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NTG wrote:我比較在意的是安全配...(恕刪) 不用緊張, 目前 V50 是在比利時廠生產的. 就我所知 Volvo 在中國目前也只有長安福特沃爾沃生產 S40 , S80L萬一吉利真的把 Volvo 給併了, 我看長安也準備要被終止生產了. 短時間吉利也不可能同時開所有車款的產線 , 何必杞人憂天. 我認為吉利要的是 Volvo 的技術 , 學全了. 再找買家就是了
emotion24 wrote:還有原來在中國設廠的德國車廠全是智障..................... 不在中國設廠不能進入大陸市場VOLVO在大陸的生產線只有S40跟S80L而且還不是吉利的廠我不認為吉利願意花錢去把瑞典跟比利時那的生產線停掉然後在大陸另外設廠這樣是一筆非常大的額外開銷吉利要的只是VOLVO的技術他不想要VOLVO的員工還有生產設備因為有沒有辦法養活這些人跟設備都還是未知數當然如果有人認為熊貓車會掛VOLVO我也沒話說這種天馬行空的事情也想得出來我不擔心VOLVO會變大陸製LR跟積架賣給印度TATA之後也沒看到LR跟J變Made in India啊還有針對某位朋友VOLVO的零件本來就沒有100%MIS是聯合國要買到連零件都是非大陸製的車我看大概只有台灣國寶捷安特可以買了(捷安特在大陸設廠沒阿? )
MotoNTG wrote:我比較在意的是安全配備的部分 :p 我昨天看到台北車展的照片勝榮代理的阿六仔車居然有ESP跟6氣囊先不論車體結構如何至少人家這些安全配備一次給足台灣車商該醒醒了...還氣囊會炸傷人...大笑話
如果車架, 安全配備的部分以後不是 MIC 那就還可以考慮 (氣囊, WHIPS 座椅, HL...etc) 想也知道沒有 100% MIS 的 Volvo, prototype 也只是或許, 不會妄想 氣囊炸傷人? 不是早就有 dual-stage 的低溫氣囊了嗎? anyways~ 禮拜四交車
MotoNTG wrote:如果車架, 安全配備...(恕刪) 我之前去看某國產車我問業袋說國外有6氣囊版本的國內可以加購嗎?業代說因為氣囊會炸傷人所以國內款只有2科不過有ABS唷~(國外版是ESP = =)
引用自經濟日報吉利汽車:富豪品牌將獨立運作【經濟日報╱記者林茂仁/綜合報導】 2009.12.28 04:06 am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表示,收購沃爾沃(VOLVO,台灣稱「富豪」)後,吉利與沃爾沃兩品牌將獨立運作,希望兩大品牌能夠合作打造最安全、最環保、最節能的好車,讓中國車走遍世界,而不是讓全世界的車走遍中國。新華社報導,李書福首次回應收購沃爾沃成功後的發展方向,他說,收購沃爾沃跟新能源汽車有關係,新能源車是世界汽車工業的未來,未來吉利生產的汽車都將是油電混合動力車,但憑中國大陸現在的研發投入,遠趕不上發達國家的進度,福特和沃爾沃這十年花了上百億美元研究新能源技術,吉利用20億美元競購價「非常值得」。1999年,福特買沃爾沃品牌時花64.5億美元(約新台幣2,081億元),是現在吉利出價的三倍多。2008年福特出售沃爾沃時,它的稅前虧損高達15億美元,還欠著福特35億美元(約新台幣1,129億元)債務。李書福說:「對沃爾沃,我在2002年就看中了。」,當年,李書福剛剛拿到小轎車「准生證」,這時距離這位冰箱廠廠長帶領車間工人手中敲打出中國大陸第一台民營製造汽車已整整四年,為了「造車夢」已經投入人民幣20億元(約新台幣96億元)。李書福表示,他的夢想是打造最安全、最環保、最節能的好車,藉由收購沃爾沃為中國大陸汽車走向世界打通一個通道,對提升一個民族的品牌,讓中國大陸汽車立足於世界舞臺,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並且有利於中國大陸的消費者。對於無論產銷量、品牌美譽度還是市場占有率都還在起步階段的吉利來說,收購有著80年歷史,被稱作全世界「最安全汽車」的沃爾沃,或者可以讓夢想提前變成現實。當然,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核心知識產權的談判。李書福承認,知識產權的談判比收購價格的討價還價還要複雜,「如果吉利真的收購成功,沃爾沃仍將是原來的沃爾沃,吉利仍是吉利,除了老闆換成了李書福。」目前雙方談判達成的最新共識是,沃爾沃管理層依照其獨立的商業計畫開展運營,從技術、品牌和企業文化的層面來講,吉利將有意保持沃爾沃血統的一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