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樓主跑來用舊資料損volvo是有何居心還是吃了什麼虧不甘願不過volvo版友們都滿客氣的1.個人覺得某些年代的雙B也是長得滿棺材的2.比較過後,私以為雙B的"入門車"都是用品牌威能來騙錢的,動力陽春,內裝配備更陽春(查一下316i的馬力和扭力吧~)3.個人買volvo第一是不想花兩百多萬買能見度跟toyota一樣高的車款第二是不想被當台客或被說打腫臉充胖子(也是周邊朋友的看法)4.台灣的volvo都是歐洲製造,有些車系甚至是純瑞典製的5.就是安全性,話說最近Benz終於有碰撞預警可以選配了以上就只是個人淺見,理性討論,謝謝
同意不少車友在說大陸吉利併購VOLVO之後, VOLVO的車怎樣怎樣,說到底, 國際消售的VOLVO還是歐洲研發生產, 只有大陸的VOLVO是當地生產,就人人都愛買iphone, 說什麼多好用怎樣, 還不是只有美國消售的在當地生產外,國際消售的iphone有80%是富士康在大陸的廠房生產, 就是在大陸造,只是管理團隊是台灣的, 研發是美國的, 也得列印是made in China....又不見台灣人們會說iphone怎樣怎樣? 真是去大陸化泛政治化, 但又身體最誠實,去買大陸產的iphone而且正如大大所言, 大陸還沒有足夠的軟實力去干預原VOLVO的管理團隊,大陸開放三十年來, 除了人口多之外, 就是錢最多, 軟實力還不夠多,近年來大陸採取的放式是花大錢去併購, 求的不是要干預原來的團隊或拖人家後腿,相反, 大陸是因為成為大股東, 所以有權力去看所有的機密文件,從而去用錢換時間, 在最短的時間內, 光明正大的學習別人的管理, 研發, 生產優勢,正如當年向俄國買入SU27戰機, 最後是把整個生產線買回大陸,不出幾年, 就對外宣稱自主研發殲十戰機,所有軍事家都說, 殲十的原形就是百分百的SU27,平心而論, 要把大陸自主研發的殲十前一代殲?戰機發展到殲十,完全是兩個沒有承傳的概念, 不是從SU27中學習開發,看來是辦不到的, 而且大陸就算近年先進科技躍升,也不像美國那樣有不同軍工公司去做研發(才會有不同概念形號的戰機),大陸的併購, 為外國品牌帶來的是強大資金,就此能投放更多資源去做研發,只要大陸不去干預管理團隊, 基本上產品的質量和耐用性都不會下降,而且, 在商言商, 一家公司投放數以十億百億的錢去併購,沒有任何道理會自己去拖後腿導至品牌稱譽下降從而失去商業利益,所以那些說吉利併購VOLVO後就怎樣怎樣的說法完全站不住腳也沒有理據.如果說什麼電子系統有很多小毛病, 那麼AUDI的雙離合暴衝呢?BMW的電子系統就沒事? VW的又好很多?台灣是海島環境, 鹽度濕度都比歐洲高,此外, 過去數十年, 電子產品的研發以好用耐用為首要,但近年的電子產品投放大量金錢做研發, 好用是好用,但一點都不耐用, 個人愚見是把錢投放在如何在保固期後即壞,東西不壞, 那有人去買新的?買新的才能賺得更多丫!!!!諾基亞的手機, 在過去動不動能用個三五年,現在的手機, 能用上兩年就真是開派對大肆慶祝了,就更別說汽車.....個人對於汽車是非常old school的,機械是最可靠最實在, 但電子化之後, 很多問題就不在一樣,電子方向盤, 電子系統掛了, 你就別想動, 勉強動都不用了,電子手煞車, 電子系統壞了, 你別想手煞了, 你連手煞車的煞車皮還有多少,你都沒法透過拉桿的手感去判斷感知,我不反對電子系統投入, 因為很多都是在方便駕駛者,但太多太過了, 有時候會讓駕駛者的基本技能和感知麻痺了lion1725 wrote:外觀沒有什麼好說嘴...(恕刪)
球德洛 wrote:但會買Volvo的人應該只是看上它的安全性,對吧? 在台灣BMW,BENZ相對於Volvo是高調因為品牌的吸引力很大會買Volvo的車主, 相對是比較低調的至於車型好看與否因人而異但就車子一輛, 自己喜歡就好沒必要去批評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