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我完全沒開過韓國車,有什麼無知白目之處就請大家海涵,我想觀察的點主要是從德國設計這件事出發:
試駕車規格就不再贅述,放幾張到此一遊照片:

網友賞車:今天就是要開這台啦

活動Model:基本上後面的圖大都會是癡漢取景

右邊紅色貼紙是貼心的副駕氣囊手動設定/試駕網友也是正妹...(都說了是癡漢取景)

i30cw的心臟

網友認真攝影中:雞絲很高檔!


iPod/USB相容/USB和AUX插孔是收納在扶手箱內,中控可顯示中文~

預設就是兩個置杯架在外面,很好 不做作!

經過收納的噴水孔的確是標準德式配備! (這幾張很難請Model配合展示...)
後座空間超乎想像
前幾天有網友分享了i30的後座空間照片,網友們質疑前座調太前面,小弟在這邊要幫i30說句話,小弟身高是183,當天正是要特別試後座空間,所以先坐到副駕把空間調到膝蓋離手套箱約4~5指再到後座試坐,發現膝蓋離副駕椅還有20公分以上的空間,應該是拜長軸所賜,空間實在夠大!

在後座坐挺(角度無法調整,不挺也不行),頭部空間很夠,比起常坐的小黃阿提斯不惶多讓。後座座椅皮革的舒適感也在上乘,支撐度也很夠、偏硬,坐慣舒適軟座的乘客可能會不習慣;在空間運用的合理性和人體工學的感度上確實有德式風格。


Model身高160,頭部空間真的很夠! (靡之音:癡漢有幫大家問到小站帳號:ghost0221)
試駕上路
本次試駕時間及路段稍短,從南京上環東>下環東轉南港路回車廠,短短的10分鐘車程很難試出本車的實力,是美中不足之處。
進入正題,時間既短,就更要細細感受;從進入駕駛座開始,就可感覺到駕駛座的設計有著濃濃德國的風味,黑銀配的中控台走樸實的VAG風。目光移到儀表板,乾淨的轉速表、時速、水溫...都是德系設計,三幅方向盤似乎在宣告i30宜動宜靜,包皮做工也很精緻有質感(人客啊~ 現省3,000,車個紅線會更好...)
個人最激賞的是排檔桿,短小精幹十足運動風。



前座的支撐度不錯,左右都有足夠腰靠支撐。

引擎表現
怠速很小聲,果然是個賣點,上坡應該就是強項了,小上坡油門到底,低轉高扭,動力真的有源源不絕之感(拉轉時聲音也很悅耳),平面短距拉轉則個人認為表現平平,預期要進入較高速應該還是會小拖,是否真能有高轉大馬力?只能期待有緣再試車了。
操控
上了環東之後就是一個大S來試試底盤設定,原廠懸吊配Sachs讓人可安心測試,指針來到近10格,即便是原廠15”胖胖胎,入出彎穩定度還很夠,(車體剛性筆者功力不夠,兩個彎感覺不出來XD);來到環東中段,試了高速切車道,指向不錯!表現比我的想像中好,但車尾有點跟不上,原廠胎壁也軟(抱歉陪同試駕的朋友們被甩來甩去),如果是特仕車的設定,開起來應該會很舒服。
原廠15”胖胖胎

特仕車配了215/45/17W (加個五幅鬼深就更完美啦)

尾聲
下了橋在平路順順開慢慢體會車室的氛圍,整個組裝質感也很好,和日系車是完全不同感受,對照(平價)德系車的高級感更是一點也不差;在待轉成美橋時,旁邊停了兩台灌漿車,刻意開車窗做比較,原車的隔音效果就不錯,如果在底盤隔音再加強一些就很完美。
整個試駕較可惜的是沒有試到制動,不過從駕駛感有德國味看來,應該也相去不遠。
補記
寬敞後行李箱
掀背轎旅的後行李箱(加上6/4分離)是比較重點,粗估放進大(單)車可免拆輪

和伴侶出遊要在車上過夜也很舒適...

特仕車大包



尾管雙出目前純裝飾 (已幫買主預留再升級空間 再省一筆!)

組裝細緻度


拋開個人對德系品牌情結,我想i30cw真的是一部 可以滿足春風少年小跑怡情兼具全家出遊和樂融融,可以列入考慮的車款!(貼的晚了點...大家已經討論開啦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