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這是 Bing。您的問題是稅金制度對於現代國產車Custin大陸車與台灣車車價差異的影響,可舉例說明。根據我從網路上搜尋到的資訊,這裡有一個例子:
- 以Custin的GLT-A旗艦款為例,這是一款在中國和台灣都有銷售的國產車型 。中國的Custin指導價為15.98萬人民幣,折合台幣約為70.8萬元。台灣的Custin售價為132.9萬元。可以看出,台灣的Custin比中國的Custin貴了約62.1萬元。
- 這個價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稅金制度的不同。中國的Custin進口關稅為15%,增值稅為13%,購置稅為10%,保險費為5%。台灣的Custin進口關稅為17.5%,貨物稅為25%,營業稅為5%。這些稅金都會加在車價上,使得台灣的Custin比中國的Custin更加昂貴。
- 如果要計算總稅金,可以使用以下的公式:
- 中國的Custin的稅金 = 車價 x (0.15 + 0.13 + 0.1 + 0.05) / (1 - 0.15 - 0.13 - 0.1 - 0.05)
- 台灣的Custin的稅金 = 車價 x (0.175 + 0.25 + 0.05) / (1 - 0.175 - 0.25 - 0.05)
- 以中國的Custin為例,其稅金計算如下:
- 車價 = 15.98萬
- 稅金 = 15.98萬 x (0.15 + 0.13 + 0.1 + 0.05) / (1 - 0.15 - 0.13 - 0.1 - 0.05) = 8.1萬
- 折合台幣 = 8.1萬 x 4.4 = 35.8萬
- 以台灣的Custin為例,其稅金計算如下:
- 車價 = 132.9萬
- 稅金 = 132.9萬 x (0.175 + 0.25 + 0.05) / (1 - 0.175 - 0.25 - 0.05) = 72.06萬
可以看出,台灣的Custin的稅金比中國的Custin的稅金高出了36.26萬元,這就是稅金制度對於車價差異的影響。希望這個回答能夠幫助您了解這個問題。如果您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再提出。謝謝您使用 Bing。😊
扣除稅金後原車價也有差異, 這個差異可能跟市場規模等其他因素有關。例如,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2021年銷售量達到2,550萬輛,而台灣的汽車市場規模相對較小,2021年銷售量僅為45.7萬輛。因此,中國大陸的車廠可以利用市場規模的優勢,降低單位成本,進而提高利潤或降低車價...
Have a nice day~
我相信大陸進口的成本(韓國原廠給的成本)就一定跟南陽不一樣。
大陸同級距也有競爭對手,台灣同級距目前沒對手,你是hyundai原廠,南陽提出想要引進Custin的方案,你會怎報價??
1. 難道報的跟大陸一樣低,好讓當地代理商跟同級對手競爭嗎?想當然hyundai也要拉高售價
2. 南陽你想引進沒問題,年銷XXXXX台,多少價格,年銷XXXX台,多少價格,看是隔年度核算時後退傭,還是給予獎金
3. 南陽引進,那XXXX費用、XXXX設備都由你負擔,我不補助,甚至你那些設備還要跟我買(在抽一手)
以上只是表達,商場上一定有很多談判的不平等,成本一定不一樣。稅率當然是一個因素,但不是僅這個因素而已。當然我也不是說南陽在這個車型沒賺錢,一定有賺錢不然幹嘛引進組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