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老一輩的觀念是韓貨(這裡不只針對車...)的品質就是差,
但現在,其實每個人都目睹了韓國貨的強烈企圖心、野心,
也不能否認的在政府的大力扶植上,擴大企業規模、品牌的建立等,韓國確實的成功了,
但...大家都知道的一點,韓國的產業與台灣幾乎是雷同的,
這代表啥?韓國就是台灣最大的競爭對手,韓國眼中的台灣也是,
所以,近年來,不管是在工業,科技業上,台灣都面臨到韓國強勢的競爭甚至打擊,
DRAM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現在換TFT產業......我不敢鐵定的說是針對台灣,
因韓國的民族性便是如此,相信大家也都很瞭韓國在國際級的運動賽事中那些是是非非,
這種性質惡劣的競爭方式不管在體育場或商場都已不再是新聞,
而台灣對此的感受與影響又是最深的......
說那麼一大串,只不過就是想表達,
韓國車品質好,C/P值好,不用你說大家也有眼有耳,
但..........那又怎樣!
就是不用韓國貨,不想再讓他們賺我辛辛苦苦掙的錢,再反過來打擊台灣,
或許你現在覺得什麼產業競爭的你也感受不到,也不甘你的事,
反正老百姓就是用C/P值最高的,心想:"誰叫你東西做得比人家差!怪誰?"
有以上想法的人,我只能說某種角度上其實是很幸福的

汽車的使用在於個人的需求~應該非關甚麼品牌~因為在產業的行銷中都是以全球性銷售市場為考量.只要品牌財力實力夠.不斷的策略行銷與宣傳.都是很容易倒入消費者的消費選擇.但是像韓國品牌(現代)最重要不是這車子如何!而是現代是在台灣已有生產的製造組裝線.這是關係到產業與民生就業的問題.早期的台灣當然有裕隆幫日產組裝生產的汽車~這也是奠定下現今國產品牌再生的曙光.曾經裕隆也自創品牌過飛羚101.102就是代表作.但是只能說在產量與行銷及國人的需求選擇下.很快的就銷聲匿跡了.但是裕隆還是靠組裝代工成功的將產業留住~這關係到多少人的就業生計.
我開過南陽當時生產的HONDA.也開過南陽生產的現代..我的目的只是需求及支持國產化的產業.在不久前太子汽車發生的停工事件.在新聞上看見許多太子汽車捍衛自己的工作權.自行要求減薪.但要的就是能免於失業.這是可非同小可. 我常跟國外有人比較在台灣的汽車(不論品牌)跟國外同品牌汽車的不同時.外國友人最常讚譽的就是在台灣組裝的車內都比國外豪華.這是我感到驕傲的.
南陽也是三陽工業.在HONDA不在和南陽合作時.南陽公司當然要找另一出路.有產業才有就業.就業才有生計.也許我開的車在板上有人說是外勞開的.但如果大家開的都不是國產車.都是德.日.瑞.意.法品牌汽車那還不是都如同外勞(保養廠需要技工).在外商公司上班.老闆是日本人.美國人.德國人.我們在這公司工作的不就變成外勞?這是玩笑話~在哪工作都一樣.都是要求一個安心立命.
各位再想想德.日.美.意.法汽車有多少個品牌?每個品牌都是行銷全球市場.對於感覺如何?各在每個消費者的決定.開甚麼車會被取笑?別這樣做吧?都是台灣人.別讓外國人笑我們台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