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k3912 wrote:
我說的那段路是水泥地~~
您應該也是有經過~~
這樣子呀...
可能好段時間沒上去喝飲料看風景
沒法記住整條路的材質...
只記得一些陡坡的片段,還有那少數的陡峭路又窄差點沒法一次轉的U型彎>"<
覺得相當有趣不知不覺就把他看完了
來發表一下一位非山土匪車主的意見吧
其實各位都是非常熱心的
光是出車去實地測試就已經讓小弟非常佩服
當然各方觀點不同
感覺上現在已經有點陷入爭論一些文字上的應用
其實各位大大可以退一步想想
大家不就是希望可以自己的車子更安全更好嗎
其實都可以理解
大家都希望得到認同
認同我選的車我買的車是有價值的
所以很多的車主會想要讓大家知道這部車的並不是如別人所說這麼不堪
而事實上從文中看來他也真的爬上去了
所以大家就陷入會不會"滑"
怎樣的滑可以接受的爭論
山土匪這台車剛好我女友的哥哥有一台
所以開過一次
大約只開了二十公里
對於這短短的駕駛
也許有人會覺得沒啥資格出來說嘴
但是各位買這部車的車主
如果不是身邊有人有這台車
那您去試駕時所開的里程大概也不會多於我
但是您既然買了這台車
一定是對這台車有愛
不管是空間不管是動力
對吧
開這台車時
我女朋友就在旁邊
他就問我開起來感覺如何
我告訴他
你會喜歡但我不愛
為什麼呢?
扭力(馬力)我沒太大感覺
因為他加速肯定不如我的車(我開很冷門的德系小鋼砲)
但是他的方向盤很輕懸吊很舒服
這兩點讓我非常不習慣
路感不明顯 過彎比較沒有安全感
但是我知道這樣比較完全不公平
我的車完全是以操控取勝
所以就如同大家所討論的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觀點
但是我也不得不羨慕
好大的空間阿
我的車塞台小折就滿了
所以真的是看每個人的需求而不同
另外關於"滑"這一點
小弟也覺得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
我年紀比較輕的時候
我也很愛滑的感覺
我的小車高速過彎能夠有一輪抬起在不失控的狀態漂亮甩過彎
這就是很多汽車雜誌裡說小鋼砲的抬腿尿尿
表示車身剛性很好
充滿駕馭樂趣
如果換成是旁觀者的觀點
我們通常也把"滑"
當作是一種表演
滑過了就鼓掌叫好
滑不過就尖叫連連
但是年紀大一點
有家人小孩時
滑卻變成是一種危險
幾乎都可以看到
如果有刁車又打滑的狀態
大家都會把車上的人叫下車只留下駕駛一人
這就是我們想要保護家人的表現不是嗎
滑可以當作車子扭力很好來解釋
但是也可以當作車身重量分配不均來解釋
當然山土匪這麼重的車
又是前輪驅動
在陡坡滑是必然的結果
如果他不會滑
那又何必出4WD車種?
只是這種滑是不是大家可以接受的
我覺得K大的精神很令我敬佩
自己不開這種車
但是也去幫助大家做了測試
如果有機會
甚至可能因此爭取到原廠因為這個問題而加上ESP這類的限滑裝置
這對使用這種車的車主不也多一分保障嗎?
看看BENZ的A class就是因為麋鹿測試翻車才加上穩定系統的不是嗎?
許多人可能會覺得反正我又不會開那樣的路
但不可否認有時真的遇到
我們往往高估自己或自己車子的能力
又看到別人都過了
自己不過很丟臉
就去拼
這真的是人之常情阿
看到測試影片中
其實那樣的山路在台灣很多
開車出遊也常遇到
但這個山路並不算危險
如果遇到一邊山壁另一邊山谷的
也許只差有沒有滑那一下
就是過與下去的差別了
只是常常沒有遇到都不信
講個自己的例子
我曾在高速公路上被追撞
當時塞車我已經靜止
我從後視鏡看到後面的車駕駛在吃東西
然後驚覺他的速度有點快
趕快做好撞擊準備
他把我撞上再把我推去撞前面的march
撞我的頭又大三分之一車頭縮進去了
我的掀背車看起來只有保險桿全毀
尾門仔細看有一點點變形
但還打得開
而被我撞上的march屁股比我還慘
整個尾門都凹進去快到後座了
但我車頭只有掉漆而已
前面車主下來看完我的車與他的車
在等警察來的時候閒聊時告訴我
他很感謝我的車
因為他後座有老婆跟小baby
要不是我的車幫他吸收一些衝擊
他老婆跟小孩可能就會很危險了
他還要求可以上我車坐坐看
他也想要換比較安全一點的德系車種
這就真的是很現實的
沒有遇到都不知道
遇到了有時運氣不夠就來不及了
不是嗎
希望各位能夠理性的看待這件事
如果在山路上的滑動是你可以接受的
那由衷建議不要去碰這種山路
不能接受
也許換車
也許請求原廠改進
畢竟大家都是希望自己的車可以更安全的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