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功課也作的差不多,什麼東洋賓士,總代理蛋捲等等的傳聞,也沒有動搖牽車的決定
畢竟功課作足了,也就決定要怎麼養這台車
首先的難題:
1.原廠規定5000km保養一次
當時其他廠商都已是10000保,我的04雅哥出廠就是說一萬保
差了12年科技的車子,還要求5000保養?
2.車主手冊說一定要加98
日本賣LEVORG1.6,標榜的賣點就是燃油經濟性,可以加"regular"汽油,相當於92無鉛
一台日本原裝的車,我都不知道為什麼總代理會在手冊特別強調要加"98"?
猜測以上兩點,
第一點是想賺錢(其實後來也都改10000保了)
第二點是總代理或許認為準車主們非富即貴,要車主加98,有好無壞
可以避免許多保固問題(我承認這真的很鴕鳥)
礙於保固內,第一點我勉強遵行,好在沒多久就改了
第二點我一直餵台塑95+,直到現在車也頭好壯壯
對於保養,我都是回原廠自備機油
原因很簡單,原廠會按表操課,主動告知什麼該換
另一方面,如果有問題,原廠有申訴管道,就公事公辦
在外廠保養,要跟老闆套交情,一出問題,人不為己天硃地滅
交情再好,有良心的一人一半,沒良心的就船過水無痕....
不過一般維修我還是視情況找可靠外廠,如冷氣底盤
因為冷氣這方面原廠真的不行,底盤是因為外面改裝廠多,維修品質也都還可以
原廠建議的有兩項保養,是我從未作的
一個是換變速箱油,一個是換水箱精
目前里程90000不曾換過,就看什麼時候壞吧
我不換的依據來自日本原廠手冊的建議:
變速箱油免更換
水箱精21萬公里,才需更換第一次
再來個人認為,如果變速箱和水箱有問題,有可能會是因為更換程序有問題導致
既然日本原廠都這樣寫了,多花錢無所謂,但風險卻變高,這我不能接受
改裝項目:
一定有感項目:
1.KYB黃筒,原廠KYB黑筒保固內就有漏油問題,且調教的相當軟
特別是遇到台灣高速公路橋與路面的高低落差大的連接縫,車子高速好像會飛起來
日本原廠在決定這樣搭配時,應該不知道台灣高速公路品質是這樣的吧
換了運動化的KYB黃筒問題就解了
2.為了安裝小改款有的前鏡頭及側鏡頭,把資訊控制螢幕換成小改款後的螢幕
側鏡頭是順利裝上,但前鏡頭由於小改前的進氣壩沒有預留前鏡頭孔,一直是個問題
好在SUBARU改裝廠多,找了南部某店家重挖孔解決這問題
個人有感項目:
STI前後下擾流,側擾流因為正STI實在貴的不像話,
(一組兩萬五多。又沒有STI logo在外面

於是找本土改裝套件裝上,五千多含工帶料
輪框原廠無改,這東西自己認為同上,是個人自爽項目,
衡量之下,改了個人也不會覺得很有感
就把錢省下了
輪胎已換過國產瑪吉斯及現在的建大(務實派咩),
下一個還在考慮是否換貴一點的輪胎如G牌或米牌
但這該怎麼說呢....
舉個例子好了
某次去外島玩要去松山機場,就租了iRENT的Prius C來開,短短的30分鐘路程
竟然感覺到為什麼開車可以這麼舒適?

這幾年來我開的車到底是有多戰鬥多熱血,讓我有這樣的感觸啊...

或許有些改很大的車主會笑,你開的不就是台原裝的486?
那來的多熱血~笑死
也是啦~我只是個務實的普通家庭車主,不會上賽道,要求不高,
但S牌的車給我的回饋就是如此啊
個人小小心得:
LEVORG是台RD設計取向的車子,
沒有什麼漂亮的內飾,沒有考慮隔音,喇叭爛,小空間利用差
原廠配的KYB黑桶,只是為了在硬派的操控風格,去多加些舒適,撇開漏油問題外,
我認為配的很差,完全不搭此車的調性
原廠的三角架襯套,為了舒適,犧牲耐用性,七八萬就要更換,
有些原廠還只能換三腳架總成...
而為了耐用性,我換了HARDRACE的襯套,比較末期壞掉的原廠襯套,當然是變的好開
但也更硬,毫無舒適性,開486的車想要兼顧舒適及操控,似乎是個難題...
忽然也能理解新一代的LEVORG為啥配給你STI電子懸吊,
不用換避震,你要軟有很軟,要硬可以跟WRX一樣硬,各種行車情況任君選擇,
但並不表示新款LEVORG這個價位合理,我認為還是太貴了
但STI製品真的是天價
一個STI的進氣濾網,原廠賣4000,我還真沒看過空濾耗材賣這麼貴的
但是當我使用過副廠空濾,導致車很難開,變的很呆,一瞬間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
S牌車的空濾不能隨便亂用,一定要用原廠品,至於STI的進氣濾網,鐵定有它神奇之處
我這種務實車主看看就好
結語:
車好開,隔音差,兩個異音搞不定(看人品),零件貴,冷氣設計不良
整體可靠度佳,畢竟RD設計取向的車,不改裝引擎電系,照著保養規定走也沒啥問題
後續保養維修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包含更換火星塞及引擎墊片滲油問題(技師說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