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陸陸續續改的非一次到位
只是花了點時間把照片整理出來並加以排列
感謝所有甲組成員的技術指導 (勸敗?

名字太多就不一一點名啦 沒錯一定有你

我知道不足的部分還很多
麻煩再隨時給小弟建議
我不太會打文章 所以盡量以圖片表示 大家請看圖說故事
一、避震器
最後裝了阿波羅特訂版避震 (高低可調軟硬不可調)
找到類似的圖片 (圖片為高低軟硬可調,特訂版一定只有高低可調)

強化版阿波羅避震+魚眼上座



現在整台車的路感非常扎實
原本那組koni 1130前一指半.後三指覺得落差太大 (沒辦法柴油引擎太重一般的彈簧撐不住)
目前車高前兩指.後一指半 (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剛剛好

開起來效果很滿意

後輪順便折了一下輪拱
組裝及調整過程屬於商業機密不能拍 (人也不在現場)
只能po完工照

已換下的koni sport 1130

二、煞車
紅色AP CP5200


HAWK DTC-70

外盒包裝

正面

反面

組合照

前台製雙片式正浮動碟330mmX28mm

完工照 (碟盤還未清潔拍的所以有點髒)

後台製雙片式325mm加大碟 (碟盤中間黃黃的是防鏽)

後DTC-70來令片
整塊都是黑的,看起來沒什麼特別

盒子側面: 型號及料號

為了彌補後煞車力道不足,就試了這組原廠卡鉗能直上的DTC-70
前後搭配起來,果然有縮小版前六後四的感覺
踩過的都讚不絕口

Aeroquip前+後金屬油管 (只拍到後面,前面太興奮忘記了)

三、底盤小零件
魚眼李子串

魚眼特寫

鐵氟龍強化三腳架鐵套
隨手拍一下留念,髒髒的很正常

上螺絲前

實際上路測試,方向盤轉向比之前換的Hardrace強化鐵套更直接許多
高速過起伏大的交接縫方向盤不會晃了,真的是很爽!
1.強化加長三角架和尚頭

與原廠的比一比,

正面

背面

2.強化加長方向機舵桿和尚頭

由定位店家帶走順便安裝,所以沒其他照片
安裝完成大致上是這樣 (圖檔來源:FSC)

說明書

效用說明

3.司威巴實心鋼後防傾桿

完工圖

加裝了後防傾桿手銬
我發現防傾桿一旦移位就會偏掉
導致後面的李仔串長期處於角度極限
就訂製了這個來避免左右位置偏移
襯套左邊銀色的那個 (左右各一個)

Hardrace強化球頭李子串 (裝一段時間了有點鏽斑)

Hardrace束角調整器

Hardrace仰角調整器

安裝過程




完工

SPR引擎室拉桿

四、動力
效果普普通通的MTE晶片 (目前已改為RICA晶片)

RICA Stage2 晶片 官方數據: 馬力240扭力48
(含isoftloader)

配件總覽

P-BOX 100-200實測 (下次有機會測再更新)

ATF cooler+加大intercooler
左邊來一張

右邊再來一張

BMC CDA集氣箱

訂製鋁合金轉接管路

完工圖

硬體方面也更換了白鐵渦輪管
減少turbo lag的時間
原廠軟趴趴渦輪管

訂製白鐵渦輪管 (有兩段,一段在車底如下圖)

油底殼渦輪管
原廠是用硬塑膠管,應該是夠了
所以當初只燒連接Intercooler的那段 (較舊的那隻)
並沒有把油底殼這一段換成金屬管
不過塑膠的耐用度還是不行
從接口的地方會開始裂,尤其是從渦輪接出來的那端
只好把全段都換成金屬的


訂製白鐵中段

幾乎看不出焊接過的痕跡

訂製白鐵消音桶及尾段

加大尾管

五、鋁圈+輪胎
原本: OZ 17吋輕量化鋁圈+飛達595 RS-R半熱熔胎


六、ScanGaugeII OBU監測電腦

七、換了新的多合一錶
已經有ScanGaugeII可以讀水溫跟進氣溫
所以只裝一顆讀增壓值.排氣溫度.機油溫度的錶
這家的錶也比較平價

八、南極星GPS-818

九、Li前二後二+GPS-818室外機


十、V1情聖一號

十一、HID霧燈3000K黃光 (感謝Johnson大友情相送霧燈罩一組)

十二、路騰高速型胎壓偵測器
對應至時速300km
任意調胎都可自己辨識每個輪胎位置,不用手動設定
平常靠右上角的綠燈判斷
亮橘燈(低於75%)或紅燈(低於50%)表示有狀況
行駛5分鐘後藍色背光會自動消失省電
介面跟整合度真的還蠻不錯的

十三、為了減少行進間的車門異音
把五個門+引擎室都塞了矽膠隔音條
沾滿痱子粉的隔音條7mm (用剩的補拍)

其他有想到再補
謝謝各位耐心看完
===========================NOS套件更新==========================
感謝Mark及改裝廠亞信的幫忙 (阿璋哥的攝影協力)
在強化了所有懸吊.底盤.煞車等安全升級後
傳說中的NOS終於能如願以償
越過重重艱困的挑戰之後 (搞了三天兩夜)
成功的將乾式NOS套件安裝上去
由於安裝過程牽涉到店家knowhow,所以無法很詳細的解說
僅就套件本身的配件做說明
NOS在美國有三家較為知名 (不足的請Mark補充)
藍色瓶身: 最早開始玩NOS的廠商,就是某電影中使用的那家
白色瓶身: 全名叫Nitrous Express,也就是小弟最後選的這家
紫色瓶身: 全名叫ZEX,在台灣也有不少人選用
1. 安裝前總覽,所有配件都封膜整齊排列在厚紙板上

2. 電動機械式開瓶器

3. 開瓶器配件

4. 快拆式氣瓶固定座
一般都是用螺帽鎖緊,要打氣時需把整顆螺絲退開,比較不方便
這家的設計還蠻不錯的

5. 氣瓶最後完工位置
近拍

遠拍

6. 電動機械式開瓶器特寫 (還有一顆壓力表沒上)

7. 左邊那顆是主電源開關,右邊那顆是開瓶器開關

開關特寫

8. 微動開關: 利用機械式原理固定在油門踏板後
當確認氣瓶及主電源打開後,kick down到第二段油門,即同時觸發NOS
反之,氣瓶及主電源都沒開,一般行駛時kick down都跟平常無異

9. NOS噴嘴 (有附35P.50P.75P.100P.150P的噴頭可替換)

10. NOS電磁閥開關

正碳纖維包覆

引擎室概況

實測P-BOX部分待續...
=========================最終章again=========================
比原本車上這咖Intercooler薄了一點.輕了一點
加強了集氣散熱效益
實際效果等測試後再補
整體照

仔細看可以發現,散熱片的排列方式有改變

============================================================
上個禮拜做8萬大保養,基本的五油三水就不另外詳列
重點在: 正時皮帶.AC空調皮帶.發電機皮帶
正時皮帶部分會有"2顆"惰輪
AC空調.發電機皮帶部分也會有"2顆"張力器惰輪
總共會有"6個"料號,建議全部一起換掉
ps: 說好的最終章也確實沒再繼續更新
已經很夠用了,心臟不夠大顆

還是勤保養順順開就好,柴油車本來就不利於高速
補上P-BOX 100-200實測,等天氣冷一點再試一次看看

100-200對照表

=========================最終章again=========================
這次在DPF燒一隻旁通管繞過去
分散被DPF塞住的廢氣
因為排氣管店家之前已用別廠牌的柴油車試過
延用的話算是省了很多時間
DPF旁通管經過幾個禮拜的測試,一切正常
分享給有改排氣管,跑高速常會亮"SOOT FILTER FULL SEE OWNER MANUAL"的車友
沒亮過表示你還不需要,省下來不要亂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