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中國吉利汽車集團的VOLVO
隸屬於中國吉利汽車集團的VOLVO,日前公布今年第三季的營業成績,在第三季期間VOLVO在全球共締造了103,119輛的銷售表現,再加上在上半年所締造的230,746輛,今年前三季VOLVO已經達成了333,865輛的全球銷售,較去年同期的27.3萬輛規模,有著22.5%的亮麗成長。
......................
http://eu.autonet.com.tw/cgi-bin/file_view.cgi?b110056721001
李書福併購VOLVO 危機乍現
吉利汽車掌門人李書福去年風光併購VOLVO的傳奇之旅後,正面臨著嚴酷考驗,付出高額的收購金,固然讓吉利汽車躋身國際舞台,但代價卻十分慘重。吉利汽車也成為這一波資金斷鏈的受害企業,吉利集團短短3年內負債總額飆升13倍,目前資產負債比高達73.4%。李書福掌握的吉利汽車方向盤,隨時都有失速危機。
「成也VOLVO,可能敗也VOLVO」將是李書福併購VOLVO國際汽車品牌後目前的最佳寫照,根據《證券市場周刊》最新一期專文〈李書福危局〉,明確點出吉利汽車當前的困境。
邁向國際光環褪色
這篇專文分析,李書福以小蝦米收購大鯨魚VOLVO品牌,堪稱吉利汽車成軍以來的最大勝利,也是吉利汽車邁向國際之路的第一步,不過,這項光環卻在短短1年多就褪色,吉利汽車正面臨著有始以來最嚴重的考驗,李書福併購VOLVO不止花了27億美元,另外還要支付福特汽車約35億美元的額外債務,這筆龐大的支出正壓得李書福與吉利汽車喘不過氣來。
吉利汽車至今都未完整公布究竟併購VOLVO花了多少錢?同時除了自有資金外,又有多少資金是來自銀行貸款或是政府資助?同時又有多少是向高利貸借款?
根據《證券市場周刊》追蹤報導,吉利集團披露的近3年合併負債資產表,吉利集團2008年、2009年、2010年的負債總額分別是47.8億元(人民幣,下同)、160.5億元、710.7億元,其中2010年債務大幅攀升,就是收購VOLVO的後遺症,繼承了高達35億美元的債務。
吉利集團710.7億元負債中,流動負債為479.7億元,非流動負債為230.9億元,流動負債高達近70%。如此高的流動負債比例,風險不言而喻。
其次,吉利的資產負債比也高達73.4%,償還能力大幅降低,勢必不利於後續的銀行借貸。事實上,包括一汽轎車在內的同業,資產負債比通常最高不超過60%。
李書福領軍的吉利汽車成功收購了VOLVO,固然十分風光,但背後卻要付出慘重代價,尤其近來資金緊俏,已讓吉利飽嘗借貸苦果,吉利的財務壓力愈來愈沈重,李書福與吉利能否安然化解危機,令人關注。
資金斷鏈壓力沉重
李書福白手創立吉利,又成功收購VOLVO的傳奇之旅,驚艷全球,如今也因這項收購案讓李書福跌入慘痛的資金斷鏈漩渦,李書福駕馭的吉利汽車,正駛向創業以來第一次十字路口,禍福難料。
---------------------------------------------------------------------------
..比亞迪與吉利 汽車業難兄難弟
大陸汽車王國在邁向全球第一寶座的同時,開始浮現危機,其中最閃亮的兩顆汽車明星比亞迪與吉利汽車,今年卻不約而同傳出危機警訊,可說是明星光環下的難兄難弟。比亞迪因開發電動車失利,總裁王傳福的汽車美夢幾乎瓦解;同樣地,一手打造吉利汽車的李書福,成功併購VOLVO,國際車壇一炮而紅,卻也讓他捲入資金斷鏈漩渦。
巧的是,不管是王傳福或是李書福,他們的名字都有個「福」字,卻無法保證他們創立的企業能「福到錢到」。有趣的是,無巧不成書,這對難兄難弟今年都還真面臨著創業以來最大營運危機。
李書福成功收購VOLVO,要拜美商高盛的居中牽線,《證券市場周刊》在剖析吉利汽車的併購之旅的幕後傳奇時,就已揭露這次收購案的祕辛,最大贏家就是高盛,李書福反而是一敗塗地。
高盛牽線,促使VOLVO汽車品牌投向吉利的懷抱,高盛從中獲利十分豐厚。吉利集團引進高盛作為外資戰略合作夥伴,向其發行可換股債券18.97億港幣及3億份認股權證,吉利獲25.86億港幣的融資,結果高盛也取得吉利汽車15%股權,成為第2大股東。高盛不僅作為戰略股東,還為吉利集團上市公司融資,並承擔為其在海外發行高息債券的營生。
不料,為了償還高盛的高息債券,吉利今年上半年開始尋找私募資金籌錢,但是並不順遂,最大關鍵就是吉利的償債能力受到嚴重考驗。吉利在成功躍上國際舞台的背後,卻又被金融大鱷高盛掐住脖子,能否闖過這一關,仍是未知數。
..
..
是福不是禍
是禍躲不過啊
彷彿又看到另一個明基了!!.....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身心清靜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