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旅行車越來越多,但旅行車值得擁有嗎

前陣子很喜歡休旅車的高視野和大空間設計
但是仔細評估自己的用車需求、用車習慣,和停車空間
休旅車還是屬於想要,而不是必要的階段
繞了一圈回到原點
要買車還是以房車為優先考量

直到最近發現一個現象
雖然市場主流是休旅車和跨界休旅車的天下
不過旅行車像鴨子划水,默默的越來越多
大概盤點一下目前市面上現有的豪華旅行車款
A4 Avant、BMW 3/5系列Touring、Benz C/E Class Estate
還有我自己特別有興趣的V60

稍微研究了一下
旅行車的車身尺寸和房車非常接近,車身稍微長一點點
對開車多年的各位和我來說都不是問題
車體設計從房車三廂變成兩廂是旅行車的最大優點
後座和行李箱緊密結合,讓車內整體空間感變得更通透
跟休旅車一樣,行李廂裝載空間很大
但高度相對低,車頂裝卸輕鬆許多
而且停車方便,特別是在市區遇到機械停車格
坐起來也滿舒服的,要載長型物品也變得容易
打平後座椅背甚至是副駕駛座,空間運用靈活
至於旅行車的缺點,我目前只想到一個
平平同樣一個車型,旅行車的價格比房車高
例如C-Class Sedan和C-Class Estate
還有即將發表的S60和已經上市的V60
都是旅行車款比較高一些

最近V60是少數有大改款的旅行車之一
V60換上SPA底盤之後,車內空間放大不少
大家可以看udn車訊的試駕有詳細的介紹
轉貼一段說明
車長進一步至4,761mm,比起上代車型增加126mm,軸距更是進一步提升至2872mm,也讓後座腿部空間大幅增加44mm,徹底改善前代車型後座空間不足的問題,車寬與車高則縮減為 1,850mm與1,437mm

現在大多新車買家會注意看有沒有ACC車距定速系統
以及AEB自動緊急剎車
在台灣最早把ACC和AEB普及、並列入全車系標配的就是VOLVO
現在VOLVO開始把PA2智慧輔助駕駛
LKA車道維持系統含轉向輔助、對向來車閃避輔助系統
放進大改款車型的標配清單
我猜最近幾年,很多車廠會開始模仿跟進

很多試駕報導都說旅行車因為車身配重關係
轉向操控性會比房車稍微不夠利落
基本上這是物理現象,我也同意這個論點
不過像V60在新底盤下功夫
前鋁合金雙A臂,搭配後單體式結合複合材質葉片彈簧
增加V60低重心的貼地性,以及側傾抑制
聽說還有輪胎外傾角增加,
許多專業名詞,看起來很厲害啊
這有請各位高手幫忙解釋了…

再加上四種個人駕駛模式的選項
從油門反應、方向盤輔助力道、換檔時機
讓駕駛者找出適合對應當前路況的駕駛模式
也讓旅行車的轉向操控性更接近房車表現

我蠻欣賞旅行車的設計和實用性
想請問各位一個問題
同個車型,分為房車和旅行車兩款
旅行車真的值得入手嗎?
或者有其他該顧慮的細節?
想聽聽看各位的看法
2019-09-11 23:0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旅行車
如果可以,我也喜歡挑選WAGON而不要挑選SEDAN
還是得看樓主的實際需求 像是空間、操控、安全等等
有些人一家四口還是開房車 單身人士也有獨愛休旅的
不如等S60上市,去試駕體驗,說不定心中就有答案了
我也在等S60上市,兩款車一起試駕,因為這兩台都好帥啊!
官方應該辦一個比賽,看誰能背出所有安全科技的正確名稱以及作動方式!
實在多到數不清
是否因為這幾年流行戶外活動,大家走向戶外,自然尋求有空間實用性的車款?
旅行車有大空間,售價比休旅車低,加上少子化,相對適合小家庭
之前回廠保養才去看過 不得不說這次V60空間真的做得不錯
坐在後座不會有壓迫感 外型是我的菜
旅行車有操控性又不保有大空間的特色
的確是目前很多人會考量的車款
預算夠的話上V60很可以
樓主的鴨子...滑水的是不是有點慢哈哈
外傾角似乎很厲害
不過這是否代表要有專用輪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