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短彈簧圈數比原廠少一圈以上
而防傾王橡圈是裝置於彈簧中央偏上部位
其作用是吸收彈簧壓擠產生的力道
以減少彈簧受力時的變形幅度
能改善車輛過彎的側頃與高速操駕的晃動
故裝置『防傾王』 仍需保留前後彈簧圈的緩衝空間
否則『防傾王』一受力就直接頂住彈簧圈
當然會產生彈跳感。
建議大大:
如果以視覺效果及操控為優先,就拿掉『防傾王』橡圈
但如要兼顧家人乘坐舒適性,就換回原廠彈簧,再裝『防傾王』橡圈

※※※懸掛改裝項目:1.防傾王/2.原廠避震器/3.改裝避震器/4.改短彈簧/5.防傾桿
直線舒適度(坑洞):1.佳/2.最佳/3.差(極硬)/4.中(硬)/5.佳
彎道舒適度(暈車):1.佳/2.差(晃動)/3.最佳/4.中(回彈)/5.佳
彎道舒適度(坑洞):1.佳/2.中/3.差(硬)/4.最差(硬+回彈)/5.中
彎道側傾量:1.小-最小(可依需求增加防傾王數量)/2.最大/3.最小/4.中-小/5.小
安裝時間:1.30-60分鐘/2.原廠配備/3.半天/4.半天/5.1-2小時
操控性:1.佳/2.差(反應慢)/3.最佳/4.中(過度反應)/5.中
車高:1.不變/2.原廠車高/3.可改變/4.降低/5不變
煞車車頭下沉:1.少/2.多/3.最少/4.少/5.多
完工價:1.數千元/2.原廠配備/3.二至八萬/4.五千至一萬/5.六千至一萬
因為加裝後跑彎道時馬上印證
當日入彎時超車一部黑色CIVIC SI
SI立刻兇狠地緊咬我D4想超回來
大概二公里多的連續彎道
D4破紀錄以時速一百以上過彎
一切都還在安全掌控範圍
沒讓SI得逞<進口跑車200匹馬力以上>
最後出彎道直線再加速
D4的大扭力終於把SI遠遠甩在後頭
--------------------------------
當初想加裝SAM墊片 是看了原廠的廣告DM
價格雖然有點貴 但信賴SAM的改裝專業
而且據新竹廠告知:
迄今只有一台V50加裝四輪墊片
且同時改運動彈簧降低車身4公分
但沒多久V50又來換回原廠彈簧
因為行路不舒適/輪胎會碰撞輪弧/還影響操控靈活度
有了V50仁兄的前車之鑑
所以我決定維持原廠彈簧/只加裝四輪墊片
事實證明--這是正確的決定
----------------------------------
經過與其他車種之參考比較
終於明白S60的優異操控性<輪距與S80相同>
與其寬輪距有相當關聯性--請往下看
AUDI A4:前輪距1564mm/後輪距1551mm
BMW 318:前輪距1506mm/後輪距1535mm
LEXUS IS250:前輪距1535mm/後輪距1535mm
VOLVO S80:前輪距1578mm/後輪距1578mm
VOLVO S60:前輪距1578mm/後輪距1578mm
VOLVO S40:前輪距1535mm/後輪距1531mm
福特 FOCUS:前輪距1539mm/後輪距1534mm
=====================================
S40加裝SAM墊片後:前輪距1565mm/後輪距1561mm
還比不上未改裝墊片的S60輪距寬度--答案不就清楚了
為何S60是VOLVO家族裡的操控王


pcc2010 wrote:
小弟選用的墊片是鋁合金材質製品,重量極輕並非使用鋼鑄材質的墊片,不知道是不是因為
只有墊後面兩輪的關係,所以在操控上感受靈活度來說個人覺得略略較原廠輪距差一點點
但還是強調不論是過彎或高速下的穩定性真的有幫助提升.(恕刪)
我想因為只墊後輪,所以後輪輪距增加,相對後輪支撐力更好,更穩定,自然靈活度較差。
相對若是只墊前輪,前輪距與車高/重量相對關係變寬,自然前輪支撐力較夠,會比較靈活。
防傾王其實真的是好物,尤其是針對原廠避震器彈簧過軟,阻尼力量不夠延遲彈簧壓縮時,防傾王能夠抑制彈簧一個程度的壓縮。 就算觸底的情況,PU膠也程度上減緩因觸底而造成輪胎支撐不住的情況。
當然要真的操控,整組改裝避震器是少不了的,可是看板主所花的錢與效果,尤其在操控與舒適的平衡上,是非常值得的。
也如板主所說,短彈簧就不要用這樣的東西了,太快擠壓到PU膠,加上短彈簧本來就較硬,車身動態會變得很詭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