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9&t=3179004
台灣volvo c30最真實公路"1/4偏位撞擊實測"~~此為俱樂部車友(非樓主)發生的事故經同意且提供照片說法~才PO出!
當時車子為直行且綠燈~還好剛好該路口有限速50公里的照像機~故車友速限剛好壓在50+-5公里內!!!不然後果可能更嚴重!對方於路口綠燈違規左轉~因行道樹遮蔽且事出突然~車友反應不及~剛踩煞車就中標了!(心中OS感嘆如果C30有ACC自動煞車該有多好~~

P.S該路口有4個燈號~有左轉燈~但對方沒等左轉燈亮起就直接轉向造成意外~



對方違規綠燈左轉~導致撞擊到對方右方副駕駛座(幸好沒坐人)~因撞擊力道太大~使該車失去重心翻車



對方車主為女婦人~雖然翻車了~但慶幸的是~對方只是受到驚嚇~當下沒有身體不適~~
而當時車友在車內感覺"碰一聲~車身沒有太大晃動"~~

對方車損狀況~~0.0


車友撞擊點幾乎閃過了前保桿~

進廠後拆下前葉子板可清楚的看見吃到撞擊力道的內傷處~~(A柱沒變形~VOLVO真的很令人放心)


最後補上一張應該是轉向機柱受力斷裂的內傷~~(如有錯誤請站上大大只們開釋~小弟對零件與維修外行)

最後不管怎樣~~不管大家愛什麼品牌的車子~~文末還是要跟大家分享第一篇文末的幾個大字~~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共勉...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共勉...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共勉...
因為很重要 所以說3次!!!!
最後謝謝車友提供事故照片與資料~~感恩~謝謝!

4/15更新回文~~
小弟深感抱歉~~分享的案例強度無法滿足很多鄉民們對偏位撞擊的定義~~但對我而言~~在意的是撞擊點~(不管撞到的是硬的軟的~~
是別人車尾~車頭~車側~~或是撞山~橋墩~牆面~~)主要是1/4受力~閃過一般車子防護力較強的保桿和緩衝區的撞擊~
抱持著純分享與對車輛安全有更多需求與考量的人做參考~~
再來就是很多人喜歡談論的輸贏~~其實對我而言~~~沒有所謂的輸贏~輸贏不是哪台車受傷程度的多寡~~也不是哪台車修理費用的高低~~更不是品牌的高低~~~真要說輸贏~~我更在意的是 ~~當意外發生時車上的駕駛與乘客是否生命受到更多保護~~能否把傷害降到最低~~那才是真正的輸贏~~如果每個消費者與車廠間~都能用安全來互相砥礪與輸贏~~那我想受惠的會是更多的人~~
P.S最後分享~~其實現在對安全的造車理念與以前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不再只是很多喜歡講的版金厚度還是什麼~~也不再只是撞擊後外觀看起來受傷程度的多寡~~而是演變成車子可以撞爛~可以損傷~~但如何保住車內的人不死~與減少傷害!!
用堅固的車身結構+完好的設計與緩衝區+車子的主被動安全配備~~全面性的下去做考量~~(甚至路人安全)
因為早期的VOLVO車身結構本身就很扎實~當時的理念設計對緩衝觀念還不算太完整~但相對的意外發生時 保住了車身的完整~卻很容易有更大的反作用力使車內的乘客與駕駛受內傷~~所以開始更注重緩衝撞擊後多餘的力道~
所以演化至現在可能很多人會說~~近代的VOLVO新車好像沒有老VOLVO來的那樣粗勇~~外表外觀好像小撞一下就爛了 其實不然~~
主要是為了更多的安全所考量的緩衝~~所以外觀不再是那樣的死硬~那是換來更多安全的代價....(如有錯誤 煩請大大們不吝分享)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