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最近在Eurosport tuning訂了個downpipe
還請各位前輩推薦安裝的店家
不知"shin mong"小蔡OK嗎?
如果再請店家做一組雙出尾段會不會有搭配上的問題?
原來的Rica stage1有需要升到stage2嗎?
另外因為馬力才兩百初而已
中冷有需要改嗎?
抱歉問題膚淺還請見諒!
whilay wrote:
不知"shin mong"小蔡OK嗎?
如果再請店家做一組雙出尾段會不會有搭配上的問題?
原來的Rica stage1有需要升到stage2嗎?
shin mong OK,再做一組中尾段是可以對應的,
但要注意管徑的選擇,S60 2.0T盡量不要配太大的管徑,
這樣會變成共鳴大聲,而且低速會超沒力(回壓不足),
而排氣管的選擇也沒有一定的,大廠出的全段是有經過計算及測試過的,
自行燒的也可以,大多都是憑店家的經驗來配置的,所以要做之前要先跟老闆討論好,
不然重作的機會是很高的.
whilay wrote:
另外因為馬力才兩百初而已
中冷有需要改嗎?
高溫是渦輪車最大的宿命,進氣溫度過高只會造成引擎燃燒的效能變低,
為何渦輪車到了夏天,就會覺得沒力沒力的,不若冬天時跑起來那麼暢快有力,
原因就是氣溫,夏天動不動就38度,陸上開車時順順開進氣溫度就大概在45度以上(沒有大腳油門)
大腳油門後引擎所吸入的空氣會因為被渦輪壓縮後而溫度上升,如果沒有經過冷卻或是冷卻效果不好,
引擎內得不到更多的空氣與油氣混合(高溫時氣體會膨脹,所以無法帶入更多的氧分子),這會導致效能變低.
所以渦輪車原廠就會有intercooler的配置,目的是藉由cooler的散熱鰭片將進氣溫度降低,
但礙於原廠的空間配置,只能將其intercooler夾在水箱跟冷排中間,藉由風扇以及高速撞風來達到冷卻的
效果,所以基本上原廠的中冷只能說冬天堪用,夏天非常不夠用來表示,所以如果您的愛車在冬天有著200匹
的馬力,那在夏天大概只剩150匹的馬力可用,另外50匹被高溫所帶來的熱給隱藏起來了,這50匹要到冬天才
能還給你,所以改中冷只是讓引擎的效能不打折扣,如果能換掉原廠中冷當然是最好的,這無關馬力大小,
目前效能最好的是前置式intercooler(FMIC),再來是原廠加大型cooler,再來是最瞎的原廠cooler,
前置式intercooler(FMIC)-要改的管路多,花費大,效能最好,如果小渦輪要注意,不能換太大的size,會
有turbo lag產生(cooler容量變大,要填充的空間變大了,所以會有lag的感覺).
原廠加大型cooler---不用動到管路,單純加大散熱空間,效能中等.
以上是小弟的一些小小經驗,提供參考.
Jacksheep wrote:
Whilay大大, 這樣已經很優, 尤其是底盤的強化... 以前也有想過這些: Rear Strut Bar、Front Lower Bar、Rear Lower Bar, 後來就忘了! 等您開箱分享囉.
原廠AFL大燈不便宜(50幾張小朋友吧), 當時也有考慮後來改上R大燈(因為太喜歡"銀色")...
對了, BILSTEIN B8+EIBACH 效果如何呢?
只是小小改裝沒法跟各位吃重鹹的前輩比,到時如有拍照再跟大家分享
BILSTEIN B8+EIBACH說實話駛在台北市的爛路還真不舒服
而且因為太顛了反而沒法開快
曾經把胎壓降到33左右是有小幅改善
不過怕把輪圈搞壞及為了省油著想還是又調回40
等這組壽終正寢後下次想換KW的試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