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 不代表它訂價多少我就要買單~大多進口零件?? 幾成?? 零件產地 MIC or MIK??韓國車不是秉持低價打市場??既然韓國車廠財團研發販售~ 為何賠錢要我去補?? 賺錢沒我份??那現在國家舉內債~ 您住在台灣~ 身為國民~ 怎麼沒聽到您賣家產去補??事情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
欠你10 wrote:都什麼時代了只要有人理性的評論韓國車不錯就一群人急著跳出來說他是業代啦是韓什麼車就是不買啦什麼的真的很無言(恕刪) 這有甚麼好無言的?大家真以為市場消費是絕對的理性行為嗎? 當然不是,也不需要是。不然 "品牌價值" 是甚麼?能用生產勞動成本去算嗎?如果這樣算,法拉利也許超過300萬就嫌貴了。高盛也不會因為一個區域副總出來放炮,就瞬間蒸發幾百億市值。我第一台車也是韓國車,當初為的就是便宜,後來當然後悔不已。現在韓國車應該是有很大的進步,價格賣貴也理所當然,更何況很多企業都是用高定價來帶動產品價值感,而不是從產品成本來做合理定價。如果今天的韓國車仍然維持低價策略攻台,品牌形象不能建立,我相信只會死更慘,還不如不要做這個市場。不過,很可惜的是,韓國這個品牌在台灣人心中呈現兩極化,3C商品是好的;車卻是爛的。為了解決這個認知落差,我認為南陽的訂價策略沒有錯。但市場永遠是對的,如果這棟大樓可以忠實反映台灣市場消費者的想法。那麼,亨利叔叔,韓國車的核心問題就不再只是"本質"如何如何。跟其他車比又如何如何。在國外又如何如何。老是往這邊鑽牛角尖,會死人的。這也無關乎公平理性,如果南陽不認清這一點,不服氣,那結果很明顯,就是失敗。純用製造業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賣產品,不一定會賠錢,但一定會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