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vo「幕後大老闆」李書福填上最後一塊拼圖:Volvo也要玩“駕駛樂趣”

這是轉貼一則來自中國大陸新浪網的新聞
-------------------------------------------------
收購Volvo後,李書福一直想把Volvo打造成第二個“奧迪”——藉助超高的中國市場份額迅速提高業績,同時降低全球競爭的風險。

2月26日Volvo發佈的全球最新動力總成技術,DRIVE-E Powertrains,這項中文名為“E驅智能科技”的技術,是吉利集團收購Volvo以後投資110億美元打造Volvo全新一代整車技術平臺和動力總成系統的一部分。

“E驅智能科技”技術的到來將使Volvo直接擺脫動力總成的桎梏,Volvo汽車中國銷售公司總裁兼CEO付強暗示:“Volvo如今憑藉這套‘E驅智能科技’動力總成,完全能夠與以動力著稱的競品品牌媲美。

複製“大眾奧迪”組合

在豪華車領域,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品牌特徵。寶馬的駕駛感、賓士的舒適性、奧迪的動力總成的領先性,都與特徵聯繫在一起。

提起VOLVO第一印象就是安全。不過,作為一個豪華品牌,僅有 “安全性”是不夠的,隨著中國消費者特別是豪華品牌消費者越來越成熟,他們越來越重視駕駛的樂趣。

一心想做到奧迪的VOLVO,動力總成始終是其短板。自2010年3月28日吉利宣佈收購Volvo起,老東家福特便不再為Volvo的旗下產品提供動力總成技術方面的支持,這也使VOLVO與三大豪華品牌相比,在動力總成上一直存在短板。

李書福將振興VOLVO的第一步放在了動力總成的提升上。2012年初,李書福對VOLVO提出了未來五年投資110億美元的計劃,DRIVE-E即是該投資計劃的一部分。DRIVE-E戰略不僅是為瞭解決Volvo現有動力總成的升級,也是Volvo2020年“零排放、零事故”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Volvo官方對DRIVE-E中這個E的定義為:高效動力(Efficient power)、電氣化(Electrification)和環境友好(Environment),與之相對應的,是這套動力總成與車型匹配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3年推向市場的2.0T模塊化發動機與8速自動變速器組成的傳統燃油型動力總成。第二階段:配套的油電混合動力系統將搭載於全新一代的XC90上。第三階段:到2020年之前,實現純電動技術的應用和普及。

VOLVO的“E驅智能科技”,與其說是一項新技術,更深層次來看,VOLVO希望藉此提升成為全新動力總成技術的領導者。李書福在公開場合提到了“汽車從四缸到零缸”的轉變,可以看作是DRIVE-E的終極目標。

現階段,Volvo汽車集團研發部動力工程首席顧問Derek Crabb表示:“我們開發的更小巧、更智能的發動機所帶來的強勁表現,足以使V8發動機像笨重的恐龍一樣滅絕!”

攪局從中國市場起步

與奧迪相比,VOLVO缺的不僅僅是銷量。奧迪在中國市場地位的確立,主要是憑藉其近年來在消費者心目中不斷被強化的“技術派”領導者的形象。

奧迪從2002年在新奧迪A6推出multitronic無級/手動一體式變速箱開始,一直不斷強化其技術的領先地位。

2007年,奧迪將多年來所研究的汽車綠色節能理念有效集合,在動力系統、車身及能量管理系統、綠色駕駛輔助系統和替代動力燃料系統上綜合考慮,推出了“高效模塊戰略”,該技術同步被一汽-大眾奧迪引進國產。

這個戰略的實施,使奧迪公司全系列車型至2012年起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20%。此後的2009年10月29日,奧迪又在國內推出了搭載最新7速S tronic雙離合變速器的奧迪Q5。 

在大眾全球戰略的佈局下,2010年3月29日,一汽-大眾奧迪首次向中國消費者展示高效科技領域的創新成果——奧迪混合動力技術、奧迪氫燃料電池技術、奧迪e-tron純電動概念車以及代表奧迪現有領先技術的全系高效車型。

雖然DSG爭議不斷,但其帶來的一場汽車動力系統的革新,已經遍及全汽車行業。現在,雙離合技術已經在全行業蔓延開來,而大眾以及奧迪品牌,也成為消費者心目中新技術的引領者。

“E驅智能科技”能否重新定義動力總成技術,像DSG那樣引領一場技術革命,關鍵還在於其被接受程度。李書福將在國內最大的豪華車市場推廣“E驅智能科技”。按照計劃,Drive-E Powertrains將逐步在VOLVO的國產車型上普及,而VOLVO的張家口發動機工廠,也將生產該技術。

VOLVO要成為奧迪,李書福清楚的知道,就像奧迪離不開中國市場一樣,VOLVO也同樣要在中國市場實現夢想。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市場,世界豪華車銷量排名中,VOLVO的地位僅次於賓士,排名第二。1990年代以後,VOLVO慢慢被其他豪華車品牌趕超,沒有趕上中國豪華車發展的腳步,原因是沒有適合本地市場的產品,也沒有與其他領先的豪華品牌一樣實現本地化生產。

收購了VOLVO以後,李書福一直在考慮VOLVO的發展問題:“如何將Volvo扭虧為盈,迅速形成強大競爭力和強勁的生命力,我們想了很多。我們會想辦法充分發揮Volvo的技術優勢,並通過擴大企業的規模來降低單車的生產成本,以此來增加產品的銷量和實現盈利。”

如今,隨著本土化生產和搭載“E驅智能科技”產品的上市,VOLVO已經具備了在中國豪華車市場競爭的能力。

在提出2015年達到20萬輛車銷量和20%中國豪華車市場份額的目標後,李書福又為Volvo制訂了五大發展計劃,其中包括VOLVO國產後,立志要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豪華品牌,並提出了包括贏利性發展在內的五大目標。

“我們肯定會以超過豪華車市場的速度奔跑。”付強表示,希望以此來打破豪華車領域現有的三寡頭壟斷的格局。
---------------------------------------------------------------------------------------------------
李書福期實不只希望Volvo往“駕駛樂趣”這個方向大步前進,他也一直希望有一天Volvo能推出一些跟BMW大7系列、Benz的S系列、Audi的A8系列對打的產品,所以他一年前把與他這些理念不和的原Volvo CEO給換了。


Volvo「幕後大老闆」李書福填上最後一塊拼圖:Volvo也要玩“駕駛樂趣”
2014-03-20 20:47 發佈
加油。

leebinshin wrote:
這是轉貼一則來自中國...(恕刪)

leebinshin wrote:
這是轉貼一則來自中國...(恕刪)


加油, 但是妥善率千萬別學大眾.



TC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