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市區用車機會較多, 所以想找小車, 週末出門時山路雖然多, 但off-road的機會不多, 所以SUV就不考慮了, 最後選了Impreza.
和台規的Impreza最大的差別應該是引擎吧, 用的是XV Crosstrek那顆2.0的引擎.

昴宿星團號稱七姐妹, Subaru用了六顆亮星, 肉眼看到這個星團時就是棉花糖一樣的一整團, 我想七星或六星都沒差啦.
美規的Impreza分級大概是這樣
Impreza
Impreza Premium [Impreza Sport Premium]
Impreza Limited [Impreza Sport Limited]
其中的Sport車級和一般車型的差異只有外觀, 可不是什麼比較熱血的調校... XD, 最明顯的差異大概是車頂車架, 17吋的灰色輪圈, 以及車底的...裙子? ...等等沒什麼用處的裝飾品吧

Base車級蠻陽春的, 不過循跡防滑控制和氣囊等安全配備齊全. Premium級很實在, 該有的都有了. 而Limited不是限量, 是加一些對我而言沒有也無所謂的配備


位於後門開啟手把旁的倒車攝影機, 對我們這種開車境界是藝術而不是技術的人而言, 實在是好東西 XD

原本是想要拿白色黑內裝加天窗的Premium, 但2015年的車快到岸的現在, 14年的車缺這缺那, 顏色就不說了, 要不少了天窗, 要不多了GPS, 再不然沒有深色內裝...最後加了600美金, 拿了Sport Limited...

出生證明, 14年5月出廠, 和我同一個月生日, 明年Subaru收回替Toyota代工的廠房後, 這裏的Impreza大概就會是美國製的了, 目前這傢伙還是日本製的.

這一代的Impreza造型簡捷, 明顯的輪拱和有菱有角的後保險槓, 帶給人一種陽剛氣質的印象

銳利的的車頭燈, 充滿力道的引擎蓋線條, 車頭有點小招搖卻不過度張揚

目前Subaru全車系的大燈, 我覺得還是Impreza這組最有感, 甚至覺得比標榜酷帥風格的WRX/STi更帥氣, 當然這只是個人喜好而以.

五門車型的車尾線條乾淨俐落, 多角形的尾燈雖然清爽, 由正後方看時卻有點不夠大方, 有點又愛又恨的感覺.

側面的輪廓, 比例上車頭很長啊...大概是塞了那個橫趴在底盤的引擎的緣故吧.

明顯後移的車外後視鏡, 空出了一個小三角窗, 讓視野更好

車預車架...就算有車頂腳踏車架, 我也沒本事把我的老爺腳踏車舉上去, 何況沒有crossbar set的話, 這東西只是裝飾品, 但問題是這年頭, 廠商就是有辦法叫你花錢買用不到的東西

17"的灰色輪圈, 雖然沒有Crosstrek的那麼炫, 但比16"的好看多了. 搭配的是Yokohama AVID四季胎, P205/50VR17.0 BSW AS

霧燈, 台規的Impreza好像把日行燈放在這裏, 不過美規把日行燈整合在大燈的內側.

由方向盤到操控紐以及手套箱的銀色飾板, 都是常見的銀黑配色. 中控台的髮絲紋為內裝小小加了分.

在駕駛座左邊冷氣孔下方也加上和手套箱相同的銀色飾板, 讓設計能夠延續.

六向手動調整的座椅, 偏硬, 但比起軟趴趴一坐就陷下去的座椅, 我更喜歡這種. 椅背的幅度很自然, 不會有哪裏凸一塊的感覺. 圖中還可以看到中央杯架前方的兩格小置物空間, 不過因為深度很淺, 不曉得能用來做什麼. 中央杯架深度很夠, 瘦長形的容器也沒問題.

前座中央的扶手置物箱, 空間有點小, AUX和USB插槽都在這個裏面, 還有一個充電輸出. 這種設計是好是壞見仁見智, 我是還蠻喜歡的, 所有需要線的東西都丟到裏面去, 看不到會清爽些. 另箱壁可以固定筆, 筆座下方還有放卡片的地方... 什麼人會把卡片放在車上??? 扶手可以向前伸, 但位置太低了, 手根本沒辦法擱上去...

一旦開了車門, 鑰匙孔的燈會自動亮個15秒, 不用摸黑插鑰匙.

CVT變速箱, 配有M檔, 可以模擬手動換擋

中規中矩的三幅式方向盤, 蒙皮好像有點薄...

同樣中規中矩的中央控制台, 下方有一個不小的空間, 第二個充電輸出也位於此.

儀表板, 時速表下方是一個耗油程度的指示表. 儀表板中央的資訊顯示螢幕中加油筒旁的小箭頭用來提醒你油箱門在右側...這對我而言超有用, 因為之前的車油箱門是在左邊.

晚上開了燈, 就變成黑底紅字了... 呃...一大堆指示燈......

定速器位於方向盤右側, 圖中還可以看到方向盤後方的升檔撥片

開了燈就變成這樣

方向盤左側的音響和手機免持聽筒操作鍵, 降檔撥片...呃...沒拍到...XD

第二資訊顯示螢幕, 位於車子中央冷氣孔上方, 但切換桿卻位於儀表板, 有點不直覺. 華氏83度, 我可是頂著大中午的高溫拍開箱照呢...

音響主機和空調控制台. 在這個觸控是王道的時代, 我大概是極少數不喜歡觸控螢幕的人吧, 大太陽下有時看不清楚, 戴上太陽眼鏡後更是不清楚, 而且我真的完全不覺得按螢幕按鍵會比按實體按鍵準、點螢幕拉桿會比轉動轉盤來拉選單快.....幸好這一台沒裝GPS, 所以不是觸控螢幕, 就是用來顯示資訊的一般螢幕, 真是太難得了(莫名其妙的感動點...XD ).

操作界面是英文, 但中文可以完美顯示, 日文也沒問題. 在台灣的話可能難以理解這還蠻難得的, 美規的車, 很多只能顯示英文和西班牙文, 了不起再加個法文, 方塊字根本不可能... 至於音響嗎...實在不想說它, 我的確不太在意汽車音響, 在家裏隨便都能比車上好, 但Impreza的音響真的是...擾亂人心...

天窗, 在洛杉磯這種一年300天好天氣, 冬天不冷, 夏天不算熱, 一面靠海, 三面環山的好地方, 怎麼可以沒有天窗~

後座中央扶手杯架. 另外還有前座中央兩個和四門的四個杯架. 這輛車總共有七個氣囊, 八個杯架. 氣囊很重要, 但杯架也是多多益善?

領車時在後車箱裏挖到繡上Sport字樣的標配地毯...完全沒開封, 被直接扔在後車箱給當備用品了. 車內預先裝好的是Impreza車系的防水踏墊, salesman說是"禮物"...這裏買車時好像沒怎麼在凹東西的, 我就當它是禮物開心收下吧. 蠻厚的, 而且也比想像中軟, 質感比預想好很多.

後座椅背上的拉桿, 只要一拉就可以放倒椅背.

後車廂標配四個置物網, 我拿掉後方那個, 這樣會更好放東西. 遮蓋簾也是標配, 放倒後座時, 可以把遮蓋簾整個拿掉, 弄出一個很大的行裏空間.

後車箱配置可以拿起來沖水清洗的塑膠製Cargo Tray, 以及同材質的後座椅背, 讓後車廂很容易清理. 把後車箱底板翻開後, 可以看到內附的備胎和隨車工具的置物空間.
趁著週末, 和兩個山友去Mt. Baldy, 順便試車. 只是我是乖乖牌駕駛, 不超速, 也絕不會越過黃線, 所以也沒辦法做什麼熱血測試. 不過這輛車是Impreza, 不是WRX或STi, 就算不熱血也是理所當然吧. 感覺上差異最大的果然是過彎吧, 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怎樣, 以前覺得很難轉的彎道, 這次都順利轉過去了. 其他就沒什麼特別感覺了, 加速不會比其他2000cc的車有力, 引擎聲倒是有比較吵.
後座的舒適度嗎... 據後座那個老是嘲笑我是哈比人的六呎大漢說, 腳不夠地方伸, 不過椅子很舒服, 但三個人會很難坐, 因為後座中間的地板是凸起的.... 回程換成我坐後座, 大概人矮空間就大... 但卻暈車了... 果然山路該暈車時還是會暈吧. 當我掛在前座時, 在後座的另一個朋友卻完全不暈, 一路吃個不停, 後座是否舒適, 看來是因人而異吧.
如果和之前的車比較的話,
有了天窗很開心
還是喜歡白車
隔音有點小糟糕, 引擎聲有點吵...什麼? 你說這叫熱血? 不不不,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音響蠻兩光, 不過這種隔音, 兩光就兩光吧, 過陣子如果實在受不了了, 再來想辦法吧.
車內的置物空間雖然不大, 但配置上很實用, 我想試著把八個杯架都用上看看
後車廂有了塑膠底板, 很好整理
後座中間的地板凸起有點討厭
空調的效率很好
儀表板變得更精緻一些, 但我不喜歡紅字的配色, 就算降低亮度, 還是覺得刺眼.
後視鏡很難調整, 兩側後視鏡的位置後移, 雖然看得更清楚了, 但像我這樣用後視鏡判斷車頭前緣的位置, 大概要過一陣子才會習慣吧.
車內視野不錯, 喜歡小三角窗, 但總覺得前座車門玻璃窗有點虛弱
方向盤變重了, 轉彎角度卻更小了.
老是忘記要拉上行裏箱的遮蓋簾...
當然還有......新車的味道......

頭一次開箱開這麼大的東西, 好累人啊...... Orz
----------------8/5更新---------------------------------------
今天Badge到了, 是Subaru送給車主的免費小徽章, 可以貼在車身上,
第一個部份是第N台Subaru, 第二個部份則是秀出你的Life Style...
某個瞎忙的友人選了好幾個life Style徽章, 拼出一條長長的尾巴...XD
![[ 開箱 ] 2014 Impreza 2.0i Sport Limited (美規)](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408/mobile01-c82b11a0a2cc653a5ca9483c279f156e.jpg)
雖然是塑膠製品, 不過質感還不錯.
我是不打算貼啦, 當玩具留起來吧.
有關badge, 不知道是美國Subaru獨有的小玩意還是全世界的車主都拿得到.
http://www.subaru.com/enthusiasts/badge-of-ownershi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