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0xx wrote:不好意思!小弟的車車...(恕刪) 350匹..T518Z應該就夠用了...會更好推...如果閣下執意要玩看看TD06L2-20G...排龜建議選用8CM2的就好...供您參考看看...
dalie0922 wrote:不知道拿台 S60 ...(恕刪) S60 2.0T壓縮比好像9.5吧???真要玩可能要先降個壓縮比再說...硬體都好說...只要軟體能搭的上...350匹有何難哩???個人認為若S60 2.0T真要做到350匹...應該會比S70 2.0 T5好開...別忘了5速 VS 4速的優勢...以上是小弟淺見...有誤之處還望前輩們指正...
個人認為若S60 2.0T真要做到350匹...應該會比S70 2.0 T5好開...別忘了5速 VS 4速的優勢......(恕刪) 這是事實....s70t5四速真的不好玩s60的五速系統就真的好玩多啦!就像大大說的硬體好搞啊"小弟補一句有錢就行"軟體.....加油囉!"因為有錢也不好搞啊"希望可以找到優秀的程式商囉!
s70xx wrote:不好意思!小弟的...(恕刪) 看來你蠻執意在幾千轉就大出的問題,你會一直在意這個問題,想必是重踩大吹後換檔後壓力掉太多,每換一檔壓力就掉,然後要再慢慢累積壓力,所以動力上就顯得略為單薄,加上四速自排齒比過於稀疏,所以換檔轉速掉的很多,我現在的狀況使用EVC沒有瞬壓,只有持壓,重踩退到3檔後約在3600rpm~3800rpm時就會到達全增壓1.4bar(壓力表跟轉速表上去的速度非常快),壓力非常穩,換到4檔也不會掉壓,還是穩穩的維持在1.4bar,換到5檔也是不會掉壓,所以你一直在意的幾千轉大出的問題, 對我的車的影響根本不大,差別只是重踩下去的那一秒而已,3600rpm跟4600rpm才全增壓有差嗎?以前還沒裝EVC時,也是會有這個問題,3檔瞬壓1.8bar,持壓1.5bar,轉速接近到6200rpm時壓力就掉到1.2bar,3檔換4檔後壓力才慢慢的往上爬,等到了持壓1.5bar後轉速拉高又開始往下掉,每一檔都一樣,修了幾次程式也沒有改善這個問題,不過那時候跟其他廠牌的渦輪車交流後,才知道他們也是相同的問題,高轉就掉壓這幾乎是改晶片的歐系渦輪車都會遇到的問題,所以當初才想到要裝EVC來試試看,藉由更精準步進馬達來控制壓力,誰知道壓力穩到現在~~~如果你所謂的高人有辦法克服這個問題,那恭喜你,車子的問題迎刃而解,至於你要換TD06-20G是你的事,改車也是自己爽就好~~
s70xx wrote:暈...只能說我不會...(恕刪) 其實壓力控制在改晶片這一塊不算太困難...只是以往多半是隔空把脈...實在很難對症下藥...自從有老外定期來台出巡後...這問題相信已經大幅改善...至於瞬壓還是持壓...各有優劣...如何取得平衡點...就看TUNER的功力了...
T5-RR wrote:其實壓力控制在改晶片...(恕刪) 大大說的沒錯本來就很簡單啊!只是小弟遇到前三家的廠商沒人會說明這些東西給我聽還好小弟有幸遇到好人解釋測試給我看給我聽我才了解這些的原廠的ECU是怎樣利用TC來控制壓力又如何控制所謂的持壓呢!當車車發動後踩下油門讓進氣歧管的壓力變成正壓時ECU就已經開始持續送電給TC讓它將三個點導通因為這樣才能隨著進氣歧管的壓力來作動渦輪的增壓而壓力的控制動作就是ECU停止送電給TC將連結至空氣流量計附近的那條管路關閉這樣就會因為棒棒糖內的那個小彈簧頂不住渦輪增壓的壓力而洩壓而持壓的方式就是ECU以點放的方式送電給TC讓它開開關關也就是增壓.洩壓不停交錯至回油.換檔.斷油為止所以ECU送電給TC點放的間距(開閉率)就是一個重點啦!因為點放太快壓力會持續上升...就是說持壓的設定為1...ECU一偵測到達這個值數時他就會停止送電給TC開始洩壓...但是點放的間距(開閉率)太快太密集..壓力還沒洩掉又開始增壓..就會造成壓力持續上升...這也就是會造成超壓的主因.因為洩壓的量不夠而且一旦增壓至壓力保護限制(最大增壓值)的設定就會造成鎖壓但是點放太慢則會使壓力上升下降的幅度跳動太大..就是說持壓的設定為1...ECU一偵測到達這個值數時他就會停止送電給TC開始洩壓...但是點放的間距(開閉率)太慢太稀疏..壓力就會洩掉很多要等到壓力再升至1時.ECU才會再洩...所以持壓也會持不住而且會因為改裝渦輪樣式的不同.洩壓管徑容量也會不一樣.所以ECU和TC送電點放的間距(開閉率)也當然會不一樣就算是TD-04.16T和19T在排龜裡的洩壓管徑及容量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在ECU和TC的送電間距(開閉率)的調整上當然也會有不同不過這個"開閉率"的問題是可以在程式裡調整晶片程式裡單單在增壓這個區塊就可以設定最大增壓值(超過就鎖壓).持壓.間距(開閉率)....等等800的晶片裡面有四大區塊400的晶片裡面有三大區塊只是這些設定的參數是放在哪一個大區塊裡的小區塊而已這些就要問那些搞破解的人啦!而且不是每個晶片修改商都有買這些破解我知道某家就沒買開閉率這個破解所以只要遇到改變過大的車車他就做不出來啦!volvo最多人用的那家他有買800的400的我就不確定啦!所以800的他是一定可以做出來啦!只是要如何跟國外溝通的問題而已老外哈哈哈!他是什麼都買所以他可以調的參數最多不過.....就說他貴就好啦!簡單說開閉率的參數寫的好持壓和瞬壓的差距可以很接近寫的不好太快會造成超壓ECU就會鎖壓太慢會造成所謂持壓瞬壓差距很大更好笑的是有些廠商遇到這樣的狀況不去調整開閉率這個參數反而一直去調整持壓的參數而且越寫越大這樣就只會造成設定的壓力越來越大如設定值是1.8壓力就會上升至1.8再開始洩壓慢慢掉下來到1換個擋再上升到1.8再開始洩壓慢慢掉下來到1到達設定後的轉速區域一直再掉壓這樣的控制哪有持壓可言那個1.8難道就叫瞬壓嗎???????所謂持壓的設定如果設定值是1.5當車子渦輪壓力到達1.5時開始會一直持續到換檔前才會下降而中間這塊從到達至換檔前的轉速區域不管是1000轉2000轉甚至3000轉車子都會一直維持在1.5這樣才是真正的持壓而且這樣的設定哪還有什麼瞬壓可言最多就差0.1不到0.0幾而已啦!那跟s60t3t4在回應文中裝evc後的狀態有什麼不一樣開閉率調整的好就會類似evc的補壓動作...不到持壓設定1.ecu就送電補壓超過持壓設定1.ecu就會停止送電讓它洩壓不過當然不會像evc那麼準確所以不管是阿姑店還是排氣洩壓都一樣啦!只要這些搞懂了就真的不難啦!國外也一堆用原廠ecu控制排氣洩壓的啊!而且每台車的狀況以及硬體上的差距沒有實際操作真的很難寫出開閉率的控制所以老外和寫我程式的人都是台台試啊!一邊試一般改才能抓出比較符合車車狀態的開閉率要再精確...簡單啊!晶片裡的最大增壓值參數設定到無限大就不會鎖壓再外掛evc就可以控制的非常準確啦!很多奧迪福斯都是這樣做的啊但是evc也不是裝上去就好啦!也是一堆參數要設定的啊!你想用EVC控制的更準確但是又會怕不注意時爆缸嗎!那簡單...就把ECU的最大增壓值參數比對出來如果你用EVC設定在1.5那你就把ECU的最大增壓值設定在1.7就算你不注意或機械故障時只要壓力超過1.7...ECU一樣會鎖壓這樣就兩全其美啦!不管怎麼設定ECU的值數一定要比EVC大如果EVC設定的值數超過ECU的最大增壓設定值那ECU一定會鎖壓以安裝排氣洩壓來說evc是用吹跟吸的兩條管路來控制排氣洩壓中心軸的高低角度調整洩壓的風量原廠ecu是用點放的方式來控制洩壓持壓的方式就是ECU以點放的方式送電給TC讓它開開關關也就是增壓.洩壓不停交錯至回油.換檔.斷油為止ecu一停止送電就是全開..一送電就關所以可以聽到在持壓狀態時排氣洩壓在哪裡不停開開關關的聲音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控制方式...在晶片程式裡增壓算是簡單的參數設定空燃的才是真正超級複雜太多控制項目...每個項目就需要一個破解當初光聽他講這些我就快瘋了因為連自動補正都是一個參數所以不要小看"電子節氣門車型的原廠電腦"他是真的很強的越新型就越強...s60r的連汽油壓力都是一個參數設定項目因為原廠電腦要負責保護引擎所以才會連結一堆的偵測點來控制運算最後自排車也是可以寫斷油延轉的這也是一個設定參數但是要在手排的模式下才會顯現也就是說把擋位定在3擋而不是D擋時這個設定就會顯現出來啦!或許是小弟瘋了因為我車車已經把斷油延轉設定到6700轉左右啦!這樣會跟在開D擋時渦輪壓力在高速時的變化不一樣持壓時間會更長而D擋自排模式是由獨立的電腦控制所以斷油延轉是不會顯現的我誠心建議s60t3t4大大可以加寫斷油延轉..以您五速自排的優點再加上TD-06L220G越高轉越暴力的特性用手排模式開每個檔位的動力銜接會更恐怖就算換檔後不論轉速及壓力上升的速度都會比現在更快有機會您再去測100-200時可能會快不只一秒喔!說不定有機會進10秒喔!沒辦法!車車先天條件差太多...我只能羨慕啦!除非小弟有能力換車啦!這部s70是沒望啦以上就是小弟測試以及透過高人所獲得的國外資訊......小劉老大我出賣你了....不要打我
上面的那些控制方式小弟是用一個車友和消費者的角度提供給各位大大參考一句話老外可以做得出來沒道理我們就搞不出來因為是這是在同一部電腦的基礎上小弟已一個車友的身分說這些我知道我經歷過的事只是希望也有相關問題的大大可以因為這樣來改善而不是一直被廠家灌輸要改這個弄那個到最後花了一大筆冤望錢還要受氣...因為那些是生意人他們要賺你我的錢而且軟硬體幾乎都是分開做的做不出來就是你推我我推你的而我們這些花錢的人還只能幹在心裡又能怎樣呢有時想想這錢花的還真不是滋味啊現在我的車車都是所謂的土製手工套件....哈哈哈!因為我沒錢...以下就是小弟車車的引擎室圖片....這樣已經兩年多啦!這是小弟的引擎室全圖小弟車車的香菇頭是藏在原廠空氣濾清器裡面所以又增加一根進氣管直接拉到前保桿...我想這樣完全與引擎室隔離的狀態不會吃到引擎室裡的熱氣.進氣溫度應該會比較低吧!這張圖可以看到小弟依舊是連接原廠TC控制閥...空氣流量計的外殼也已經加大改裝成鋁合金的而且程式也配合修改了所以小弟車車的起步比以前好多啦!但是跟其他的比較起來還是差這張圖可以看到渦輪設置的位置而且是沒安裝阿姑電的狀態...而44mm排氣洩壓的位置已經改至渦輪下方...我沒有外掛EVC這張圖可以看到44mm排氣洩壓的安裝位置的圖片..頭段是用原廠在手工修改的這樣才能連接排氣洩壓以及那顆2530的渦輪...風派也是76mm土製手工的進氣冷卻器是t5-rr好幾年前賣我的那顆...很好用喔!而且很耐用...我不知道他賣我時用多久了...我接手後也應該用兩年以上了吧...並非土製的真的很耐用
各位前輩,您們所說老外是指MTE嗎?因為怎麼跟MTE有說的很像,記得老外有對我說過:1:硬體怎麼改,他都有辦法寫出相對軟體.(只是須要花時間長短,價格也依時間長短成正比)2:Stage 2以上一定要實車來回調教(因為這樣人可以借電腦監控下,隨時修正程式達到而不會傷害到車硬體最佳測試法).3:自排車在手排模式可以延後轉速1000轉.而且就以我改完的車持壓跟順壓很接近(不會差過0.1 BAR).且不掉壓.雖然這次花費4500歐元(含軟硬體).價格不低,對我這種懶得去想去問,不想花太多時間在改車上,更力求完美的人來說,我是覺得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