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她是部性能,安全,設計,內外觀"面面俱到"的好車(面面俱到的意思是各方面都屬上乘,雖非最好)
2).看到她的內裝,一坐入駕艙,你很難不被S80北歐簡約的設計吸引,特別是中控台那''銀色"小人,能把空調風向控制按鈕設計成如此,已屬藝術~懸浮式中控台設計.....美呀~
3).厚實的底盤+稍重卻舒服穩實的方向盤手感
4).後座腳步空間夠用,但是稱不上"氣派",如果能有大CC數"加長版"會更優
5).北歐特有的簡約外觀設計.....說實話,New S80從後側方看真的美級了
6).將生冷的"科技"按鈕化成藝術裝飾,keyless,藍芽,高檔的音響,音質超清晰的免持系統...
去試開過,你就會同意在下的說法了~我可不是VOLVO業代唷~
"Do it ", the best solution !!
kanghsing wrote:
我開XC90目前沒有...(恕刪)
挖~~~~好便宜~
是只換機油和機油蕊嗎?真是令人難以相信~
這種價錢就跟國產車差不多了~
不過說實話北歐車中古車價真是讓人難以領教~
後續保養維修費用(零件)也是不便宜~
像SAAB的DI, 異音...等等問題不知VOLVO有沒有!?
買SAAB 95 AERO兩年多已經索賠不少東西~
很閑到車廠索賠當然爽....但是如果上班很忙或亟需用車你就會氣的直跳腳~
異音多有時也很惱人~旁人不知還以為是買了哪家的問題車!
不過如果注重操控與底盤穩定性那歐洲車絕對不能錯過~
但是如果很少開上160+甚至200+且喜歡當路隊長....那應該可以省下這些額外開銷還是買日本車甚至國產車就好囉~
個人覺得其實日本車這幾年在底盤上下了不少功夫不在是只作神風特攻隊而已囉~
更何況中古車價又好~
過保固車也好養~
到現在72000公里
期間都是保養(半年或一萬,會亮燈提醒),過保固有壞過一次零件(忘記是啥了),但是沒有收費
照後鏡有被撞掉過,一個15000元
大燈有被石頭擊破一個小洞,換燈罩,好像?張小朋友(一隻手可以算完)
以品質來說,我很滿意
2.5的引擎很有力,加速快,引擎聲還算大
懸吊軟軟,開到100-110是我比較有信心的速度
過彎.....還是慢點好了(怪不得有直線一條龍,彎道一條蟲的比喻)
車內設計很精緻,各項儀錶相當就手,座椅支撐品質良好
行動電話(手持以及免持聽筒),行車電腦,音響整合的很好;音響音質不突出
後座很寬敞,即便裝上兩個大尺寸的兒童座椅,中間還是塞得下一個尺寸中等的人
後座有三個頭枕,三套三點式安全帶
價格真的是如同網友說的,常常都有很大的議價空間
我家的那台,因為換代理權的緣故,議掉兩成,這樣的價錢,比買國產車貴不了好多
當初選 S80, 主要是因為職務上, 常需要載貴賓跑北宜, 後座和行李廂都不能太小, 底盤不能太差; 以小弟能負擔的價位, 大概只有 A6 和 S80 可以入選; 而 A6 價格稍高, 置杯架又太少 (S80 前後共有 7 個), 所以選了 S80.
後來, 寬大的後座得到許多讚賞, 小弟中午常一次擠下四位標準身材的女生出去用餐, 她們還坐得很舒適.....

在北宜狂飆也不困難, 原廠附的 Pilot Primacy 過彎吱吱叫, 小弟自己換成 Pilot Preceda, 60km 左右過彎, 每個彎都很順暢, 至少可以追過 99% 以上的前導車(除非前車不要命).....在國道上我可以維持信心的速度大約是 140~160 左右, 不過那是受限於我個人對速度的恐懼感, 或許別人可以更高.......
有人開過新改款的, 聽說 4C 底盤比小弟這輛更棒, 而且提昇很多....新款還有 ACC 巡航, 這個功能對常開雪山隧道的小弟來說, 簡直就等於是夢幻的自動駕駛了......至於新的 BLIS, CWBS 增加了許多安全性, 很多其他歐系車根本沒有這種配備 (缺少 HUD 倒是讓小弟有點點遺憾; 但想到人家 Benz/Audi 也沒有, 那又釋懷點了.....).
若要說到主動安全, 整合了 ACC 的 CWBS, 可以在發生追撞前夕, 在前檔用整排的紅色 LED 提早發出警告, 這點也少有其他車款能比.....小弟相信, 在科技發達的市場裡, 或許 Volvo 的主被動安全已經不是頂尖第一名的地位了, 但是也不至於輸給 2B1A1S.....準車主可以去旗艦店, 看看 S80 的全車解剖圖, 或許會更有信心....
車內附話筒和頭枕麥克風的行動電話, 也獲得很多朋友稱讚, 使用傳統話筒可以在車內有其他人時, 確保私密的對話 (特別是董事長臨時搭我車, 又需要用電話時); 使用頭枕麥克風的收音指向性還不錯, 可以避免對著空氣亂喊, 對方還聽不清楚(車室背景雜音干擾)的奇怪景象, 也可以小聲講就讓對方聽到, 避免干擾車內其他人.
前面有人覺得音響不夠好, 不過, 小弟這台訂車時, 就主動加價選配最頂級音響(S80 的基本款不是標配頂級款音響), 這幾年下來, 我和乘客都沒有什麼可抱怨的. 新款應該會更好, 至少選配的「丹麥國寶」 Dynaudio 揚聲系統, 也是音響界高級品牌....只是, 小弟只聽古典音樂, 不知道若改放搖頭音樂的效果如何?.....

另, 他也是台灣歐系車市場裡, 極少數可以選配原廠衛星導航的車款.
如果只是當作上下班及出遊的家庭房車, 不熱血的話, 2.0T/2.5T or D5 已經足以應付. 小弟的老董平常開 Benz, SY, Porsche, 某天我車上滿載乘客, 上蘭陽大橋的上坡前加速, 油門踩得深了點, 但尚未到退檔頓挫的程度, 不料老董馬上停止話題, 轉頭問我:「你這車? 3000cc 的?...」, 我搖搖頭, 回他: 2.0, 但有 Turbo....他一臉難以置信的樣子, 又問又稱讚了幾句, 才又回到原來的話題去....
不過, 若經常滿載男性成人, 又愛超車的話, 小弟仍然比較建議 3.2 款, 動力比較充足. 至於 4.4, 以 S80 的車體來說, 我是覺得動力太過頭了(不過試駕過的評價都很高), 4.4 配的 AWD, 在安全上又更吸引人, 只是不知為何在台灣只有 4.4 能配 AWD, 不像國外全系列都可以選?...
說實在的, 若要比極「致」(or 極「端」?), S80 當然拿不到 100 分, 不過至少 85 分沒有問題, 而且重要的是價位, 以這個價位買到這些功能配備和車室空間, 權充黑頭車載高級長官貴賓又不失面子, C/P 值算是非常高的了, 至少不輸給 Audi.
小弟用車有 17 年歷史, 只回原廠保修, 即使「顧路」也是拖回原廠, 完全不去非原廠保養, 所以上述的保養廠少對小弟不是問題. 另, 小弟也不賣人二手車, 舊車只會報廢或送人, 所以二手車價也不是問題, 若真的遇到有車只打算開幾年就換的話, 我會考慮改用長租的, 讓租車公司去處理舊車問題.....
最後, 小弟是學鋼琴的, 在眾人批評 S80 車尾像「棺材」的同時, 小弟怎麼看, 都覺得那根本就是史坦威名琴的側身寫照啊! 怎麼看也跟棺材搭不上邊........(小弟可不是拿史坦威的名聲出來唬人, 好歹我 19 歲就在舞台上彈過那台琴.......)
我有去試開過新的S80,剛好跟家中舊款S80可做比較,只能說VOLVO進步蠻多的,整個隔音.操控.內裝質感等都長足進步,尤其是操控性真的很棒,那種過彎的紮實感是日本車無法比擬的,還有六速手自排,在彎曲的山路中,幾乎不需踩煞車,直接利用手排功能就可輕鬆駕馭,隔音性也相當不錯,整個引擎聲.風切聲都處理得很好,絢麗的儀表板更是好看,科技感十足,又不流於花俏!
比較可惜的是配備上並沒有較舊款增加許多(如後座電動遮陽簾.自動感應頭燈.後座可調等這應該可加入來增加後座買家購車意願),不過任何設計都更加的人性化!
以208萬切入這個級距算是相當划算,且volvo的保養費用算是進口車價位較中等的車商,相當推薦這部車!
老實說,這是我這輩子目前到現在所開過第二具v8 引擎的車子,第一次是開朋友的 gs430 .
二具引擎完全不一樣, new s80這一具,有類 bmw 的樣子, 它在低速低轉速時所發出的聲音,和
拉高轉速的聲音,我想只能用銷魂來形容吧~ 它的操控有明顯大大的提升了, 據原場所表示,
它的設定是介於 e-class 和 5 series 間.......... 我個人的覺得和e-class 的感覺很像....
(5 series 沒有開過,所以不清楚) 也夠安靜,原廠表示它的玻璃窗是採用雙層的,車內只聽的到
那具v8 引擎所發出的沉穩運轉聲 ,還有一個叫blis 的東西,它是用來監視右左二邊後面的
車子,在轉換車道的時後,如有來車的話,在車室內連接後視鏡的地方有個橘色的燈會亮起,
提示有來車, 據我的了解目前市售車的話,只有audi 的 Q7有還 s80 有配或是可以選配,但我個人
覺得volvo的設計比audi 來的好,因為Q7的來車警示燈,它是安裝在左右後視鏡上.如果今天,我把
玻璃窗貼上很深很黑的隔熱紙,或是下大雨起霚的話,它的方便性可能比 volvo 來的低一點.......
最後令我最心動是它Dynaudio Premium Sound 音響系統,沒記錯的話它的擴大機達 650w
dolby 環繞音場,加上 12組Dynaudio 揚聲器. 那音質真的是太太太太好了~它的環繞音場,
還可依車內人數來做最嘉的調整設定, 這可能是我聽過市售車,最好的,比起我開去的(w220)
還更高檔 ........................有機會的話,各位也可以去試開看看,因為看聽別人說的,不如自己
去親身體驗...........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