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國一8車連環撞,VOLVO真的是安全的很誇張

stonecold wrote:
在01發言,最好先google,才不會被噹。

F1或"高級"超跑大多採用貴蔘蔘的碳纖單體車廂,其保護乘客的方式跟一般市售車不同,雖然成效一樣。不過萬一衝擊力道真的大到連單體車廂無法承受的地步,那就.......兩眼開開,準備......

前者:撞擊→撞擊點附近的零件或車架解體→分散撞擊力道→單體車廂還在→保護乘客
市售車:撞擊→撞擊點附近的潰縮區潰縮 或安全氣囊作用→吸收撞擊力道→A柱及C柱中間的車廂還在→保護乘客

講得更簡單一點,我個人覺得F1賽車那種撞到就解體或炸裂藉以保護主人的原理,有一點點像戰車的反應裝甲,就是戰車外面貼一圈很像巧克酥的那種片狀物;機動警察或鋼彈也有看過 。

對了,安全帶或安全帽是必須的配備,所以我就沒提了。


補充一下

那些喜歡拿F1高速撞擊會分解的人拿來比喻神車那種潰縮裝置 是GG比雞腿吧

F1高速撞擊會分解是為了保護裡面那個身價比一般人高的車手

神車的潰縮不是為了保護裡面的乘客吧

個人認為就是偷輕 讓油耗好看

怎是為了保護乘客

看了好幾起神車被追撞 三廂變兩廂 兩廂變一廂

最近的事故 某神車三廂變一廂 駕駛被夾死 這種潰縮是正常的嗎

怎一堆人反攻擊Volvo 沒有潰縮是有問題

人沒有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好嗎!!


就像我們在工業這環境
歐美業者該做的人身保護一定做齊
但台灣或大陸東南亞 大部分不願意花那錢做保護
甚至原廠做的保護還會故意pass

歐美人把人命當寶
台灣人把人命當屎

所以表現出來的態度就不一樣

那些質疑Volvo安全性的人

請問若你們發生意外

會希望犧牲的是家人還是荷包

假如最近那事故 被撞的神車換成Volvo

或許能保住一命

怎麼不會凹,VOLVO 正面撞上去 35mph 還不是整個縮起來
但是, 人家就是安全 !!
潰縮是重要的吸收撞擊力的方式, 重點是乘客艙的剛性完整性
而且現在歐美『安全』的定義, 已經擴展到撞到行人也以『保護行人』為新標竿...
代表前保桿和引擎蓋都以潰縮為設計主力

來看看VOLVO快二十年的撞擊實驗中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EdvvVT7718
就是這樣的設計理念
九年未改款的老XC90一次就滿分通過前年開始大興檢驗的small overlap
(VOLVO有驗的車款也全數滿分,不是隔年改款才通過的)
那時可一堆名牌車都POOR的測試啊!


再來一個近期一點的V40
車頭全爛也沒關係, 車室完整, 乘客安全~
小弟特別重視車體結構中,車門的防護力,
2015年台北世貿車展,去開volvo的車門,重到嚇死人,
本人的車門自覺已經很重,想不到volvo更重一倍,
個人有時坐小黃,後門最輕的,就是global lancer,幾乎譲我感覺不到重量,
再來最常坐到的wish,Altis,也好不到哪去,camry稍微比它師兄弟好那麼一點點,只有一點點...
很少坐到的livina,和神車半斤八兩
展覽展間看車,車門輕若無物的,我都不會考慮
輕薄的車門,會配上多粗壯的防撞鋼樑?

Dogking87 wrote:
小弟特別重視車體結構中,車門的防護力,
2015年台北世貿車展,去開volvo的車門,重到嚇死人,
本人的車門自覺已經很重,想不到volvo更重一倍,...(恕刪)


VOLVO都會去研究嚴重的車禍
在實驗室重現,讓安全設計精益求精

側撞嚴重嗎?斜撞更可怕
因此 VOLVO撞擊中心的 側撞角度是可以微調而不是90度的!
那應該是後車車身較低,前車是休旅車所以車身高點,所以就直接插下去了,我是看前車屁股有被後車抬高的樣子
搜尋一下 還滿多例子
不過車不是來撞的。主動安全很重要







搬張板凳坐一下

以下亂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7V-G3PiRUc

一起車禍就能看出volvo多硬
一輛黑色volvo XC90跟一輛白色Renault Symbol相撞
Renault Symbol被撞得不成樣子,車主被卡在裡面好像也受了重傷,費很大的勁才把人從車裡搶救出來.
volvo只被撞掉一個輪子,車主早就不見人影了,人應該也沒事
kikianet wrote:
請教一下
為何是乘客來承受?
而不是車身鐵件或座椅....等其他物件來承受?
是什麼原理?


這個是基本的國中物理.

假設撞擊發生時車內人員是等減速運動, 則 S=(1/2)*V*t, 其中

S: 撞擊後車內人員的移動距離, 車輛的潰縮程度愈大, 車內人員的移動距離會愈長, 如果是撞到固定的東西, 車輛的潰縮距離就差不多是撞擊後車內人員的移動距離.

V: 發生撞擊時的速度.

t: 從發生撞擊到完全停止的時間.

人員受力F=m(體重)*a(加速度)=m*V/t=m*V/(2S/V)=(1/2)*m*V^2/S

所以撞擊時的速度一樣時S愈大,人員受力就愈小.也就是說撞到不會動的東西時潰縮程度愈大, 車內人員受力就愈小.
stonecold wrote:
在01發言,最好先google...(恕刪)


不管怎麼樣
以一張車禍了車子沒有大損傷的照片
不能完全說明『安全的很誇張』
板金硬跟安全不見得扯的上關係 no.1

我並不是想要去講日系車比volvo安全
而是要表達
有潰縮的車子,甚至潰縮到輪胎都不知道滾哪裡去只剩駕駛艙的車子,他們不會比volvo不安全到哪裡去 no.2
甚至
麥卡倫、藍寶堅尼、法拉利這些車對於保護駕駛人上作的功夫不會比你少

一個為了時速隨便都200而開發
一個只是歐系中高價位房車

你說超跑跟volvo不是同個量級不能比
我也認為拿volvo去跟那些幾十萬的車比也不能比...

最重要的是
板金會凹不代表不安全,板金不凹不代表安全 no.3
我說f1的駕駛員能再時速破百發生撞擊後存活
你敢說板金硬的車就能在相同條件存活?

這不是強詞奪理
而是本來就不應該單純的用車體鋼性去判斷是否安全 no.4

打住
我都重複4次了
要繼續戰的我也隨便了
只能顯示出愚昧的護航而已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