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漲價...應該是真的 明年VOLVO全車系要調漲 幅度不明

其實最近的S60 T4 促銷動作這麼大有幾個原因 主要應該是跟VOLVO母廠的幾個情況有關:

1. S60 將在2013年底前推出小改款 (大陸已經進入 S60L 試產階段 說不定不久就有間諜照流出..), 現在開始清庫存也是一個好時間點.

2. 除了幾個市場以外 其實VOLVO今年的銷售表現受到大環境影響並不是太好 尤其受到歐洲經濟衰退影響 在自己的歐洲市場大本營難以拼出好的銷售績效 (今年VOLVO 全球銷售量 1-11月比去年同期減少6%)

在比利時工廠生產的 S60 是全球銷售主力車款之一 (現在銷售重心應該逐漸轉移到V40上了 V40在蜜月期的表現還不錯 每月都有7-8000輛的銷售量), 在銷售不振的情況下 產量大庫存高的 S60 車款必然會被當成促銷主力, 也因此可以想見原廠放給 VCT 的空間應該不小 尤其是在入門款的 S60 T4 車款上. 明年139萬牌價的簡配 S60 T4 應該也是替原廠銷庫存的搭配車款.

3. 目前S60 T4的配置 1.6 turbo + PS 變速箱, 乃是 FORD 時代的動力總成組合, 在VOLVO正式脫離FORD掌控後, 這種搭配勢必終會被 VOLVO 自己的引擎+變速系統所取代, 像2013 S60 T5 已經換成 VOLVO自己的5缸 turbo 引擎+6速手自排變速的組合, 因此儘快把 T4 庫存出清 應該也是目前的銷售策略.

4. VCT 今年在衝銷售量 目的在搶佔進口豪華品牌的名次 (把 AUDI 超越) 更可以把後續維修市場還有近期開始發展的原廠認證中古車市場給做大 所以在促銷上很積極, 其中 S60 T4 算是最好的武器, 符合國內用車環境 原廠給的空間又大 正好也搭上改款促銷週期, 所以可以預期之後S60 還是會有不斷的促銷手法出現的 直到小改款上市為止...

總合以上幾個因素 也就不覺得 S60 一直在打降價+配備促銷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了 當然對一開始近乎原價購入的車主很傷...對中古車價也一定有影響...

但在CP值上 這種價錢跟歐洲銷售牌價已經相當接近 跟國內同級進口車比起更是相當有競爭力的售價 對後續想購入歐洲進口車的消費者來說 是CP值相當誘人的車款了...



pateh wrote:
才上市不到兩年的的新...(恕刪)

很給力的推論,推一個!

快賣光舊動力吧!

container0420 wrote:
其實最近的S60 T...(恕刪)
container0420 wrote:
其實最近的S60 T...(恕刪)


我認為VCT這一步是險棋
面對未知的新客戶 或者是打算購買仍在觀望的潛在客戶 應該都會是一則好消息 應會大大的增進購買慾望
就像今年媒體多次對台灣總裁陳立哲先生所作的專訪報導中不難發現

他認為今年台灣進口車市表現不如預期
不過只要多給點促銷或是折扣空間應能減短潛在客戶觀望的時間

所以目前看來明年要再繼續使用連續成長"X"年這個廣告詞來說 應該是不難達成

不過 對一開始就購入S60的車主來說 心裡肯定不是一番滋味~ 除非配備上有所調整
不然車主對品牌的忠誠度實在非常兩難 車要賣 二手市場還是要照顧阿~~~

對台灣VOLVO的產品 向來在同級距的對手來說 應該都是一片叫好的
超高的C/P值 好坐的座椅 無毒的車室空間 安全的主被動安全
每一項都是凌駕對手的張張王牌 唯獨在品牌還是處於弱勢狀態...
要怎麼在台灣民眾面前重新擦亮這個瑞典名車的招牌 或許是行銷團隊下一個重要的課題

以我的生活周遭舉例~ 普遍在30~50歲的購車民眾來說
與其要買VOLVO我會再貼一些錢買Benz 好臉上有光
與其要買VOLVO我會再省一些錢買Toyota 維修保養方便

事實上大多數的購買民眾根本對自己手上的方向盤一問三不知 或許是有些配備到車子報廢都不曾使用過
我認為VOLVO在行銷方面可以再朝"S40張鈞甯"的那篇廣告形象邁進 再簡單一點
曾有幾次機會翻開Benz的型錄 裡面滿滿的都是藝術品 都是時尚物 都是時代潮流
會是車主所想要的 而不僅僅是冰冷的動力數據...

產品曝光也很重要~ 或許跟新光三越租個攤位 在人來人往手扶梯旁擺一台612'S60也是一種好方法
畢竟...不要懷疑!! 生活周遭還是有非常多一聽到VOLVO就不願意走進展示間的潛在客戶...
畢竟 不上網 不看電視的人太多了...台灣人的生活習慣 還是...口耳相傳...
台中阿樂 wrote:
曾有幾次機會翻開Benz的型錄 裡面滿滿的都是藝術品 都是時尚物 都是時代潮流
會是車主所想要的 而不僅僅是冰冷的動力數據.

+1

而且Benz的型錄很精緻,印刷精美加上頁數多,拿起來很有份量
台中阿樂 wrote:
要怎麼在台灣民眾面前重新擦亮這個瑞典名車的招牌 或許是行銷團隊下一個重要的課題


就經歷過兩個代理商的VOLVO經營後
真的很認同這句話

當自己還是個小屁孩的時候
家中長輩在凱楠簽了家族中的第一台VOLVO
當時印象很深刻
展示間營造的很有高級車的質感,DM也相當的精美與精緻
回廠保養時的各項貼心服務與超高質感的小禮物(如原廠真皮皮件)一樣不少
雖說沒有現在LEXUS的冰淇淋,但至少給顧客的感受是錢花得心甘情願
也造就了當時VOLVO滿街跑的榮景
甚至知名度還可以跟雙B平起平坐

如今自己已經是個大叔了
開的雖是加上更多高科技配備的當代車款
但對VOLVO的感受卻是不斷的勸阻周遭親朋好友千萬別買VOLVO
VOLVO跟國產車不相上下的顧客休息室(大賣場賣的便宜小餅乾、小糖果)
比國產車還要糟糕的售後服務體系
比雙B還更高貴的原廠收費

但這些問題跟VCT建議得到的回應永遠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VOLVO是把省下的錢回饋在車輛的保養
但我翻了一下以前長輩的工單
怎麼以前的全原廠小保養是4K有找還送原廠真皮皮件當禮物
還有內容精彩印刷精美的車主刊物
車主的高爾夫聯誼賽收費低廉卻讓你物超所值的滿載而歸
反而現在卻是
全原廠沒有8K10K出不來且只送信封包裝的小保養
外加薄的跟廣告紙沒兩樣的車主刊物
車主活動???

VCT(你們有人專門在看網路對吧?)賣VOLVO已經很多年了
售後服務這塊真的該改了
這樣才是長期經營知道


mrsatacob wrote:
就經歷過兩個代理商的...(恕刪)


小弟贊同mrsatacob兄的觀點
雖然近幾年VOLVO車款在造型與功能上都算有競爭力
但展間旁的保養維修中心,服務態度與環境真的會讓人搖頭
再查一下保養維修的費用後,真的會讓很多潛在用戶轉身離開

從零到有來建立品牌價值不容易,但"重建"品牌是更難的
代表著要扭轉負面的觀點,重新注意VOLVO車子是這幾年的事情
也感到VCT的整體市場規劃,真的有時讓人不解....

車款的分批引進,消費者無法在新車款中,挑到自己中意的動力規格
分批提供動力規格,企圖拉長產品熱度,但這樣真的對嗎?
潛在客戶轉而購買其他車款,周圍朋友就有這樣的例子

車價的波動也讓人傻眼,其實可以從配備升級,或加大折讓空間去調整
卻大喇喇的砸錢在廣告上,宣傳自家車種的降價,然後接著推新車上市?
是不是在告訴民眾,不要第一時間買VOLVO喔~打自己臉的行為還蠻奇怪的
不清楚的可能會感覺VOLVO不好賣,所以降價?已經買的臉色應該都不好看吧


再來就是最重要的保養維修體制,車買來上路就是需要保養
絕大多數的買家還是會考慮後續的維護成本,與妥善率(品質)的問題
因此合理的零件價位,與維修收費,才是重建品牌的唯一途徑

像LEXUS在美國從零到有,就是同級車中較低車價,卻具備較高配備
超長保固、高妥善率,與合理的維護成本建立起的
如果價位合理,用戶也不用去自備材料,或是轉外廠保養
但VCT的作法卻是,把價位拉高,企圖增加維修體系的收益

小弟從事製造業,還算了解零件所需的生產成本,像spare parts這種整櫃海運進口
分攤的shipping cost其實很低,考量製造成本、與運費後,對VCT零件定價很難接受
原廠太多東西,是比外廠進口原廠件貴上倍數計算,說句不好聽的,這是敲盤子吧?
有原廠優勢拿到更低的零件成本,卻要花外廠倍數以上的錢購買,這樣能吸引多少用戶?
若原廠價位合理,相信多數用戶就不會考慮外廠,也吸引更多潛在買家購買車種


車價對用戶來說,其實是一次性成本,喜歡且負擔得起就會買
但保養維修是持續性成本,等買新車熱度過後,面對的是不合理的維修保養開銷
多數用戶之後可能只會轉向外廠,或是下一台車考慮其他家車廠

如何把餅做大且留住客戶,甚至讓用戶能滿意推薦,對VOLVO才是好事
自然而然地,品牌價值與利潤,就出來了不是嗎?
 
一般人下不了手買volvo,就如同creart兄所言,考量後續的保養費?

這方面的建議已和業代反應,希望能將這樣的訊息傳達給上級單位
可接受原廠「略」高一點的保養費,至少較安心。
但目前不少volvo車主,多有自備零件、機油保養的風氣,則是volvo要留意改善的部份
否則過了保固期,人都跑光了,這樣的營運策略真的ok嗎?還是只是惡性循環。

希望這一波的volvo熱,不是一時的,而是扭轉刻板印象的轉機。
CREART wrote:
車價的波動也讓人傻眼,其實可以從配備升級,或加大折讓空間去調整
卻大喇喇的砸錢在廣告上,宣傳自家車種的降價,然後接著推新車上市?
是不是在告訴民眾,不要第一時間買VOLVO喔~打自己臉的行為還蠻奇怪的
不清楚的可能會感覺VOLVO不好賣,所以降價?已經買的臉色應該都不好看吧


相當認同~

拿房市當例子,房市不好,建商表價也不會降,但成交價降給你,降表價就等於告訴大家我房子賣不好。
只要被知道賣不好,就只會更難賣。所以建商打死也要讓資訊不透明,高高表價然後讓你殺的爽,你覺得賺到了,買得開心,建商也笑得開心。

車子也是,BMW Benz Lexus Audi Infinite 有誰是大降"表價"在促銷的,還大力廣告我新款的車子大降價唷,讓大家知道我連新款的車子都要大降價才賣得掉,這到底是正面還是負面,volvo或許嘗過上次129W"表價"的甜頭,業績大成長,但這是飲鴆止渴,大家習慣volvo就是這種價位了,就是這種等級的車子了,以後大概也回不去了,難怪這次新款車子就要當改款車在賣了...那等到真要改款時,廣告要打出多少價位才有吸引力了? 119W?

只會搞跳樓大拍賣的行銷團隊要換掉啦,品牌真的越做越low。
好比某些店面,一年四季都打出"結束營業 大拍賣" ,這些店面的形象會好嗎?
然後你會發現這些店面還是繼續營業,你會覺得這家店的東西真的已經是最便宜的拍賣價了嗎?
等到哪天店面真的要收了,不賣更便宜誰要買?
就像Volvo,新款車就營造的像改款促銷一樣,還廣告大降價,等變成末代車時,車價要賣多少? 二手車行情更是被玩到爛爆。

真要降表價,那至少也是推出簡配板,VW Passat之前的降價促銷的款式,拿掉皮椅,拿掉一堆東西,若你全部加回去,你會發表價根本沒降,當然折扣空間拉大,且還是改款前才這樣做。 Volvo車子賣到二手行情差成這樣,連VW二手車都比volvo熱門,也不是沒有原因啦。

只有一百零一招就是靠大降表價促銷的團隊,加上售後服務普,業務素質不齊,更沒有像雙B Lexus那樣的品牌形象經營(比如一些高質感音樂會,藝術活動...) Volvo品牌定位恐怕是回不去了
wjsaf wrote:
但目前不少volvo車主,多有自備零件、機油保養的風氣,則是volvo要留意改善的部份
否則過了保固期,人都跑光了,這樣的營運策略真的ok嗎?還是只是惡性循環


wjsaf兄好,自備機油與零件保養,是礙於原廠價位不合理,而出現的應對方式吧
機油外面400有找,原廠貴一倍;冷氣濾網找外廠買一千多,原廠貴了近三倍
一模一樣的東西,原廠要賺工資、也要賺價差,弄一弄就是外廠的2~3倍價
車友才會保固內自備機油零件保養,讓原廠賺工資,保固一過就跑了
這樣對永續經營來說真的好嗎?

原廠有零件成本優勢,一樣的東西就算跟外廠同價都有賺,如果換個方式
保養與保修只比外面行情價貴一些些,應該不少車友就不自備零件了
少賺一點、但原廠保養保修車輛增加,保養維修收益有可能更多
用戶好評宣傳,很有機會帶動新車銷量的成長

多坑一點、過保跑光,保養收益只會降低吧...
不合理的維護成本與車體零件價位,在網路上宣傳下去
只會嚇跑有興趣的潛在買家,以及影響現有用戶下一台車的選擇
許多T牌轉L牌,或是持續用L牌的車友,就是使用期間的信任感延續
妥善率、保養成本、與零件價位,有時候比車種本身的競爭力還更影響市佔率

不會嗎?可以查查之前BLIS後視鏡掀起多少風波,以及相關保修保養的價位
裡面有多少人從觀望,轉而購買他廠車種,這對VCT是嚴重且無形的損失
VCT的人如果有在看這討論區,希望能好好想想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