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柴油車是否依"原廠"保養週期執行保養疑問

鍋大俠 wrote:
3.當然還有大盤館可以問,但是他們也有代理/進口改裝件嗎?
...(恕刪)


聽說他們每個月都有進櫃,韓車零配件都有在進也兼維修,而且Hyundai&Kia同一集團,很多零件流用,他們查的到料號的零配件應該OK。
orgichen wrote:
聽說他們每個月都有進...(恕刪)


Y拍輸入搜尋就可找到該館,每月至少都有進一口貨櫃.
要什麼零件可先預定,韓國有貨的話,下一批進口櫃就會來了,很方便.
Führer und Reichskanzler.
我待會兒想去好市多搬Chevron Delo 400LE

不知道tucson一次更換約幾公升??約需要幾瓶呢??
lincolnwang wrote:
我待會兒想去好市多搬...(恕刪)


Chevron Delo 400LE 一瓶是四公升裝,一次買兩瓶比較保險.
東方隆美爾.新38師.
感謝大大 我怕不夠 結果我一次買六瓶......
lincolnwang wrote:
感謝大大 我怕不夠...(恕刪)


不錯喔,這款油我用起來覺得還不錯,遇到同好的感覺真好.
東方隆美爾.新38師.
買了六罐 至少15000公里內都是你是同好

打去保養廠問了 他說TUCSON柴油機油要換六公升

兩瓶還有找呦!!
來分享一下保養內容,順便請各位客倌評鑑一下..(文長)

好不容易到了35000的小保養週期,其實不是挺樂意保養的,畢竟距離上次保養也不過才四個月時間,真的不多不少剛剛好四個月,我的保養廠廠長就來電摧我保養(4個月跑7000km算多嗎?前面文章問過眾大大的意見,心裡是盤算抓折衷值(5000+10000)/2=7500KM為保養間隔),所以算是有點半推半就的,事實上是內心的小惡魔告訴我,保養廠有好料的,所以這次就保養吧....

根據紀錄,本次為小保養,外加換一顆電瓶,明細如下:

品名 單價 數量 總價
1.機油 600 5 3000
2.機油芯 265 1 265
3.放油墊片 27 1 27
4.雨刷精 60 1 60 <=灌水王,這項還算便宜
5.引導室橡膠保護劑 380 1 380 <=每次必點(保養廠必幫我點)的灌水項目,引擎室算是有弄乾淨啦,只是看到汽車百貨精品店賣的那種引擎室清潔劑,我應該沒辦法一次用完吧,不曉得他們怎麼弄的
6.汽油效能提昇劑(?) 231 1 231 <=這可能是打錯,以前也有這項,為了做人情,只好讓他們賺..
7.節氣門清潔劑(?) 250 1 250 <=這項每次保養也有,柴油車有這東東嗎,需要清嗎?
8.強效油膜清潔劑 199 1 199 <=這也是每次都有的灌水項目,我人太好了嗎
9.燈泡 30 1 30
10.電瓶 3300 1 3300
11.3萬5仟保養工資 440 1 440
12.IAC及節氣門清洗 400 1 400 <=這也是每次必點,我不知道清個節氣門收這種工資合不合理
13.電瓶更換 200 1 200

以上內容除了機油及工資外,其餘有打9折,總total是8782

有幾個不太滿意的地方,像是一開始說到的,每次保養廠總是抓的時間剛剛好,大概每5000就要摧我保養,讓我感覺就是一付擺明要我錢吐出來的樣子(例如上面我點到灌水的那幾項),這就是小弟我為何發文詢問柴油機適當的保養間隔是多久保養一次,明明手冊寫近1萬公里定保,保養廠卻每次5000公里不到就來摧你保養,當然我同意勤保養呵護愛車絕對是好事,可是總是該取個平衡點,保養廠每次奪命追魂call這事我是大大能茍同。

再來是電瓶的問題,前文也詢問眾大大電瓶的問題,我居然請保養廠幫我換,其實這事我可以自己搞定,只是保養的前一天剛好有行程走不開,只好保養當天請保養廠處理,我先請他給我報價,我同意才換,結果他給我報了一個傻眼的價格,上面列電瓶3300+工資200=3500,他原來報的是3900,我殺了好久才降價。本來是不打算換的,跟我盧了很久,扯一大堆,說什麼我自行去外面換cca不夠/不合會發不動之類,就這樣一轉眼時間他新電瓶已經裝上車了,好吧,就只好給他開下去了...
電瓶是VARTA的,規格應該是80D26L吧,之前爬文這牌的好像風評不差,希望可以撐久一點,才對的起我出走的小朋友

再來說說機油的部份,這保養廠搞了一種"機油卷",提供另類的打折,類似"預付卡"的模式,也就是先預付一筆錢每次保養從這筆錢慢慢扣,買1萬送5000,就等於67折,但只能用於油品如機油、變速箱油/齒輪油,剎車油等。
以往機油都用殼牌5W30(也因為"機油卷"綁住,讓我沒辦法用其他機油,只好等這筆錢用完再說),感覺普通,沒啥特別感受。有次大約25000保養我自帶機油亞拉0W40覺得還不賴,好像相比之前之後用的殼牌有那麼點不同。
這回我會同意保養的一半原因是衝著機油而來,廠長跟我推薦一款酯類機油,說什麼北科大教授實驗分析過的那款,我之前在網上爬文略有耳聞,所以就給它開下去啦....本來是說只要用10W40規格的好像一瓶350吧,後來突然來電說要改用5w40比較適合(600一瓶,平生第一次用這種"高貴"機油),想說好吧,就換吧,來嚐試一下酯類機油到底有何能耐
換上這款我個人覺得是台灣分裝的神油,其實也沒有很久,不過也才2天而已,要說有啥心得,也應該不準,畢竟也才開200公里不到,不過初體驗是覺得油門變輕了,轉速拉的好像更快了點(有可能是保養帶來的效益,未必是機油的影響)爬坡路段油門深度可以比之前開的時候再放輕一點,還有引擎"好像"變小聲了(這個有可能是心理作用)
總之個人主觀感受上覺得比較明顯有改變的而跟引擎有關的,大略如此

有人說使用"高貴"機油可延長保養換油時間,大概我這次就要隔1萬再來保養了

以上是本次保養的一點心得,麻煩各位大大不吝給予意見,或者是經驗分享
其實我還是不太喜歡這個"原廠簽約保養廠"的,他們好像當消費者是不懂車一樣,站在"賺錢"的立場來看我是可以理解,也明白該給人賺的就給人賺,這也沒問題,但是客戶的意見起碼要尊重一下,畢竟你是服務業,以客為尊,是吧。要不是保固期以及被迫"投資"的那些機油錢,我大概不會選擇在這保養廠做保養,我可以理解為何很多人不堆回"原廠"保養的原因,當然例如像國產車的原廠保養廠也不是每間都不好,可是按原廠"照表操課"的保養套餐只有"貴"這個字可以解釋

順道一問,kia的代理太古運通是不是準備收起來了?不然好像將近一年沒有發布新車的消息了,多少會讓我們這些冷門中的冷門車主覺得"不踏實"
經過一陣子的潛水
看到韓車版好不熱鬧,看到現代新車引發了很多的口水
韓系車主們也許可以反向思考,這可以吸引很多的眼球
進而一些本來不知道有韓國車的人來注意韓車
好比小弟本人在接觸韓系車之前壓根也不會考慮到韓國鳥車
誰知這世界就是這麼奇妙,簡單說:人不要被"成見"所束縛,相信很多韓系車主了解我的意思。

以上是閒話,以下是想要談的
由於找不到合適的版面,只好把小弟已經沉沒的舊文推上來。
話說小弟的車屬於是kia的無敵冷車,車格跟線上韓系車對比的話大概是Getz/i20這級的Sub-Mini
C Segment大小(總代理今生今世大概也不會再引進了)

相較於版上吵的好不熱鬧的現代南陽車,kia顯得安靜非常,大概總代理也已經呈現半退休狀態
明明國外都有新車發表,國內就是冬眠,就不曉得總代理是不是打算收攤?

關於這個,根據最近一陣子的觀察,我大膽推測,太古汽車大概是全力在衝另一個德國品牌
乾脆把另一邊接受度不高的韓車放掉,各位可以看看隔壁版的德系品牌已經在放消息了
所以合理懷疑太古汽車把資源都調到該品牌準備要大幹一場

再來想到之前被罵的很兇的i30車價問題,在數年前我分享我車子的時候有人問我車價,那時
怕對業代有不好的影響,現在該業代也不知流落何方,再說太古也不太有機會會再引進這車
所以就來分享一下當初購入這台車的價錢:
Rio CRDi 1.5 5mt(認証車)出廠年份為2006,2008/1購入,車價約53W
有沒有合理?我也懶得去找資料來比較,只是當時覺得相近的小車,也差不多是這個價位,
柴油車,手排,符合我的需求,就買了
比較起來,我覺得i30柴版真的定價太貴,連去年2008年終大出清的kia carens柴油車到最後也是
6x W在大出清,許多人撿到便宜,非常划算,那i30是不是打算這樣賣?

小弟再來個"合理推測",我認為三陽大概是第一個,跟韓方那邊的權利金談不下來,所以只好賣貴點
再來就是,反正我產線就那麼大,我就慢慢賣,不急,就學正H的那個模式,以價制量
不知道這二個推論是否確實,大概有賴知道內情的從業人員來釋疑。

總之,經濟學原理不是說了嗎,理想成交價就是買方價格/數量(消費者曲線)跟賣方價格/數量(生產者曲線)成了一個黃金交叉就會成交,撇開人性不談,所有購買行為大抵都會回歸這個原則
所以,覺得貴的就不要買,覺得便宜(應該還要加個喜歡)又有需求就買,就是這麼簡單。
我覺得現在買歪H韓車的好處啦

1.失竊率低
2.三陽技術到一定了 品質也不輸別人
3.維修不比別人貴

以上是我感覺到的三點啦!!!

撇開韓國垃圾足球腿及泡菜勁辣鎖喉拳...等等主觀意識
就車子本身來說還不錯

當然I30的售價市場會以銷售額來告訴大家合不合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