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最火熱的車市新聞莫過於Alfa Romeo的回歸了,不管你是愛快車迷還是單純路過看看,Giulia、Stelvio這兩輛首度由總代理導入的「成熟」新車,應該多少都會勾起你的好奇心,打鐵要趁熱,總代理寶嘉聯合也很快地邀請媒體進行試駕,這次原廠提供的清一色都是高規的Intensa版本,而我們先為大家試駕到的是休旅車Stelvio,建議售價258.9萬元起市場競爭對手鎖定的就是BMW X3、M.Benz GLC、Porsche Macan等中型豪華休旅。

Alfa Romeo對於部分人來說可能是回憶,但也有不少年輕一輩只存在粗略印象,畢竟多次進出國內市場的Alfa Romeo,最近一次也要回朔至18年前,當時愛快國際的經營時間也僅有短短一年,後續想要一親芳澤就只能依靠貿易商的少量引進,所幸由尚騰汽車與寶嘉聯合組成的新團隊,針對Stellantis集團的汽車品牌有著明確的規劃,終於又將Alfa Romeo帶回國人眼前,雖然說首波導入的車款並不是近幾年發表的新車,但用另一種角度來看,Giulia與Stelvio更有過去大家懷念與熟悉的愛快味,先用成熟車款打底好像也不是件壞事。當然,想要新世代車款也不用擔心,寶嘉聯合已表示明年確定會導入2024年才推出的小休旅Junior,一步步增加品牌在台販售車款的豐富度。

為了讓大家更有概念,這邊先簡單複習一下Giulia與Stelvio的車型編成。首先四門轎車Giulia一共有Sprint、Intensa、Quadrifoglio三種車型,而Stelvio則是Sprint、Intensa兩種車型,建議售價相信是大家認為很有競爭力的地方,Giulia的起售價為218.9萬元,Stelvio則是228.9萬元,對比市場同性質車款,動力與配備在同個價格帶下都是相對出色與豐富的。
以今天試駕的Stelvio Intensa車型為例,258.9萬元就可以擁有280匹馬力、四輪驅動、電子懸吊、全景天窗、harman/kardon音響、20吋鋁圈、Brembo前對四卡鉗、完整輔助駕駛系統,甚至還有鋁合金雙A臂/多連桿、碳纖維傳動軸等底盤好料,最後再加上無價的「信仰」,首波共399輛的配額說多不多,針對頭批車主總代理也附加包含3+4年原廠保固等不少牛肉,對於想回味愛快的車迷來說,確實會產生很大誘因。不過Alfa Romeo這次回歸能否吸引到新的消費者,我認為可能還是需要多點時間觀察。

這次的試駕主角Stelvio問世時間比Giulia晚一年,首度於全球市場亮相時間為2016年的洛杉磯車展,當時Alfa Romeo甚至還屬於FCA集團,確實在世代上Stelvio相比對手是較為弱勢的一方,但新舊並不是絕對,如果依舊能夠帶來好的使用體驗,這部分倒也沒那麼重要。先以外型來說,Stelvio就做得非常成功,經典不敗的盾型水箱護罩,好看與否見仁見智,但吸睛度肯定不在話下,也因為造型夠特殊,即使放到現在也不覺得過時,猶如BMW的雙腎,這設計已成為Alfa Romeo車款不可取代的元素。

由於試駕車領的是臨時牌,為求穩固是先貼在保桿上,但後續正式牌其實是鎖在下方氣壩上,仔細看上方也有預留兩個牌照鎖點,另外也能看到為了不要破壞盾型水箱護罩美感,加上不要與車牌衝突,ADAS輔助系統的雷達模組就是設置在另一側氣壩。
- LED頭燈-1
- LED頭燈-2

最近隔熱紙透光度是很熱門的話題,Stelvio的後窗配有深色玻璃,即使未貼隔熱紙也能兼顧後座隱私,當然為了安全前擋與前窗建議各位還是選擇透光度高的產品。另外Intensa車型在後視鏡上也多了一組義大利國旗貼紙,用小小的點綴來彰顯這個來自米蘭的汽車品牌。

如果說盾型水箱護罩是Alfa Romeo的一大特色,那這組五環鋁圈一樣是不可缺少的經典識別,在Intensa車型上搭配的是20吋大小(255/45R20),雙色帶有金邊的鋁圈設計搭配試駕車身披的愛快紅車色顯得格外適配。說到車色,這次原廠為Stelvio/Giulia共推出八種車色,除了愛快紅無需加價,其餘愛快白、月神銀、火山黑、維蘇威岩灰、米薩諾海藍要加價3萬元,蒙特婁綠要加價6萬元,埃特納焰紅則需加價15.5萬元。

相較於車頭的高辨識度,車尾就顯得比較平實,保桿下方用上大面積黑色烤漆來做出層次,其實連同輪拱與側裙也都是以黑色鏡面烤漆修飾,質感上的確有比一般休旅車常見的塑料來的出色,保桿上的雙出尾管搭配中間的一些擾流造型,視覺上也更有幾分性能味。

尾燈組內部均為LED光源,辨識度不錯但論造型與設計感確實沒有時下新車炫炮,此外燈組下的Q4代表著本車採用的是四輪驅動配置。
- Giulia-1
- Giulia-2

內裝布局Stelvio與Giulia大概也有個九成像,比較明顯的差異為Stelvio的儀表台有兩個突起的雙峰,Giulia則沒有,除此之外螢幕大小、空調系統、鞍座、方向盤等等的位置與造型就大致相同。至於質感的呈現透過軟質膠料、縫線、飾板的交互搭配,雖然無法與新世代車款相比,但整體拿捏仍有一定水準,而且看膩了大平板突然來個反璞歸真,感覺倒也不賴。
- 儀表-1
- 儀表-2
- 儀表-3
- 儀表顯示-1
- 儀表顯示-2
- 儀表顯示-3
- 方向盤-1
- 方向盤-2
- 方向盤-3

隨著世代演進,越來越多車廠都盡可能地將排檔機構簡化,但對於不少愛開車的人來說,有根排檔桿開起車來更有Fu,所以Stelvio依舊保留傳統設計倒也不錯,而且Stelvio的電子線傳控制操作起來好上手,排檔基座旁則是電子手煞車與剛好可以用來擺放車鑰匙的小凹槽。

接著在排檔後方的是行車模式、音量旋鈕與控制中央螢幕的功能旋鈕。

鞍座最前方的蓋子打開,內部設有兩個杯架,中間還挖了一個凹槽可以作為手機的家,與過往156連個杯架都沒有的設計,現在的Alfa Romeo可說是貼心許多。

中央扶手內部空間不大,加上這邊還設置了一組無線充電板,更壓縮了一些置物空間,此外內部還有一個AUX與兩個USB充電孔,再加上鞍座前方的一個USB與後座出風口下方的兩個,Stelvio全車一共有五個充電孔,充電機能非常充足。
- 手套箱-1
- 手套箱-2

空調介面仍採實體按鍵結合旋鈕,溫度顯示則是整合進螢幕中,對於多數人來說實體按鍵絕對是加分項目。

Intensa車型所配備的harman/kardon音響系統具備900W輸出,全車一共14具揚聲器可以帶來優異的聽覺體驗,順帶一提,我覺得這個音響外罩還蠻有質感的。
- 中央螢幕-1
- 中央螢幕-2
- 中央螢幕-3
- 空調介面
- 加熱座椅、方向盤
- 輔助駕駛-1
- 輔助駕駛-2

比較可惜的是只支援基本的倒車顯影,好在還有輔助線導引與雷達圖示可以輔助停車,但畫質仍有進步空間。
- 前座椅
- 電動調整
- 前座乘坐示範
- 後座乘坐示範
- 後座出風口
- 後座扶手

全景天窗是Intensa車型增加的配備之一,前半部可以開啟,打開遮陽簾的情況下也能帶來良好採光。
- 後廂-1
- 後廂-2
- 後廂-3

撇除Quadrifoglio車型,這波Stelvio與Giulia導入車型引擎通通使用2.0升四缸渦輪引擎,搭配來自知名大廠的ZF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傳動系統也都是採用以後驅為主的四輪驅動系統,由於國內導入的是高輸出版本,因此最大動力來到280hp/40.8kgm,極速設定在230km/h,加速表現在Stelvio身上具備5.7秒加速破百實力,即使還有QV作為性能擔當,但一般車型的性能已經不可小看。另一方面,以Stelvio Sprint、Intensa車型228~258萬左右的售價,對標競品例如X3 20 xDrive、GLC 200,其動力數據大概是落在200匹上下,加速則是7~8秒之間,相較之下Stelvio確實在動力表現更勝一籌。

從Giulia延伸而來的Stelvio,兩者使用的是相同的Giorgio底盤平台,即使轉變為休旅形式但操控仍為主要訴求,懸吊系統與底盤件大量使用鋁合金材質,加上僅7公斤的碳纖維傳動軸應用,對於操控性絕對是有正面幫助,不同於德系車給人的沉穩扎實感受,Stelvio的底盤調性呈現活潑與靈活,加上調校屬於輕盈派的方向盤輔助力道,整體給人更多的自由奔放感,話雖如此,彎道中的車頭指向以及車身動態兩者相輔相成,搭配起來重心仍舊協調,先忽略休旅車先天較高的車身所帶來的物理特性,激烈操駕下車輛的反饋能帶給駕駛著足夠信心攻克連續彎道。

雖然傳動系統使用的是Q4全輪驅動,但這套系統在一般情況下都是採100%的後輪輸出,當系統偵測到需要額外分配動力給前輪時,才會將最多50%的動力送給前輪,所以以後驅為主的傳動方式,以及接近50:50的車身配重,讓Stelvio在彎中較不易產生推頭,只是相對偏向靈活的操控特性,也更考驗駕駛對於車輛動態的掌握。換句話說,要將Stelvio開得又快又穩,門檻會比同級德系休旅來的高,當然享受征服山道的那種過程,樂趣也會加倍。
- 1
- 2
以Alfa Romeo車款來說,搭配稱作DNA Pro的駕駛模式,一共有運動(D)、日常(N)、節能(A)三種模式,調整至運動模式會明顯察覺懸吊變得相對硬朗,以提供更好的操駕穩定性與支撐性,不過很有趣的是,若按下模式旋鈕上的避震器符號,在運動模式也能將懸吊設定為Soft,兩者看似衝突但實際體驗會發現,當行駛不平或是上下起伏較大的路段,車輛動態反而能因為放軟的姿態而增加貼地性,對於整體穩定度倒是有所幫助。

加速方面,原廠提供的5.7秒加速破百數據,對應一般日常使用絕對綽綽有餘,不過在節能與日常模式下,其動力輸出被抑制得相當溫和,除非深踩油門否則不像是有280匹的飽滿力道,但只要將模式調整至運動,280匹就會被完全釋放,變速箱反應也更加積極,不同模式下的反差感還蠻明顯的,若是運動模式的排氣聲浪能夠在澎湃些,整體配置就會更令人滿意。
暌違多年回歸國內,這次Alfa Romeo能否長久發展是眾所期盼的,或許老車迷、新車迷看得角度會有所不同,但無論如何對於市場與消費者而言,多了新品牌新車款都是好事一樁,況且這次兩款首發新車的定價與售後都頗有誠意,如果想趁燃油車世代的末端來輛外型夠亮眼,操駕有本事的義式休旅,Stelvio各方面所展現出的產品力與競爭力,確實值得好好考慮!

▍Alfa Romeo Stelvio Intensa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汽油渦輪增壓排氣量:1,995c.c.
最大馬力:280hp/5,250rpm
最大扭力:40.8kgm/2,250rpm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八速手自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雙A臂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55/45R20
車身尺寸:4,686mm x 1,903mm x 1,654mm
軸距:2,818mm
車重:1,815公斤
國內售價:258.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