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市面上電動車的電池安全防護都跟XC40 Recharge一樣嗎

YT滑到DR.IF的影片
跟其他試車影片不樣,有把XC40 Recharge頂起來
並且展示XC40 Recharge的電池模組
除了後座置腳空間沒有擺放電池,讓坐的人更舒服
後座椅墊下的電池擺了一整塊雲母片阻隔保護
每組電池有兩個監控系統
整個底盤是一個大的鋁合金框架,周圍打上防水膠
在防撞方面對電池保護做到非常完善
整個覺得XC40 Recharge已經是電車坦克

看完之後有個疑問
這種對電池保護的設計
到底是VOLVO有比較注重電池安全
還是其實每台電動車都差不多,只是沒有特別說?
2022-12-06 8:33 發佈
golove123 wrote:
YT滑到DR.IF的...(恕刪)


富豪車廠多年前就被對岸的吉利(100%)收購,它為麼會被收購?原因你懂的,吉利給予歐洲富豪總部100%的自主權,所以富豪得以延續其安全堅固的造車傳統.

但是富豪歐洲總部真的沒有能力研發電動車,也沒有能力研發電池,所以它的powertrain,是來自吉利改良,以適合富豪的車架.
jerryho282 wrote:
富豪車廠多年前就被對...(恕刪)


依據下列的新聞,看不出來都是用大陸研發的技術耶~~
前陣子發表的EX90也沒看到新聞有提到採用大陸車廠的技術,所以您說瑞典那邊沒有研發動電動車的技術與能力,是有相關資訊的嗎??

https://news.u-car.com.tw/news/article/73196
都有類似的做法

差別在用量的多寡而已
不可否認,電動車只要使用電池,都擺脫不了大陸供應鏈。全世界汽車廠使用電池幾乎都是對岸客戶,反觀Toyoya & BMW 使用氫能源,才是真正擺脫電池箝制。 而且沒有電池明明還很滿,卻不能放到空;明明還可以充,卻不建議充到100%的窘境
yichen8173

氫能源?? 別在做夢了...50年內不可能商業化

2022-12-22 18:12
layws

yichen8173 你那麼緊張幹嘛! 不少國家早已制定加氫站時程表,有空可以去找資料看看

2022-12-23 8:57
hi_ben wrote:
依據下列的新聞,看不...(恕刪)
富豪肯定不是直接拿吉利集團的電動平台來用,實際上EX90用的也不是SEA平台,但策略重心,以及資源共享,確實跟母公司關係很大。

看看富豪的電動化進程可以說是歐系品牌中最快最激進的就知道了。

話又說回來,要是富豪直接用吉利集團的電動平台,也未嘗不是好事,那平台可是集蓮花的機械素質與吉利的三電系統於一身,SEA的首發作品頂規賣160萬左右,行駛品質贏了S400L。
樓主去看看易車拆解蔚來ES6,會發現這本來就是電動化車型的普遍做法,而且19年上市的ES6安全冗餘就已經做得很誇張了。
kira7887 wrote:
富豪肯定不是直接拿吉...(恕刪)


沒記錯的話EX90用的是SPA2的平台,是全新開發的,目前應該沒有太多資訊透露~

剛入手純油XC60,下台車應該就是純電了,希望屆時電池、充電、車機系統、車身結構都已經是成熟穩定的狀態~ ^^
Volvo小厚

懂行~ spa2是專為電車開發的底盤 跟cma(xc40系列)一樣

2022-12-08 16:50
吉利汽車收購VOLVO也過了好幾年
吉利提供研發費用的資助
但聽業內人士說瑞典VOLVO的自主權完全沒變
研發總部也是在瑞典

影片中有講到後座置腳空間不擺電池
讓後座坐起來不會有在板凳上的感受
前後雙馬達版共408匹馬力
出力跟Taycan一樣不過價格只在200萬初頭
還有XC40 Recharge一個電池模組就有兩個電池監控系統
三電系統都來自歐洲老字號大廠
以及樓主提到的各種安全結構的設計
證明XC40 Recharge是台低調但有料的好車

其他品牌電動車比較多在強調續航力
電池技術跟安全這塊比較少提
也有些是油轉電(像EQA/EQC/iX1等等)所以做不了太多
硬核的技術含量沒有XC40 Recharge這麼高
電車坦克這稱號XC40 Recharge算是稱得上

近兩月的銷量還不錯 就代表市場給予的評價
明年不缺晶片情況下 加上剛推出的單馬達版和C40
給車主更多選擇 也擴大族群和價格帶(1.單馬達/雙馬達2.休旅/跑旅)
明年的銷售量應該會成長更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