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下部車不敢再選Volvo

starfield wrote:
大多數汽車媒體還真...(恕刪)

大多數汽車媒體還真没有什麼人將Lexus列為操控取向的車,好像只有
開Lexus的人自己這樣覺得吧。
車高,底盤離地較高的LEXUS,真的不能跟人家比操控。重心越高越晃越容易翻。LEXUS適合比膝部空間,頭部空間,避震行程長舒適等,不要連底盤跟性能都想比。

volvohoo wrote:
大多數汽車媒體還真...(恕刪)

因為Lexus是豪華舒適品牌,所以豪華舒適做的特別好。而Volvo是主打安全品牌,所以安全做的特別突出。但車子不可能完美,操控 舒適不可能取得平衡點。
大家評論相當踴躍,讓人刮目想相看
但我想問問評論的大眾
有多少人真正擁有過這二款車?
或是說操駕過這二種車超過一萬公里
為何二種我都開過跟擁有很長一段時間
怎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可否告訴我原因發生在哪裡?
二種完全不一樣的操駕特性
這是我的感覺
油電如果真的那麼好,自然有人會去買單
其實也不用太過自吹自擂它的技術有多先進
市場會決定銷售量
我不太清楚LEXUS自身油電賣的數量真的有比汽油版多嗎?
可能還需要查一下看看,才能知道
各家車廠絞盡腦汁就是為了做出市場區隔的車子
油電能否成為主流還要再觀察一段時間
eric580226 wrote:
大家評論相當踴躍,讓...(恕刪)
自己買了車,會說自己選的有問題?各車廠都有試乘車可試乘,也有一推車評網路可參考~最後自己依所需預算,選各廠同等級的車,這完全看個人的取向;不然怎會有流傳:買賓士,坐後座時就知道錢花在那!買寶馬,開車操控就知道錢花在那!買富豪,車禍安全就知道錢花在那!買凌志,入廠保養就知道錢花在那~我個人認為也是有幾分道理在~這裡的魯蛇很多,也受教過
富豪是怎麼樣的車,買來開看看就知道,討論那麼多富豪也不可能變成豐田,豐田也不可能變成富豪,以前開過兩輛豐田,現在換了S60,才知道富豪的優點,下一部會是什麼車,誰知道?車廠那麼多可以選,討論這些重要嗎?個人高興就好。這跟評論別人的女朋友好不好一樣,人家高興就好。那天人家覺得好就娶回家,覺得不好就分手,也不干我的事,現在開著富豪覺得很爽!
看了這麼多討論與自己開了這麼多車的經驗,以我姐夫的TOYOTA啊鐵死開起來,真的就很中庸的日系車,跟現在開學長的Infiniti G37真的也差一大截,再拿來跟自己的VOLVO V40比,也有差,底盤的鋼性就差很多了,別吹捧TOYOTA,也不用說VOLVO有多好,自己的經濟能力到哪就買什麼車開,硬要比什麼車好,真的無言,比這兩個牌子好的車多的是,買不買得起的問題而已!

下一部車會不會是VOLVO不知道,但就是不會買TOYOTA,因為停紅綠燈就是全車系小車聚~有時候還會遇到三代同堂~


volvohoo wrote:
車高,底盤離地較高...(恕刪)


GS-130mm
BMW 5(F10)-143mm
BMW 6-126mm

車子低一點確實對操縱等比較有幫助...
GS的離地高度和6比較接近...
而國內外都是將GS/5/E/A6/Q70歸為同級車,基本上提到中大型房車的同級車,還沒聽過V進來的...

http://www.autoblog.com/buy/2017-Lexus-GS+450h/expert-review/
askeir7 wrote:


美國指標的汽車網...(恕刪)


GS操控真的很不錯,又超值

當你購車預算上百萬時
Volvo和Toyota你會怎麼選?
Volvo和Lexus你會怎麼選?

第一個選擇大概因為volvo車主比較怕死
所以寧願花大錢忍受些鳥氣買下來自己用
第二個選擇大概因為volvo車主比較務實
所以寧願把錢花在看不到的地方保護自己

我從來不認為volvo有多麼強
論操控、組裝品質、維修大概都不如別人
只是在安全與健康上比起別牌上用心很多
就是有些中文閱讀能力非我所能理解的人
你愛用日系車,我尊重
但硬扯其它有的沒有的
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五六年前的volvo就搭載City Safety
這裝置至少兩次讓我免於追撞省下不少錢
那Lexus及Toyota何時搭載?
雖然比較晚,不過至少也做了一半

當車廠的高科技應是拿來增進人類行車安全
若是能降低成本普及全世界
這才是人類之福
47年前這個屢屢被酸的品牌做到了免費授權
可否請問Toyota/Lexus在為交通安全上做了什麼?

三點式安全帶--volvo
安全氣囊---美國福特、德國賓士
電子車身穩定系統---德國賓士
煞車優先--1980年的BMW(後來這還是2010年初,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公布了豐田汽車因煞車設計
不良,造成致死和受傷意外的數據,同年上半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建議汽車製造商,將汽車
加入煞車優先系統....,Lexus/Toyota才跟著強制加入此裝置)

這幾個攸關生命的安全科技全都是最近五十年內發明的
絕對在Toyota公司成立後才出現
其裝置成本經過歐美車廠的量產後,價格都已經是非常合理
不過,Toyota在台灣就是置之不理
直到前一兩年才意思意思弄個3/4套上去
大多數車主很在意安全、相信沒人希望會發生車禍
某些人很愛講車子不是買來撞的
所以省油優先、二手價優先、好保養優先....
對,但你很難預防別人不會來撞你

對我而言,錢再賺就有了
但命只有一條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