX-9
- Lexus RX / RX L
- Volkswagen 的 Candy / Touran / Sharan / Tiguan Allspace
- Hyundai Santa FE
- Kia Sorento 2021大改款
- Toyota Previa / Alphard
- Toyota Sienna 3.5L (去正佳看的)
- Honda Odyssey (美規 去正佳看的)
- Honda Odyssey (日規 台灣總代理的)
- Volvo XC-90
- ŠKODA Kodiaq
- Mercedes Benz GLC / GLE 5+2
- Peugeot 5008
- Audi Q7
- BMW X7
- TESLA MODEL X
看的車種很多且雜,MPV / SUV 都有,但目標其實很簡單
跟當初買某台魔術大空間一樣,還是希望有魔術大空間


(據說不懂車的人才看空間,但是我還真的不懂車也不太想上課)
基本上 MPV 沒有問題,空間都一定足夠,上下車,到第三排都很方便
以台灣總代理來說日規 Odyssey 不錯
Sienna 也很棒,前幾年我對於家庭的夢想車,但是就是稅金怪物

近期越來越想要開 SUV 且跟 MPV 比起來較不像司機,還有就是比較帥(?)


所以最後就鎖定 LSUV 這種規格在看,不再去看 MPV 車型
說實在如果是五人座真的很好挑,但是七人座的 LSUV 在台灣真的不好挑
然後日系車廠幾乎缺席,不然真的還是比較偏向日系的妥善率
韓系車在這方面的著墨的蠻用心可以感受的到
歐系車就要面對較高金額的後續養護費用
由於目前在人類歷史上能源正在面臨世代交替
再加上電動車的崛起以及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
真的很想直接上純電車了,只可惜 Model X 真的是舊車型了且預算實在爆太多

(雖然在特斯拉的理念上,其實是買軟體跟電池送車殼,比較沒有舊車型的問題)
果斷只能放棄回來繼續思考傳統油車,並且排除掉柴油動力的車子
還有預算上的考量後剩下以下清單
- Mazda CX-9
- Lexus RX L
- Volkswagen Tiguan Allspace
- Volvo XC90
- Škoda Kodiaq
- Peugeot 5008
這是台神奇的車子,它就像是 RX 硬放了兩張椅子上去
雖然車長比起來從 4890mm(RX) 到 5000mm(RX L)
可是軸距完全沒變都是 2790mm
就這樣還要多一個車型出來,大概是讓行李廂空間及頭部空間比較大吧
第三排很悲劇,可惜了,因為是日系車廠比較有偏好
但車廠對這市場似乎是比較沒用心經營

5000mm 的車長如果是 2850mm~2900mm的軸距就好很多(自以為)
放棄

★Volkswagen Tiguan Allspace
★Škoda Kodiaq
這兩台車說實在很像雙胞胎,空間表現上面非常類似,外型也非常類似
以下借用網路的圖


然後規格諸元也很類似
車長 x 車寬 x 車高 x 軸距
Allspace : 4701 mm x 1839 mm x 1674 mm x 2790 mm
Kodiaq : 4697 mm x 1882 mm x 1655 mm x 2791 mm
網路上後來也有找到很詳細的比對 兄弟鬩牆 Tiguan Allspace、Kodiaq請選擇!
外觀來說比較喜歡 Kodiaq 的外型,但是畢竟還是 5+2 的車型
第三排的空間還是稍小
放棄

到此為止的心得就是
軸距有一定的參考性,較長的軸距代表的就是較大的室內空間
同車型如果同時有出 5 人座跟 7 人座的,則同車型七人座的就是 5+2
5+2 這種第三排是備而不用的,要選就要選只出 7 人座的車型
★Peugeot 5008
本來沒有打算看這台,因為車長偏小,但聽說空間蠻大的,且又剛好路過就開進去看
車長 x 車寬 x 車高 x 軸距
4641 mm x 1906 mm x 1644 mm x 2840 mm
一到展間說是不是來看 2008 的,大概是因為我也是開台小車來的吧
第二排呈現的是三張獨立座椅全果嶺平整
第一排椅背有小餐桌給第二排用,很類似飛機上的樣子,感覺很適合家庭使用
之前有想過第二排到底要不要都獨立座椅,例如 Toyota Prius α 也是這樣的規劃
雖然很公平但是當只有一兩人的時候(其實還蠻常這種情況)反而會犧牲掉乘坐的舒適度
椅子有點商務車的感覺,其實不少級距在 150 左右的車感覺都像這樣的質感
以這台車的大小第三排空間有點出乎意料的好,應該有比 Kodiaq 大跟 CX-9 不相上下
但是因為椅子的樣式跟第二排座椅的關係
放棄

★Mazda CX-9
這台車是決定 LSUV 後的第一台首選,說實在的日本車總讓人放心些
馬廠汽油版也不像之前柴油這麼多問題
價格比起歐洲車雖然貴一些,但是後續一定好養很多
規格也好,動力也足,內部也豪華許多
實際看到後第三排雖然比前述的車都稍微大一些但是還是小了點
車長都破五米了,室內空間卻有點失望,為了家族特色這車頭有夠長
車長 x 車寬 x 車高 x 軸距
5075 mm x 1969 mm x 1747 mm x 2930 mm
第三排立起來後的行李廂空間非常小
雖然有些缺點還是看了兩次並實際全家上下車感受
並且約了試駕,路線是往南寮開然後回住家的地下室跟車位看看狀況(塞滿整個車位了)
最後往芎林開並且換業務開,我在第三排感受一下空間跟乘坐舒適度
感想是馬力很夠,沒什麼感覺就已經在 68 上面破百了
以為又是快樂錶拿出 GPS 來看沒差太多,駕馭過程很穩且安靜(畢竟新車)
是台不錯的車,坐第三排有注意到雖然有 USB 接口沒有冷氣出風口
這就有點抗性了,畢竟未來要坐第三排的成員很怕熱
且第三排跟行李廂空間的關係
就先列入考慮這樣

★Volvo XC90
19年看過一次,那時候是看完福斯,老婆看到隔壁還一家 Volvo 可以順便看看

但是那時候對這品牌沒概念只知道應該很貴
因為是平常日去的,展間暗暗的,進去直接問有無七人座,那時候還不知型號是啥
看的是 T5 R Design 的版本,直接先看第三排直覺比 CX-9 還要大
然後行李箱空間也比較大,整體內部質感很好(畢竟比前面的都貴這麼多)
R Design 又比較運動風,駕駛座整個感覺就像戰鬥艙一樣,熱血(複雜


對 Volvo 印象只有安全,坦克這樣而已
業務介紹了價錢跟車型,真的貴森森,但是業務也透漏可以談價錢
可是覺得這價位能談多少,應該還是差很多,也沒放心上了
到了11月這次看車,前面已經看了不少車廠本想回家時,老婆說要不要再去看 Volvo

這時候已經知道七人座型號是 XC90,但是覺得價位也差太多了看也是浪費時間
但還是不爭氣的停好車走進去,小孩倒是很爭氣的直接往食物區走去(保養廠的等待區)
再看一次依然覺得第三排較大,是目前看到的所有 SUV 車型中最大的
且有注意到有冷氣出風口,這個真的很重要
20 年的編成車型變的很少,柴油都不見了剩下 B5M / B5R / T8R,現場放的是 B5M
然後因為環保原因都上到輕油電 48v(對這東西也沒有研究太多)
只覺得系統越複雜養護越吃力,電子配備越多妥善率就會低

雖然不是 R Design 版本可是駕駛艙依然很先進
只是因為車內有木飾條紋有點老氣,雖然也不年輕了但是還是喜歡純塑料
還有就是歐洲都是環保材質實在不希望未來內裝到處黏黏跟脫落
業務當然是說木飾條紋很有質感以及環保材質已經很進步了不會像以前那樣
而且 Volvo 有無毒車室還有純淨車室,新車不會有那個味道且有空氣淨化
但是我喜歡那個新車味啊(聞聞 好香啊~~ 就像買電子產品一樣那個味道)
看完覺得應該就是這台跟 CX-9 兩台試駕跟回去查價看看

----------------------------------------------------------------------------------------------------------
新車之路Part2訪價
目前口袋名單就是 CX-9 跟 XC90,以空間來說比較喜歡 XC90價差有將近 100 萬,CX-9 的價錢實在比較香,為了荷包還是要有所犧牲

上網開始查價發現 XC90 的折扣跟菜單有點誇張


是不是有問題啊,車子可以這樣開價嚇死人成交笑死人嗎??(好啦 還是很貴沒有笑死人)
不太清楚車商為什麼要有這種策略,這樣不就趕跑了不少沒做功課被嚇跑的買家了嗎?
還是說這樣可以薛到幾個不做功課又想買的盤子??


不理解這折扣怎麼可以這麼大,印象中雙B也沒這樣,Lexus 稍微多一些但也沒這麼誇張
CX-9 那邊的業務得知 XC90 的折扣都覺得不可思議
是不是要大改款了? 又或者提到 XC90 這價格帶我有可能不會考慮 CX-9 了
我是回說我還在考慮畢竟也還有價差,如果我談到你要不要一起買一台?

這時候還沒跟我原 Volvo 業務談價,先從網路上得到別人推薦的業務拿到電話後連絡
開了一個價錢,如果 OK 就會去現場談
業務了解了我狀況說『這價格問題不大,見面三分情來現場談可以再降價一些』

雖然跟心目中的價錢還有一點點點的差距,但是沒差太多並且直接約了試乘時間
那天主要是早上試乘 CX-9 然後下午往北到外縣市看 XC90
到了現場當時剛好店門口在重新刨除貴賓停車的路面,所以停到對面國小門口
這間店是整片落地窗對外,採光很好,業務還在忙,準備好兩杯果汁了, 業務以為老婆會來
(今天是來決戰(?)的怎麼可以帶妻小來呢?)



等了一下就來去試乘了,路線是從展示中心出發到中壢服務區換手
我提出開往林口 A7 繞一圈回來,去中壢服務區我直接先坐第三排感受一下空間跟舒適性

到了服務區換手,業務講解了一下如何操作,整體感受當然跟我現在的車不一樣
Engine start 往右轉,P檔是按鈕拉起或是下按,打檔是線控的,Auto Hold 不習慣...等等
放掉煞車後車子不會慢慢往前滑要自己輕踩油門真的不是很習慣,怕怕的


上了高速公路,穩定安靜且林口爬坡道輕鬆就破百,拿出 GPS 測量也不是快樂表
然後業務說我可以測試 PA2 駕駛輔助系統,也幫我操作開啟
這個還真有心魔要克服,然後由於車道維持系統的原因方向盤很緊
是台不錯的車子,試乘車的里程數才幾百也是輛新車
從 A7 繞回展銷中心就開始聽業務講解,並且開給我的單子,大家基本都是這樣

隔熱紙前檔原廠 Volvo 其他 FSK 藍鑽,上冰鑽要補差額
全車原廠的環保腳踏墊 + 後行李箱墊子
第四代 DVR 前後行車紀錄器
然後現在 Momentum 車系選配的 NTD42,000 Plus Pack 變贈送
此套件包含
- 雙前座四向電動腰靠調整
- 雙前座腿部延伸支撐裝置 附 電動調整
- 副駕駛座記憶功能
後窗深色隔熱玻璃
大致上就這樣,然後顏色已經沒有 單寧藍 ←看看這顏色多好看
她說不知道這顏色在熱門什麼
業務又開了一個價錢給我說這價錢回家作夢都會笑(呃 ... 是笑自己傻了嗎?? )


然後說她想拿刷卡機了,價錢上跟我目標的價錢差距是很小了
但是這麼大筆的金額要這麼快就做決定嗎,如果目標價到了真的是想直接刷了
她說我開的價不可能,那些社團什麼團購價的都被公司知道封殺了(???啥?)


這時候才知道原來有社團,對吼我怎麼都沒上社團去看看(因為我沒在用 FB)
業務看我在思考也沒給我壓力就說回去的路上考慮看看在給她答覆
回家後接到原來我看的 Volvo 業務來電,禮貌性的問要不要來試乘看看
但知道我已經想了解價錢並且談價了就變得積極很多了,大概原本認為我只是看看還不會買
約我晚上到店裡面了解菜單這樣,現場也提到 單寧藍 沒有了,年底的船可能會有
又帶我看了迅雷灰,這是今年新的顏色,但就很吃車主的喜好程度了,很有個性
談菜單也是開出上面那樣的內容,我提的目標價格他認為差太多了
然後請他開一個價錢出來是有一點差距,再三跟他確認不能再低了嗎
業務是說沒辦法(他應該也知道今天價錢沒成我就不會回來了)
雖然交易沒成但是還是很謝謝業務解說這麼多,業務留了滿頭大汗的看來很緊張

週日晚上還很多人在店裡看車


----------------------------------------------------------------------------------------------------------
新車之路Part3簽約
由於業務有提到社團,就上 FB 加入幾個 XC90 的社團果然有不少分享文,也看到真的有人在團購,說團購確認成團續開團中!
菜單是 21年式XC90(M版R版或T8均可) 送三寶 + plus pack 折扣被關切要私訊這樣
當下聯絡後請我留下資料,之後業務會聯絡
隔了一天都沒消息,倒是一堆人都在留言說想了解(真的有了解到嗎???)


主動詢問團主,他給了我業務連絡方式請我自己連絡
聯絡之後地點是南部,跟業務了解狀況,整體談起來是沒辦法,


他很謝謝X先生的團購想法,結論聽起來是很勉為其難地在婉拒


再加上問到大部份菜單的價格心中有底了
期間業務也有傳訊說決定好了沒,她快要沒車了(OS: 最好是啦 !!! 這麼好賣喔)

這時候做最後思考
※ 不換車就是舊的車要再花錢整理才能開 (動力方向盤油目前再漏) 之前則是汽油會漏已修好
※ 舊車很多管路都老化了 不一次全換掉 到時候又是拆這拆那的換花工錢
※ 五人座的車依然沒法解決我現在成員的問題,第二排會很擠
※ 現在不買未來兩年內應該還是會遇到同樣問題,一直卡在這
※ 早上送孩子出門就不用把車開回家給老婆換機車,可直接去公司(雖然這樣會很早到公司)
※ SUV 車型中 200 萬以下的價位空間都不太符合需求
※ 這台車是目前台灣總代理中 250 萬以內能找到的最大室內空間的 LSUV 了
※ 就算上到 300 萬以上的 LSUV 都不一定有這麼大
※ 期間 All new Sienna 快發表了(Toyota 就是香),但美國 MSRP 也不便宜且是 MVP 車型
真要買 Volvo 的車又有幾點抗性
※ 歐洲車,尤其這品牌妥善率很糟糕(有認證的)
※ 看到網路上分享的保養工單真的貴(論壇看到說可以自己帶機油來給師傅換 能省一些)
※ 二手價超級差(雖然用定價來算不公平畢竟折扣超多)
所以真的就差那麼一點衝動了?

就臨時跟業務約了晚上去找她,回到家說現在要出門去簽約(家人都說別衝動啊)

看了一陣子也考慮一陣子就衝吧


其實到了店裡面已經關門了就剩業務跟一位顧店,跟業務再談一次價錢


最後業務說了句『好啦 這一千我幫你出啦』,總之至少整數位有摸到我想要的質數了

簽約單是寫機密啦所以就只列上送的東西,其實這菜單大家都差不多這樣(我只有基本款)

現場就刷卡 10 萬,希望還是有單寧藍,沒有就瑪瑙黑吧
過兩天 CX-9 業務有問最後考慮的怎樣,我說我簽約 XC90 了,真的很謝謝他


----------------------------------------------------------------------------------------------------------
新車之路Part4報廢
簽好約後沒有懸念準備報廢舊車網路找了幾家舊車回收商請他們報價 99年 Nissan Cefiro A32
基本上價格都差不多,最後選的是
車體 10,000
觸媒轉換器有在 4,000
四個鋁圈有在 1,000
自己開去報廢車馬費 1,000 (當然不會 太麻煩 XD)
這台車一直在父親的名下,當初也是借這台車來載女朋友(老婆)出遊的



開了 35 萬公里,還有一格油

司機提早到了,上拖車


看著它慢慢被載離,相處久了真的會不捨



以下紀錄一下我真實走完一趟的報廢總流程,也都是網路上查到的稍作實務上的修改
現在幾乎都可以線上申請,所以其實花費時間很少,整體約四小時
第一步驟:回收商,車體報廢
1. Google 回收商並打電話給各回收商比價
2. 給行照影本
3. 給身分證正反影本(寫報廢專用) 非本人請補上代辦身分證影本
4. 拿到回收現金
5. 拿到舊車車牌2張
6. 拿到舊車環保署廢機動車輛回收管制聯單正本

第二步驟:監理站,車籍報廢
1. 繳清稅費及罰鍰(營業車不得越區辦理)
2. 給舊車主身分證正本(代辦則多給代辦身分證正本)
3. 給舊車行照正本(行照正本要繳回,要事先影印行照,如果有身分證正本不需繳回)
4. 給舊車主印章(帶著但是櫃台沒收)
5. 給舊車車牌2張
6. 拿到舊車車輛異動登記書-報廢證明正本(很重要,不補發),去影印

第三步驟:退牌稅照(監理站是否有 財務部稅務部窗口 沒有的話要到稅務局)
試算: https://www.hcct.gov.tw/ch/home.jsp?id=329
已線上申辦請跳過
1. 監理站親民服務,現場直接辦理燃料稅及使用牌照稅退稅 (新竹監理站 13/14 櫃台)
2. 如果是跨縣市 牌照稅可以線上申辦
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front/ETW109W/OLF012006/0
2.1 現場辦
舊車車主存摺影印本 (上面寫舊車主名字、車號、電話、汽車報廢退牌照稅)
4. 等退稅到舊車車主存摺
第四步驟:退保險費 (到附近的服務據點)
富邦: https://www.fubon.com/insurance/b2c/content/main/qanda/index.html
1. 給舊車保險卡正本 (富邦: 電子保單免攜帶;未攜帶者請臨櫃簽切結書)
2. 給舊車保單收據正本 (富邦: 電子保單免攜帶;未攜帶者請臨櫃簽切結書)
3. 給舊車主身份証 非本人請補上代辦身分證
4. 給舊車主印章
5. 給舊車主存摺影印本
6. 給舊車車輛異動登記書-報廢證明影印本
7. 等退款到舊車車主存摺

第五步驟:環保署
管制聯單正本掃QR code
https://epamotor.epa.gov.tw/people/BonusApplyOnline.aspx
1. 現在線上申辦都填資料即可
2. 等環保獎勵金1000元支票

第六步驟:新車經銷商
1. 舊車
1.1. 舊車行照影印本 或 舊車領牌照登記書影印本
1.2. 舊車車輛異動登記書-報廢證明正本和影印本
1.3. 舊車環保署廢機動車輛回收管制聯單正本和影印本
2. 新車
2.1. 新車新領牌照登記書影印本
2.2. 新車完稅證影印本(汽車出廠與貨物稅完稅照證)
2.3. 新車行照影印本
3. 新舊車主的關係
3.1. 戶籍謄本正本和影印本
3.2. 舊車主身分證正反面影印本
3.3. 新車主身分證正反面影印本
3.4. 新車主存摺影本
3.5. 新車主印章
關於新舊車主的關係,關係不同(本人、配偶、幾等親),需要不同的文件
每個人情況不一樣,問業代比較快
最後一步驟就等交車當天跟業務分別對文件即可
這邊業務都會處理
(GC332)退還新車貨物稅進度查詢 << 可查詢目前退稅進度 確定業務有送資料
第七步驟:E-TAG退款或是金額轉移
這就直接打電話給遠通電收客服
告知兩台車(舊車&新車)的基本資料
馬上就可以幫你把舊車上的餘額轉換到新車上面
已於 6/1 收到車商的退稅

----------------------------------------------------------------------------------------------------------
新車之路Part5等待
在簽約的當下,業務有跟我說雖然單子是原廠行車紀錄器但是只是可用而已,如果擔心的話還有另外一台可以選是 Mio 798D
他有特別強調原廠的還是不錯,但是不少人還是覺得畫質不夠好這樣

我想說反正車也還沒來,我就慢慢做功課吧
回去網路(PTT / Mobile01 / FB)搜尋下來不少人都說第三代的畫質真的悲劇
第四代好了一些,甚至有人說第四代還不錯,但是我始終沒有看到畫面希望有人分享這樣
後來 Mobile01這篇 這篇好幾個月前就有人 po 出畫面,白天看起來堪用,夜間蠻差的
然後主機會放在手套箱並且挖洞穿線,這真的有點討厭(業務是說放在外面會曬的過熱)
而原廠接的是保險絲的電又有保固,整體弄起來藏線好又美觀,總之就是有質感
而如果選 Mio 798D 這個其實是業務的方案,會到外廠去做接的不是保險絲
業務不會同意接保險絲(這個她強調她不做),真的像論壇說的很讓車主兩難
做功課之餘也看到不少人抱怨隔熱紙的問題,業務特別強調原檔前檔的隔熱紙匹配性比較好
其他隔熱紙對車子的被動安全偵測那些可能會出問題
這我是不反對,畢竟原廠有測試過(應該吧

但是看到不少說不隔熱最後又拆下來換其他的我就覺得麻煩
因為之前還期待業務能調到 單寧藍 ,家人(老婆&女兒)也很喜歡這顏色
可是沒消沒息,業務說手上確定的就瑪瑙黑跟迅雷灰可以挑問我要不要再來看看
就把全家再都帶去看一次,迅雷灰還是有點抗性(老婆說RAV4也有類似色 少見)
女兒則說完全不行,沒 單寧藍 其他都差不了多少,迅雷灰真有點太年輕(我老了)
我個人認為 XC90 這種車格淺色系實在不好看,如果沒有 單寧藍 那其實碼腦黑也可以啦
老婆也說反正是我的車我自己決定就好了
而這類型顏色(淺色/有個性)頗適合 XC40 這種小車,但是 XC40 一堆人都挑白色就是
車子等了一陣子,也沒有催業務,等待的時間還是拿不定隔熱紙跟行車紀錄器的主意
就迎來業務通知車到了可以來驗車了
驗車要驗啥也不知道,驗屋還有驗屋清單,上網一查找的到交車檢查表
交車檢查表 mobile01
交車檢查表 google sheet
原則上是在掛牌之前你要提出異議都比較簡單,等驗完車掛牌了才在 argue 都會有成本
之前業務提到別人驗車會把車子架起來看底盤
我說要看啥,她說她也不知道就看看有沒有生鏽吧??
我說會生鏽喔,業務竟然說鐵焊接的地方都會生鏽啊,如果有就是除鏽點一點這樣
呃.......?刷新我三觀了

驗車坐下來後有冰淇淋可以吃

先來看車
看到實車依然會震撼的覺得車頭很霸氣


驗明身分 B5,然後那個國寶真的是看了很好笑


海關身分證,日期蠻新的
Issued Data 為 2020-10-26 01:13:14
PLANNED DPS 為 2020-10-27
網路查了一下大概是生產完工日期跟計劃發貨日
出發的港口為 WALLHAMN
到達的港口為 KEELUNG (就是基隆港),廠商是 KAI TAO

稍微查了一下港口,真的是瑞典




內裝,真是捨不得拆呢





業務說看一下公里數,是 10KM ... 我也不知道是多是少 (之前買的車記得是 17KM)
然後檢查一下外觀跟所有機件動作(燈啊雨刷自動窗升降等)

引擎室打開聽看看聲音,開一下看看


當下除非很有經驗,不然說真的久久才買一次車要驗車哪懂,真的就是走馬看花
大致上沒問題,我也沒有架車體看底盤,業務說 OK 後她就要牽進庫房了
進到接待中心後叫我可以把決定好的車號跟她說,查了幾個監理站
桃園 BLK
士林 BKH
新竹 BG
新竹縣 BFF
新竹是 BG 開頭不想要
這車是瑪瑙黑,那就剛好選桃園的 BLK 不就好了 XD
然後想了幾個號碼就丟給業務去辦了,把身分證正本給出去(怕)
接下來就是到底行車紀錄器跟隔熱紙要怎麼辦,繼續想 ......
----------------------------------------------------------------------------------------------------------
新車之路Part6交車
在考慮行車紀錄器以及隔熱紙的當下,還有件保險的事情要處理當初都沒談到保險,我就問了業務保險我自己保了喔
業務說『你車價都這麼便宜了保險還不給我做喔?好啦!算了,那你自己處理』
(可見車子沒有便宜多少( ̄ε(# ̄)☆☆☆)





稍微把想要的保險內容先 review 一下價錢

但是因為去監理所領牌必須要把先把強制險保好,所以業務幫我處理了強制險
這點真的可惜,一般來說網路投保如果強制險加任意險同時保的話,強制險都會有折扣
如上圖如果一起保的話就是 1,099 變成 749

到底要不要竊盜險也拿不定主意,因為家裡跟公司都有車庫,應該沒有機會在外過夜
且這台車要偷的人也少(跟雙田比起來),但是第一年還是保一下心安
車體險,丙式也不知道需不需要,但是如果被撞了還是懶的處理追討的事情
至於乙式就想想沒必要,開車小心點,如果自己撞到就自己處理就好(感覺好像立 flag 了)
由於現在是冬天,想想隔熱紙可以先緩緩,順便體驗一下歐洲車原廠沒隔熱紙的狀況如何
到時候升級起來才有感覺,沒隔熱紙還可以前座讓人看透透呢(羞 >///<)



既然沒隔熱紙了那原廠的行車紀錄器也就放生了,到時候要裝隔熱紙之前再來看要買啥
我的觀念是決定不出來的東西不如就把錢先放著到時候再來買,且有原來的 VICO TF-2 可用
業務也沒啥意見就說到時候尾款自己扣掉(退的感覺真少,這就自己評估)
然後就去匯款啦(心痛 錢錢變形狀了)




其實聊到現在,業務真的不錯,這車聊起來的過程很輕鬆沒有壓力
保險自理,菜單的行車紀錄器跟隔熱紙也退了一些錢,沒在跟你那邊五四三的,我喜歡
最後來了一張規費清單,因為是年底牌照燃料稅很少,強制險忘記列上去手寫 1,099
選號 2,000 沒問題,領牌規費 1,250,都是要給政府的跑不掉
但是有個港口代驗車費及領牌代辦費我就不清楚是啥的
這個基本上是服務費,我覺得港口驗車費應該是要公司出吧怎會我出?

然後領牌這個服務費該給人家的就該給人家只是跟網路上查到的是偏貴(一般 500 ~ 1,000)

可是業務有附上發票,那就實報實銷,不在意了!原本擔心的是沒發票

由於業務一直等我行車紀錄器跟隔熱紙的狀況導致交車有點延後(兩方沒溝通好 XD)
在 2021 元旦連假的第二天交車嘍(這陣子 FB 社團一堆人交車)

大致上就是 20 吋登機箱,雨傘,兩個麋鹿毛毯抱枕,兩個麋鹿頭靠,兩隻聖誕麋鹿娃娃
一對馬克杯,一頂帽子,兩個鑰匙皮套,兩個紅包袋,三份麋鹿貼紙,兩份 Volvo 日曆
兩張保護貼(一張是觸控螢幕,一張是四個門把烤漆防刮),以及使用手冊跟一些文件這樣
(為什麼都要麋鹿啊?北歐嗎?看論壇也都是麋鹿的圖)
其實我不清楚交車禮有什麼,如果是我自己來大概就當初說的跟文件還有鑰匙拿了就好
倒是老婆之前來看到別人的交車禮有在問麋鹿娃娃跟一個透明杯的事情
業務知道在說什麼又拿出來了,然後玻璃杯(到底是啥???)沒有下次再來拿
女業務就是厲害,輕輕鬆鬆安頓好老婆跟女兒


付清尾款跟規費後就去交車,交車在 2 樓,會經過廠內保養的客人休息區
(對不起,菜鳥路過,今後還請前輩們多多指教)



真的是 BLK 唷!!

XC90

B5M



不免俗的業務都會幫忙拍幾張全家福後現場製作照片給你

最後業務就請我上車,並且講解所有的操作介面,也幫我設定好所有的設定後
準備開上路去試看看整個開起來的狀況如何,順便去看看貼保護貼的廠商有沒有開
開起來不敢開快(顫抖),業務再帶著我一次跟注意事項,然後連假廠商果然沒開,下次再去了
至於是否要包膜或是鍍膜??
這台車包膜起來應該也要破 10萬,佔了車價的 4%~5% 我覺得沒那個價值,
2%以下的車價我才會考慮
鍍膜則在看看了,因為自己洗車也是 OK,聽說鍍膜過後很好洗省打蠟費
可是我車很少在顧外觀就是
最後業務似乎怕我都沒拍照,在我交車前先拍好了一些照片,拍的比我好太多了









這邊已有其他車友已經分享過的 12 萬公里工單
之後有力氣再來追蹤油耗、保養的工單以及妥善率的狀況
兩次去看這品牌都是老婆隨口提的(她說以後不敢亂提議,我走進哪就買了啥😅😅😅)
壓根沒有想到會買入 Volvo 的車並加入這個大家庭,今後還請多多指教
如果有推薦的隔熱紙跟行車紀錄器歡迎留言
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