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volvo 小車高速公路實際撞擊結果


Hsun_大貓 wrote:
我不曉得你是看不懂還是看不到我打的字,又或者你只是想找個人來嘴而已,我在文中同樣也對氣囊的作動抱持懷疑,並且提出可從行車電腦調閱紀錄(如果會記錄)或是取出感應器檢查(如果能挖出來並且有能力判斷),畢竟在volvo的紀錄上安全氣囊確實有發生過招修的事件。

然後你給的小面積撞擊測試是直接的垂直撞擊,左前輪已經後縮、測試的人偶向前傾代表衝擊力道已經大於座椅可以提供的保護,與樓主所述經歷已大不相同,實際上安全系統的作動有沒有需要深究也只有樓主能決定,至少他人現在沒什麼大礙。

是說你又有看到我去其他車版開炮了?連理性討論都不行,現在是流行獵巫了嗎?


1.我給的兩張圖你確定只有"小面積"撞擊測試?英文看不懂可以去搜尋網站直接看影片啊

如果你認為整個車頭撞上去也算小面積那就算了

2.我有說你去其它車版開砲?文章內容好像是

「我想說的是台灣人果然現實,高級車種發生問題就會有很多人護航
今天要是豐田早就被砲到歪頭」

當然你要自己承認那我是無所謂啦

http://www.euroncap.com/zh

給你網站自己去看

雷小炫 wrote:
黑影?哪來的黑影?
...(恕刪)


碰撞感應器應該是類似g-sensor(加速度感應),而非以進行中的變形做感應,
所以高速下剛碰到車頭就爆氣囊很合理呀。以最終NCAP碰撞結果是比樓主的狀況嚴重很多無誤呀⋯
圖片中的撞擊安全本來就應該做到
做不到這台車價值會在哪邊
價格直逼雙B與高級車L牌與I牌

中國大陸品牌沃尔沃volvo狼性很會打廣告行銷嗎
砸大錢做行銷不手軟
黑的會說成白
讓利很大給代理商零售商
網路寫手收買一大票

股子裡早就不純正瑞典血統與nokia Motorola轉賣很多次
品牌大陸買走製造零件大陸製造
組裝在歐洲或其他國家
設計研發也可能在大陸本地
大陸本國也在出口

如果用Iphone手機來講
至少設計是美國設計CPU也是美國設計台積電投產
軟體也是美國設計
只是製造在大陸
核心技術還是掌握在蘋果手上

以品牌認同度來說蘋果認同度是國際公認
血統是美國研發設計中國製造
VOLVO是被轉賣再轉賣
再賣給大陸長安吉利
你認為消費者買家看上是品牌認同度還是車子本身本質製造血統
各有見解




CCKang wrote:
碰撞感應器應該是類...(恕刪)


說真的我已經看不懂你在打什麼了

ncap撞擊測試只有50公里

50公里

50公里

50公里

如果你認為50公里在實驗室撞擊是高速且比在高速公路上開120打滑撞護欄還要危險跟嚴苛

那就這樣吧

另外請看我前一頁貼出來樓主車頭跟撞擊測試車頭比較

很明顯可以看出撞擊測試的時候車頭剛親下去就觸發感應器了

那時候前輪甚至都還沒受到擠壓

安全氣囊電腦不會判斷這次撞擊下乘客會不會受到風險來決定要不要炸開氣囊

很明顯是超過一定推擠的壓力後就會觸發了

我買不起volvo車,但看到護航成這樣...唉,那你們買這牌的車幹嘛?不就是為了安全嗎?

結果把安全氣囊沒炸開合理化?
雷小炫 wrote:
1.我給的兩張圖你...(恕刪)


sorry第一張圖沒看清楚是我的錯,但同樣的兩具人偶的座椅確實都已超過所能夠負荷的能量。volvo的撞擊測試2015年以前的車型我是看過不少了,謝謝你的連結;但問題點是不管測試中是大面積還是小面積幾乎都屬於撞擊後靜止的狀態,也幾乎等於初速度*車重的能量直接壓縮在車體上,樓主的狀況更加複雜,我也只能憑樓主給的照片臆測。

你在我的引言上開地圖砲我當然有被掃到的感覺啊,沒講它的壞話就被說是護航我才覺得委屈咧,
要是哪次看到volvo的車室被撞凹了我可能還會進來嘴個兩下吧。
車主撞到大樑端了,A柱還沒事算是很不錯了!!

至於撞到大樑輔助氣囊沒爆,這真的不予置評!!

Hsun_大貓 wrote:
但問題點是不管測試中是大面積還是小面積幾乎都屬於撞擊後靜止的狀態,也幾乎等於初速度*車重的能量直接壓縮在車體上,樓主的狀況更加複雜,我也只能憑樓主給的照片臆測


我們看圖說故事就好,畢竟我們也不是專業人員





請注意「樓主車頭毀損程度」跟「撞擊測試氣囊炸開時車頭完整性」

雷小炫 wrote:
不解釋去看ncap...(恕刪)


這樣說就言重了.....不需要說誰護航不護航~~volvo又沒付錢給我

通常消費者對於專業性的問題~絕大多數是沒有判斷能力的~

只能用直覺or常理來判斷.

寫過程式的人都知道~一個保護機制的成立有幾個簡單要素

trip value / trip time / duration time.....etc

套在氣囊事件, 簡單的說就是~~撞擊程度/撞擊時間/多快啟動保護

這每個要素都要透過個別的副程式下去計算執行, 參數應該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

畢竟氣囊動作~跟開槍是不一樣的....它要考慮很多要素~要素成立的權重..等等

如撞擊點 / 瞬間G力 / 車速 / 煞車能力評估 / 次高的保護是否已經失效需啟動更高保護

這些只有原廠知道~我相信電腦應該都會紀錄..因為volvo車子發生事故後,後燈會自動快閃

表示電腦確實已經進入過撞擊的副程式啟動一些機制....

所以事情沒這麼簡單...用結果論來看 : 人沒事~就代表電腦沒有誤判




雷小炫 wrote:
我們看圖說故事就好...(恕刪)


我是看人偶啦,這種能量安全帶跟座椅已經沒辦法拉住人偶了,這時氣囊要是沒爆V也不用玩了,而此事件中具車主所述當下是被緊束在座椅上並沒有撞擊到方向盤,兩者已有明顯不同。
再參考樓主貼出來的車主手冊可以知道它的氣囊有兩種爆法,從這點可以知道這台車對於氣囊的使用有一定的判斷標準,而非單純的碰撞即觸發,實際上是物理設計還是電腦控制要看原廠解釋。
14號下午雨真的很大 剛好這時間我也正在北上
開高速公路就像一路衝浪
樓主沒事就好 V廠價值正在此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