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車子在狹窄山路打滑千萬不可等閒視之

公正性?

公正性由某些人說了算?

上面那段影片恰恰證明了7/19的中天新聞報導的真實性。

以下是7/19當天最早出現的電視報導原文:

2010.07.19 【中天新聞】 車爛試車1800
百萬休旅車爬不上30度陡坡? 實地試一試
記者/李孟璋 周怡德

台北一位民眾因為在中部山上有農地,看了網路車子性能報導後,買了輛百萬休旅車,沒想到爬坡爬不上去,車子還冒白煙,氣得向車商投訴,車商罕見帶著試車員車主,實地爬山試車。

車子才剛爬坡,就發出輪胎打滑聲音,駕車的車廠技術主
任臉都綠了,下一個陡坡路段情況更嚴重了,輪胎冒出白煙。

接獲消費者投訴,百萬進口名車,爬不上陡坡,車廠罕見派出高層兩名技術主任加上廠長,三人兩台車載車主上山試車,沒想到百萬進口車當眾出狀況,令原廠高層十分尷
尬。

講求扭力強的柴油進口車,行經超過30度的陡坡路段,車輪先是空轉打滑,接著還發出吱吱叫聲,記者隨行拍攝見證整個過程,車主一下車氣呼呼的大吐苦水。

消費者:「我在問怎麼開法(上坡)會比較好,他給我回答,你先把技術練好,說誰你自己要買的,為什麼不買四輪傳動。」

消費者:「它會抓不到抓地力,整個就在打滑,這種狀況是每下雨都會這樣。」

原廠技術主任坦承車款設計,有重心偏移問題,但不會造成行車危險,這回消費者一投訴原廠也罕見派出高層特地到山區試車展現誠意。
這是靈異照嗎
好毛~
不過是不是車內的人被前檔反射的影子?



大 反 轉 wrote:
公正性?公正性由某些...(恕刪)


這段影片能拿來當作這條新聞內容的代表嗎?

不要忘記,影片標題是土匪爬不上去!
鐵齒的就讓他鐵齒
下雨 + 有青苔的水泥路 是很可怕的, 尤其旁邊是深谷的窄路
如果是晚上或是其它視線不好的天氣更不用說

住山上, 還是選擇可以off road的車比較可以應付不良的路況


個人認為這種路況

對於經常須要單獨走這種路況的人是需要注意的,確實不可等閒視之。例如工作或回家的必經之路。
對於偶爾出遊才會遇到,且出遊總是兩台車以上的人,可忽略之~(刁車才有趣,朋友相互救援的樂趣),但不可輕忽之,窄路救援救援若不當亦會有危安之情事發生。

因為這種山路晴天不可怕,可怕的是夜晚,起霧,下雨等視線不良的狀況。尤其加上會車。一旦打滑不但可能造成自身的危險,亦可能造成他人的危險。

因為工作或回家的必經之路,代表需經常性上下山。而上下山時不可能不會遇上會車,這種僅能容納單台車輛通行的產業道路,可會車處及掉頭處也不多,所以更需謹慎,在這種路段上,唯有全時四傳(Full Time 4WD)才能保證。上坡下坡均能安全無虞。

以一般無搭配LSD,或ESP等系統的車輛

前傳2WD車輛會在上坡爬坡時,因抓地力喪失(車輛重心轉移至後方,車頭抬高)而打滑,尤其是靜止,再起步。
後傳2WD車輛會在下坡倒車時(例如會車而倒車),因抓地力喪失而打滑(因重心轉移至車頭,車尾抬高),尤其是靜止,再起步。

(上述狀況在高底盤,重量重的車輛,或是輪胎接觸地面,面積窄的車輛都較容易發生)

再以懸吊系統來說,一般休旅車並非正統越野車的固定軸設計(前後固定軸落差最大,單一固定軸次之),落差有限(為了行車舒適,避免側傾),所以遇到落差時,就容易抬腳,一但抬腳又無LSD與ESP等設備,差速器就會讓動力全部輸出至抬腳輪,而另一輪則完全無動力可言,造成刁車現象。

在於黑夜,起霧,大雨,在這種產業道路上,打滑,刁車。對於駕駛人及車上乘客都是一種驚恐與不安。所以建議需要經常走此路況的人,慎選車輛。

至於我們不常走這種路段的車主,單獨驅車前往類似路段時,盡量選擇白天天氣好的時候。
不熟時盡量仍是結伴而行,相互有個好照應。萬一刁車時才有人能給予即時的幫忙。
有點看不下去了

dark6213 wrote:

K大

atWC

虎皮捲大大...............有人鐵齒...........

有人看不懂.............

了不起晚七天回家................別勸了

喔咪陀佛喔...............................................


.................禮成...................發還家屬
...(恕刪)


以上,是有位4x4的高手dark6213,在英國版.........


可以請問~你是在詛咒賴小姐這位事主嗎?!因為這新聞是她發的!

唉~怎麼會已經開始詛咒人家死了呀!真要不得!


fmilan wrote:
鐵齒的就讓他鐵齒下雨...(恕刪)


不懂!
這跟鐵齒有關聯嗎?

我想有點常識的人應該都會知道

自己跑的是什麼路 要買得是什麼車

買四驅?後驅?前驅?難道

會有人買LR去飆車?

還是有人買Ferrari去跑off road?

那可真是頭殼壞去...

atWC wrote:
歷經兩次同行友車從林...(恕刪)


當然!

尤其是路不熟的地方更要小心行駛

但也切記自己車子的等級&給于道路使用的權限

也就是底盤,避震,輪胎,引擎等天生體質

超出自己&車子的能力範圍,

皆不是明智之舉.
------------------------------------------------------------ 氣狂心不狂 斬人數百? 手持
看到山土匪這段影片.........................我無言了.....

柴油也........................


到底車問題還是人的問題~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