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i30汽柴油僅賣90台,5門車零件最貴,比日本進口還貴,也接近德國車Ford Fiesta零件價格,買前請多作功課,入手請慎重考慮i30零件養車費用比日本進口跟同極距的國產廠牌貴非常~非常~非常~之多

我看了保養對照表
覺得有點不解
因為我的focus tdci 原廠保養過一萬跟兩萬
都是三千多耶!! 而且之前都是用原廠機油,一次五瓶半 >.<
超傷本的. 470x5.5+550+13+定飽套餐500+材料95折=三千多
i30用的機油比較便宜,用的瓶數應該也比較少吧...
怎麼總金額還會比focus貴!!@@"

可能要等i30車主po工單才知道有什麼內容!!
基本上光以機油少的瓶數跟差價,i30沒理由比較貴!!

個人支持樓主,
新車牽到車王是機率的問題, 視造車者的用心程度而有所不同, 但絶對不會是零, 且每個車廠都會遇到,
但對車主而言, 就不是機率問題, 而是 0/1 問題, 中了就是百分之百.
東方人九成消費者遇到問題就是生氣, 無奈, 認衰, 倒霉, 算了.
於是養成了車廠呼弄, 打太極的態度,
加上多數沒遇到問題的車主相挺, 成就了, 你就是衰, 丫婆你是想怎樣 ? 認命吧.

因為我衰, 所以就該承擔這個錯誤.
因為我不注意, 所以我也連帶承擔廠商的過錯.

如此下來, 廠商會改進, 才有鬼.

而樓主的做法, 或許激烈(其實也還好, 發發文而已),
但其實達到一定的效果,
今天只要這些文章讓車廠少 100 輛的客戶就夠了, 車廠損失慘重, (我算一個)
而且, 口碑傳出去, 車廠就永遠做不大.

基本上, 車廠應該以更正面負責的態度來處理這類新車的問題,
而不是去計較多少責任的歸屬問題, 互推責任.
其實, 車廠即便真的吃了點虧, 換輛新車給你,
但, 樓主鐵定會到處為車廠做好評宣傳, 口碑好了, 之後賺的絶對更多.

而沒肩膀, 一點虧都不願擔的車廠, 最後, 只會吃更大的虧.

ps. 買東西許多都有七天鑑賞期, 為什麼這麼貴的車子卻.....
臨危常拔劍, 遇險總提戈, 秋風鳴馬首, 薄暮欲如何.
skar wrote:
買東西許多都有七天鑑賞期, 為什麼這麼貴的車子卻...(恕刪)

因為樓主買了一台車,不曉得什麼原因急急忙忙的交車,日後帶了一台連外觀都有瑕疵的車回去要現代負責!我是現代的話也不曉得該怎麼做。
skar wrote:
個人支持樓主,新車牽...(恕刪)


您站在只看單方面的文章的立場看
當然認為樓主買到瑕疵車 應該由車廠負責 這是很正常的理所當然

而相對的有部分網友站在 希望有雙方面的說明 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再去評斷哪方面有問題 再去認定到底是誰錯

立場不同 言論也不同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又換車了目前駕駛MODEL 3~~ 聚會暱稱"泡麵" 玲酒弍玲叄妻弍酒酒弍

skar wrote:
ps. 買東西許多都有七天鑑賞期, 為什麼這麼貴的車子卻.....


PS.如果沒記錯,七天鑑賞期是用於無法實際看到產品本身,而需經由付費後才可以收到產品。

所以七天鑑賞期就是避免買家買到有瑕疵的東西(但要付了費收了貨才會知道是中時鐘還是中龍眼)

而買車子,在付清定金拿走車子前,就有機會看到車子了,而且也會在要牽走車子前簽名,所以這樣的情況下,是不符合七天鑑賞期的。

一樣是賣車子的.

有些廠牌1個月賣數千台車..有的只賣幾百台車.

一定是有原因的....
當法官最難的就是兩邊都選擇自己有利的說辭, 兩方都在騙你, 要怎麼判 ? (我不是法官)
以前媽媽在選購衣服時, 老是很細地看著衣服有沒有瑕疵,
而我老覺得, 衣服就是拿來穿的, 一點點小問題, 正常看不出來, 就當做沒有, 算了.

小弟拜讀了樓主原來的文章 "i30cw CRDI車體組裝瑕疵大公開" ,
其實有很多地方, 一般情形沒特別注意是不會發現的,
以我的個性, 大概交車時間給我兩天, 我也不會找到,
終究交車時, 有多少人會細細地去巡每一個小細節, 每一塊板金 ?
但若是別人發現告訴我, 我也鐵定幹聲連連.

基本上, 我不是當事者, 我永遠不會知道完整的真象,
但, 站在消費者的立場(終究我不是賣車的), 自然希望車廠給消費者更多的保障.
尤其是許多工人的工作態度, 終究, 沒有苛求的做工品質, 我們如果跟大陸的廉價勞工競爭? (雖然漸漸地大陸勞工也不廉價了)
像許多人喜愛的歐系"進口車", 它賣的是什麼 ?
最大的賣點, 就是他們做工的品質,
同樣的物料, 同樣的設計, 做出來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當然也會有車王)

之前買新房子, 剛開始, 浴室水管一直很難排水,
找人特地來看, 清出了一堆的"碎水泥塊","菸"和"垃圾",
你看過路上的清潔人員直接把掃的垃圾倒在圍牆外的河岸 ? (真他媽的)
許多工人的素質, 就是在施工時, 把垃圾, 菸, 碎水泥塊, 直接倒進建築物的管線內.
因此,
若能藉由一次一次的瑕疵案例, 讓車廠多多地"要求"車輛生產過程的態度和品質, 我覺得都是正面的.

而且, 樓主講零件貴, 也是事實,
不喜歡 T , 說它是"可潰式車體".
不喜歡 M, 說它異音超級多.
不喜歡 F, 說它維修有夠爛.
不喜歡 H, 說它超級貴且用料也好不到那去.

不論其它人愛不愛, 但這些都是某種程度上的事實,
愛之深責之切, 多一點人重視這些缺點, 給車廠改進的壓力, 也是好事.

ps. 以後買車改成網購好了, 這樣就有七天鑑賞期了.
臨危常拔劍, 遇險總提戈, 秋風鳴馬首, 薄暮欲如何.
只要是人 針對某件事 都有其立場
也都可能會因為時間 而有所變化

現在沒有要買車 我可以嚴厲批判所有車種
當我要買車時 我就會因為我的需求 我的能力 我的習慣
而去選擇我想要的東西 到時候說法可能也有變化

樓主所說的零件價格 由樓主所提供的資料看來
有其高 也有其低
但因為細節沒有提供(例:進口貨or台製品 保養詳細內容項目 等.....)
所以要論其價格貴或便宜 實在還是有雙方立場

買車容易養車難 要買車時 考量後續保養費用 在所難免
但 僅憑一本雜誌的內容 就斷論該不該買一部車 實在有點顧此失彼

實際上運作卻有許多方式
例:大家都知道 原廠保養內容若照單全收 肯定比自行選擇施做哪些項目 要花費更多
如果原廠保樣內容表列一大堆 而車主實際施做則僅幾項 就不需要表列的費用

再者 兩家車廠表列的內容也沒有明確標示 如何判定哪家保養較貴
若A家車廠保養內容有許多添加劑項目
而B家車廠保養內容僅基本保養項目
相對的保養費用就有差

泡麵並非I30車主 也非FOCUS車主 所以無法得知確切內容
僅建議 理性了解 再行嚴厲批判
~~~~~~~~~~~~~~~~~~~~~~~~~~~~~~~~~~~~~~~~~~
曾經 東森購物 在電視購物上銷售 HONDA ACCORD
還造成熱賣
理論上應該有七天鑑賞期 不過僅僅七天 是否真的就能不會有糾紛??
還是會有其他的問題陸續發生??

若是車輛外觀上的缺陷 其實不需要七天去審閱
交車當天或前幾天(有網友提供意見 在交車日之前就前往交車中心看車)
就會發現

若是車輛內部隱藏的問題 七天也是不夠的
就如許多網友說的""現代車在兩三年後就會陸續出問題""
~~~~~~~~~~~~~~~~~~~~~~~~~~~~~~~~~~~~~~~~~~
PS:泡麵的GETZ 目前五年半多了 除了原廠公告保養內容 沒有花費其他維修費用
又換車了目前駕駛MODEL 3~~ 聚會暱稱"泡麵" 玲酒弍玲叄妻弍酒酒弍
oneman8713 wrote:

一樣是賣車子的.

有些廠牌1個月賣數千台車..有的只賣幾百台車.

一定是有原因的....


2010 年 1 月台灣新車銷售量排行

1. Toyota, Lexus 7556
2. Nissan, Infiniti 4342
3. Mitsubishi 4215
4. Honda 2187
5. Mazda 1588
6. Ford 1555
7. LUXGEN 755
8. Mercedes-Benz 630
* 9. HYUNDAI 601


三陽現代 2010 年 1 月市佔率 2.3 %

vagrancy_ant wrote:
2010 年 1 月...(恕刪)

排第九,算不錯,這樣還是贏一大票廠牌!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