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金厚薄真的跟安全沒有任何關系 因為那只是一層蒙皮
跟安全有關系的是 a 柱 跟 車門鋼樑 的鋼材
關門"聲" 厚不厚實
也跟安全豪無關系 跟 裡面的隔音材 組裝材料有較大的關系
國產車 去做車門隔音 再加一些隔音條
讓共振聲音可以吸收在隔音材上
關起門來聲音 也會很漂亮
進口高級車 感覺車門 "重" 是重在車門鋼樑 鋼材 而非外表那層板金 蒙皮
一分錢一分貨 80% 的老百姓 有幾個人買的起百萬進口車
你又要馬兒好 又不花錢 怎可能 ?
車廠當然只好省成本 把一些非必要的 像隔音綿 材料 拿掉
鋼材用低階一點的
能怎樣 ? 如果國產車 把安全都加進去 一台賣到百來萬 你會買嗎 ?
所以很現實的 抱怨或嘲笑國產車 都是無意義的
因為是 " 錢 " 決定產品~ 錢在做人~
要安全 你可以多花點錢 選 進口日系車 跟 進口歐系車
沒錢 就小心開 保險保多一點
yuna7526dl wrote:
不過,我建議大家把要求拉高一點....
請大家冷靜想想....您真的相信國產車的組裝水準嗎?
您真的認為在同個車型前提下,國外組裝後的撞擊測試結果跟國產的撞擊測試結果會相同嗎?
國內組裝後的車子有通過像NCAP這類公證單位的嚴苛檢驗嗎?
不管一般國人信不信,我只相信眼見為憑,我是打死不信....
台灣有個很了不起的單位叫做ARTC
ARTC做過了一堆的撞擊測試, 但是很弔詭的是都沒有公布過成績
奇怪~~做了一堆撞擊測試卻不敢公布......裡面是有啥內幕??
讓我猜想.....可能是成績太難看.....有壓力不敢公布吧.....




升格當爸爸....才知道有時間騎車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ado016435 wrote:
你犯的是統計學的錯, 沒有100%安全的車, 車廠的責任是盡力做到安全, 準備充足都不一定可以考試pass, 更何況準備不到一定水準, 箇中差異會在死亡事故統計中顯示, 2008-2011我做了統計, 資料來源是各媒體死亡事故報導, 歐系車與日系車的比率是1:10, 在台灣日系車的事故死亡率是歐系車的10倍, 不相信的話你也可以由現在開始自行統計, 日系車的死亡事故一定是遠高於歐系車, 另外有很多歐系車的死亡事故是因為火燒車, 所以改買柴油車就又可以將此風險降到最低....
本來是在旁邊看戲
但看到這裡時在是忍不住了
既然談到統計學
就必須請問你一個最簡單的問題
你說各媒體死亡事故報導, 歐系車與日系車的比率是1:10
故推論在台灣日系車的事故死亡率是歐系車的10倍,
先不論你的數據來源是否正確
單就你將發生死亡事故比率推論為事故死亡率就知道你根本不懂統計
你不用考慮兩者車輛數的比率嗎?
如果你真的讀過統計學
真懷疑你的學分是不是拿土雞去換來的
allen74820000 wrote:
能怎樣 ? 如果國產車 把安全都加進去 一台賣到百來萬 你會買嗎 ?
所以很現實的 抱怨或嘲笑國產車 都是無意義的
因為是 " 錢 " 決定產品~ 錢在做人~
要安全 你可以多花點錢 選 進口日系車 跟 進口歐系車
百萬以內絕對買的到安全的車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1219141&p=1%22

只是很多人買車是先看影音電子花車甚於安全配備的。
這都還是要政府教育以及政府態度的問題
安全優先,再來才是其他的省油/奢華配備
至於政府受到什麼壓力,ARTC撞擊測試成績不公布是什麼原因,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