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1380 wrote:請問各位先進今天去做...(恕刪) 頑固份子~~引擎曲軸箱吹漏氣如果說引擎是汽車的心臟,那麼活塞的運作更是心臟中的心臟,但活塞與汽缸壁間都無法做到100%的絕對氣密。過去的活塞與缸壁皆由鑄鐵製成,為考慮活塞熱膨脹所以間隙不能太小,但即使現今全鋁引擎,雖缸壁與活塞屬同材質,熱膨脹係數一定,仍必須考慮熱漲冷縮的機械物理結構,因此引擎運轉中燃燒所產生的壓力把活塞向下推動,同樣的壓力也使未完全燃燒的燃料燃燒生成物,氮氧化物、硫的化合物(SO2、SO3、H2、SO4)、碳氫化合物(未燃燒的汽柴油)、空氣、水分及二氧化碳,經由活塞環與汽缸壁間漏入機油箱,此種現象稱之為吹漏氣(Blow-by gas)。那麼這些吹漏氣的現象對引擎有何害處呢?1. 降低機油品質──燃油(汽柴油)會直接降低機油黏度,將機油稀釋,嚴重時會造成機油量變多的假象,其實是機油中增加了汽柴油。2. 產生沉澱及膠狀物──柴油的碳鍊較長,燃燒時容易產生膠狀物。3. 產生腐蝕的酸性、損害引擎的油封零件──燃油(汽柴油)皆屬酸性,汽油未完全燃燒會產生氧酸(Oxyacids)。柴油未燃燒的部份產生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與柴油中所含的水分(油水分離器無法完全阻隔水份進入燃燒室中)結合之後變成為硫酸,快速酸化機油,直接破壞機油中的鹼價(TBN),這些生成酸性物質對引擎機件、橡膠油封皆會傷害。4. 燃燒室雪上加霜──燃燒室除燃油未完全燃燒所殘存活塞頂的積碳外,同時因引擎自然磨損或經汽柴油進入稀釋後的機油黏度太低,導致活塞運動時,活塞環未能完全刮除缸壁上的機油而流入燃燒室一起燃燒。(類似二行程原理)5. 引擎冷啟動──完全冷卻的引擎,啟動瞬間吹漏最為嚴重(因活塞熱漲冷縮原理),尤其沒有溫車習慣的駕駛及短距離又經常啟動關閉引擎的駕駛習慣,里程數10000㎞左右的燃燒室積碳即很嚴重。『引擎吹漏氣抑制劑』添加後,能針對汽柴油全系列引擎提升如下:1、潤滑-降低摩擦係數、明顯提升機件潤滑度使油門變輕,油耗降低。2、氣密-汽缸壁活性油膜厚度保持在0.025㎜以上,大幅降低冷啟動吹漏竄氣。3、降溫散熱-提升全系列原廠機油熱安定耐溫度數,平均提高50℃ 以上。4、清潔-抑制劑能包覆機油在使用中產生的酸性物質及油泥碳粒,強化引擎室機件潔淨度。5、 防銹-降低機油中因汽柴油吹漏氣產生的氧酸腐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