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個人這幾個多月來的對"車"的心得,給想了解的人做個參考,以免買了像我一樣,內心感觸五味雜陳。至於對原廠還是"意美"長甚麼樣、維修費等到底是否超越歐洲車就不在"心得"裡面了。
優缺簡要如下,有興趣的人在看分隔線後的內文吧。歡迎交流指正,感謝。
優點:安全性高,操控穩,動力強
缺點:內裝、儀表、功能使用有待加強
---------------------------------------------------------------------------
缺點:
1. 導航難用
全世界通用版的原廠導航難用死了,還有使用期限倒數給我看。目前功能僅剩設置一個"回家"的快捷鍵到主螢幕,按一下就好,他的原裝輸入法用了會浪費生命時間。
2. 中控螢幕華而不實
中控螢幕大卻不中用,能用的功能乏善可陳,沒多少資訊可以參考,晚上螢幕的光害讓人無言,所以基本上這螢幕的顯示我原則都是設定在關閉,也就是說,這個大螢幕對我幾乎沒甚麼作用,但卻又佔這麼大的空間。
3. 儀表亮度
當大燈一開(特別是過隧道),儀錶板似乎沒法"正確的"顯示適合當時情境的亮度(沒有偵測外部環境光源的感測器嗎?),雖然有調亮度的旋鈕,但邊開邊調真是在鍛鍊我的反應力和技術。
4. 電話功能不好用
電話功能難用,我的最愛設定及搜尋按到沒力,接上Android Auto的電話更是小聲的可以。多項功能設定原廠全系列通用手冊說的不清不楚,是要自行研究發掘這些彩蛋嗎?
5. ACC僅適用於單純路況
ACC對於路況變化很敏感,比如兩線道接三線道,或是駛入摩托車競技車道,對後方來車而言,將會是驚嚇連連,不過對車主的保護這點不得不說,可圈可點。
6. 感應尾門中看不中用
感應式電動尾門聽起來好像不錯,實際上很不好用,配戴鑰匙不小心路過尾門就會聽到逼一聲並開啟尾門。這時我都會下意識往旁邊一閃,雖說尾門有防夾功能,但我不知道他尾門是否防撞我的臉的功能?所以這個功能我的預設是關閉的,也就是這功能有等於沒有 = ="
7. 偏移警示略為頻繁
車道偏移警示常常叫,黃燈常常閃,影響我超車的專注力,有的道路線畫得亂七八糟,沒超車也是叫給我看。關也不是,不關也不是,好像也關不掉?!
8. 配備落差
這麼"貴"的車,竟然沒有前方駐車雷達,純粹是用來考驗車主停車的能力,還是在提升車主進廠鈑金烤漆的機會?!
沒有Type C及無線支援Auto及Carplay,副駕沒有電動輔助,音響也不配好一點,EyeSight也不用三眼版的,配備竟比低價的Crosstrek差?車貴配備差,超神奇的賣車策略。
9. 駕駛模式切換問題
雖有Mode鍵和星號自訂鍵可做模式切換,但是有點不太方便,特別是自訂模式切換到Sports模式,都要算次數按按鍵,眼睛總不能盯著螢幕做切換,等於拿路人生命開玩笑?!
10. 模擬換檔見仁見智
CVT就是順順開,原廠開發的模擬換檔實在多此一舉,增加開發成本及調教,也增加我買車所要花的錢。看著假的轉數表開車感覺真是奇怪,倒不如直接改成手排變速箱,省下這個模擬設定,搞不好零百加速又可以提升一些。
11. 內裝須加強
麂皮座椅雖說好坐,但滿是洞洞日後清理想必是困難的。內裝濃濃的塑膠感塑膠味(甲醛?),新車買來送風一開,怪味就來,幾個月下來仍是如此,至此想到這樣的品質,這樣的車價,心中更是X字連連。
12. 引擎室車溫很高
儘管開車時間短,路程少,引擎室的溫度真的不低,電池壽命恐怕大受影響,所以停車後一定會打開引擎蓋加減幫忙散熱,延長相關零件壽命。
優點:
1.操控好
水平對臥 + 四驅 + SGP底盤 + 電子懸吊 = 操控穩,山道超車順心如意,過彎也會比較少再看到東西從副駕前方玻璃處摔到駕駛前方,或是看到後座的孩子擠成一團,甚至孩子暈車嘔吐的情況也明顯大有改善。
2. 安全性高
EyeSight = 安全,這點沒話說,偵測距離遠,ACC剎車及再啟動跟車速度和緩加速,不過好像不太適合在台灣道路用,高速公路亦然,不是這功能有問題,而是行動三寶實在太多了。
3. 座椅位置記憶
駕駛者監控也提供不同駕駛人上車時能自動調整到駕駛者設定的位置,包括左右照後鏡的位置一樣記憶,十分方便。五組記憶功能應該足夠,只是有時候戴個口罩或是墨鏡,車子會認不出來。
4. 隔音濾震
隔音和濾震效果因人而異,但可說有一定水準,至少孩子坐這台車睡得比福斯和賓士車還來的快。
5. 後座椅可平放
後方座椅可平放,載貨載人車震車泊都方便,只是我都用不到。
6. 上坡起步輔助實用
有AutoHold自動駐車卻沒有自動啟停的功能,非常棒,但我也是預設關閉,因為我不想常換後剎車片。特別的是,車子有提供上坡起步輔助,很實用,不會放開剎車就嚇死後車,但啟動角度到底幾度才啟動就不得而知,說明書好像也沒寫?!
7. 引擎剎車效果佳
SPORT模式除了超車方便,也非常適合山路,特別是下坡時的引擎剎車效果真的很棒,不用一直狂踩剎車,降檔效果也很好,引擎也不會因轉速高而叫到讓人感覺車子快解體爆炸一樣,下坡的駕駛體驗是很不錯的。
8. 可改裝套件多
可改裝的套件很多,不過我一件也不會改,反倒是冷氣和空氣濾芯更換可以自行DIY,電瓶更換也不用電腦註冊,方便DIY族。
9. 車友熱情
Subaru的車友和社團都很熱情,會互相幫忙,也有車聚活動,只不過我一個也不認識。
10. 電子故障率可能較低
由於副駕沒有電動輔助的設備,也沒有電熱或通風椅功能,相關的電子設備好像乏善可陳,所以電子故障率理論會比較低點,而數位儀表板也就那麼一個小小的一塊,所以可以安慰自己,日後維修費會比較省一點?!
11. 進廠保養方便
由於這是冷門車種,意美公司形象好像也不太好,買subaru車的人相對會比較少,所以去原廠保養維修等待時間應該會比較短的(待料時間反而相反)。不像去Toyota還是BMW,真的是人山人海,等到昏倒。
12. ACC+車道置中
這是一個兩面刃,優點是安全性高,這項功能開啟後,我就可以兩手放開方向盤,開始喝水吃蛋捲吃便當等等 >_< 不過這是很不正確的駕駛行為,請勿模仿。
-----------------------------------------------------------------------------
關於油耗差這點個人覺得這點真的很難定義,車子是四驅且車體又重,在車重又要油耗漂亮,除非汽油引擎的能量轉換效率超高或新科技,不然這種要馬兒跑得快,又要草吃得少實在不太可能。
其實個人想買的車是WRX,車寬較寬好載人,車長較短好停車,音響好一點,車價又便宜一點點,市面上的200萬元左右的舒適的性能車選擇實在有限,很多性能車都是駕駛開的爽,乘客昏到倒,路感過於明顯,後座乘客是要如何舒服。但由於看到WRX的屁股後,想說買回去八成會被打屎,所以只好買旅行車版本,個人拙見,敬請參考,謝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