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新舊車款細節比較!!!當鷹眼變浩克!!!

新舊車款細節比較!!!當鷹眼變浩克!!!

傳說中硬中之硬、鯊中之鯊的狂放性能代表:Subaru WRX STI 四代目上週已經上市,但對於三代目還是不免讓人想緬懷一下(咦?)

也順便把手上放著好一陣子還沒整理美麗的WRX STI 三代照片分享一下

仔細想想,Impreza可以說是陪伴咱們成長的車款,從早期圓潤但四門打開竟然無窗框的一代目,那哄㝫㝫的做動聲,建立了所謂「渦輪性能車」的印象。加上文太老爸還開來把拓海的86神話電假的,感覺硬皮鯊就是從車到駕駛人都像是另一個等級的玩意!

新舊車款細節比較!!!當鷹眼變浩克!!!

而如今稱作是「鷹眼」版的三代目即將尾聲,承繼的是看起來更凶悍、更侵略性的「浩克」版四代目,在緬懷回顧WRX STI三代的同時順道找了相同顏色的四代照片對比一下四代目究竟多浩克吧~~

新舊車款細節比較!!!當鷹眼變浩克!!!
(圖1. Subaru WRX STI四代,摘自Google)

先從兩張局部車頭照開始說起吧!先前提及三代擁有著鷹眼式的薰黑車頭大燈,並從水箱罩直接拉出線條抵達葉子板,以多重圓弧修飾,個人認為相當繁複細膩;然即將登場的四代倒是走了有點類似、卻又截然不同的風格,維持魚眼頭燈之餘加入了STI版獨有的日行燈設計,並拉出了方正的肌肉式格局;且不論是大燈或是引擎蓋皆並非直接延伸至水箱罩,而是接連到保桿上緣再下切至水箱罩,感覺除了性能味,還有著美式肌肉風格~~

新舊車款細節比較!!!當鷹眼變浩克!!!
(圖2. 2011 Dodge Charger SRT-8,摘自Google)

拿《玩命關頭5》曾出現的Dodge Charger SRT-8就知道所言不虛了吧~~但個人認為STI帥多了

話說回來WRX STI三代在第5集也有出現過唷!

新舊車款細節比較!!!當鷹眼變浩克!!!

所以水箱罩也略有不同,從三代的四幅式……

新舊車款細節比較!!!當鷹眼變浩克!!!
(圖3. Subaru WRX STI四代,摘自Google)

進化成四代的六角式,並同樣有著STI的榮耀勳章。但仔細一看可以發現,先前三代的菱形亮黑水箱格網,到了四代竟然是以霧黑立體的堆砌式呈現,從三角交疊成菱形卻有著魚鱗片的感覺,看來鯊勁越來越渾厚了

新舊車款細節比較!!!當鷹眼變浩克!!!

至於引擎蓋進氣口方面,三代的線條較遵循引擎蓋弧度設計。

新舊車款細節比較!!!當鷹眼變浩克!!!
(圖4. Subaru WRX STI四代,摘自Google)

反而是四代,進氣口上緣凸起較明顯外,線條也拉得更深長了些。不過從全車照可以發現四代的A柱也延伸了200mm,並稍微長高來到了1475mm,較三代多了5mm。在這類手法下為了避免視覺死角,果然也在後視鏡旁加上了小三角窗(明明就四角),並將左右後視鏡改為柱狀下移至車門前緣處,看來確實更有跑格了說~

新舊車款細節比較!!!當鷹眼變浩克!!!

話雖如此,三代WRX STI的設計也有其優點,少一個窗就少了一個打破的機會(喂!)~相對來講也甚為流利。

新舊車款細節比較!!!當鷹眼變浩克!!!

然儘管兩輛的葉子板皆有著爆龜式的肌肉線條,但三代的設計是圓弧且突出,並在圓拱後方再延伸出排氣孔。

新舊車款細節比較!!!當鷹眼變浩克!!!
(圖5. Subaru WRX STI四代,摘自Google)

而四代呈現的是方正立體,順著大燈線條拉出後在葉子板末端接近90度直接下切形成,大膽卻又俐落。並皆有著STI銘牌。

不過四代WRX STI軸長也拉大到2650mm、車身加長至4595mm,較三代的軸長2625mm、車長4580mm明顯放大,使得外型上雖然看起來更低扁具有跑格,但乘坐空間反而因此略有增加,相信應該更有考量後座乘客的舒適。

至於後葉子板的部份,四代是寬車體式的突出感,並做出雙線層次,直覺就是漂亮到會很難鈑金
不然既然很浩克,這麼肌肉應該很應該吧

新舊車款細節比較!!!當鷹眼變浩克!!!

反觀三代則是比較延續前葉子板的作法,順著輪拱形成爆龜。

而當然四出尾管+曬衣架(不對!)大尾翼的設計三代既然有……

新舊車款細節比較!!!當鷹眼變浩克!!!
(圖5. Subaru WRX STI四代,摘自Google)

四代是一定有保留的啦!!!!!而且排氣管還拉得更突出,加上天線也變成鯊魚鰭以及下擾流設計~是到底想開多快啦

新舊車款細節比較!!!當鷹眼變浩克!!!

至於想開快,當然要看看內裝是否到位!

平心而論,一直以來Subaru最講究的除了其水平對臥引擎、四驅實力外,就是安全性部分了。故WRX STI一定是性能及安全皆為重視,不過內裝設計上似乎過去一直都不是強調的重點。

所以WRX STI三代的內裝平實是一點也不意外,但用料品質其實相當不賴,且喇叭中心還有著STI字樣,有種低調但畫龍點睛的性能感受。

But……

新舊車款細節比較!!!當鷹眼變浩克!!!
(圖6. Subaru WRX STI四代,摘自Google)

WRX STI四代看起來進步不少耶!找到這張照片著實嚇了一跳,竟然有碳纖維飾板,且使用紅色排檔頭,加上儀表和空調皆散發著紅色冷光~哪會冷,根本就熱起來了!!!!!

除此之外,儘管三代和四代車寬同樣是1795mm,但四代的座艙車寬硬生就是比三代多了15mm,來到1490mm,看來強調性能之餘,更講究空間和舒適了

至於方向盤上的logo則換回了六芒星標誌,但手握處依然施以紅色縫線,並便形成有著立體起伏。雖然中控台設計仍非有著豐富的科技感,而是相當硬派,且性能味卻更為辛辣,感覺就是和下集《玩命關頭》應該再出來露臉一下

新舊車款細節比較!!!當鷹眼變浩克!!!

雖然在四代WRX STI上市後,三代就成為過去式~但不論是哪一代WRX STI都是經典,能在台灣車壇不間斷地出現其實是相當感心的….相對下EVO就悲劇了…台灣出現的沒幾代,賣得更是沒幾台。

相較之下,在咱們台灣路越來越爛,隨時隨地都能WRC一下,加上四代WRX STI出乎預料的超低價格,四代的WRX STI說不定會賣得出乎預料的好!

不管~~~還是先存錢啦!!!
2014-05-14 8:3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車款細節 鷹眼
不是故意潑你冷水
但路都已經這麼爛了
正常有STI的預算
大家應該會選擇豪華舒適的雙B吧,你真的覺得會賣得好?
staint初號機 wrote:
咱們台灣路越來越爛,隨時隨地都能WRC一下,加上四代WRX STI出乎預料的超低價格,四代的WRX STI說不定會賣得出乎預料的好!

香煎魚 wrote:
不是故意潑你冷水但路...(恕刪)


這樣說也是啦~但個人認為是提供市場一個比較熱血的選擇~咱們冷太久了......

香煎魚 wrote:
不是故意潑你冷水但路...(恕刪)

正所謂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坐著名牌沙發上街遊車河

就是有群人更喜歡進山林裏面享受姿意奔馳的快感

台灣市場的正港性能車之前有一段不算短的時間處於空窗期

前些時候出了一台 86也算是熱銷造成不小的轟動

趁著這股熱潮搶進更剽悍的4WD渦輪車款

來吸引胃口稍大的熱血駕駛

我認為車商的銷售策略是相當合理的



STI真的是一台很帥的性能車
不過看過甩尾秀之後就發現
Subaru真的是不管是性能車還是休旅車AWD技術真的都很強
不過STI只有手排真的是擺明只賣性能迷
我覺得WRX應該會賣得比較好

KKLIN2000 wrote:
正所謂青菜蘿蔔各有所...(恕刪)


有錢是真的會想弄一輛WRX

畢竟有性能、有後座、有四驅、有安全,不過外觀適不適應這點就挺主觀的了
香煎魚 wrote:
不是故意潑你冷水
但路都已經這麼爛了
正常有STI的預算
大家應該會選擇豪華舒適的雙B吧,你真的覺得會賣得好?(恕刪)


這樣也能酸
你到底懂不懂WRX STI賣得是什麼樣的族群?
跟雙B能扯在一起?
能和雙B一起品頭論足??

開板的也說可能會"賣得出乎預料的好"
這語意和"賣得好"是完全不一樣啊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aaaomc wrote:
這樣也能酸你到底懂不...(恕刪)


嗯......沒關係啦,別傷和氣

只是品牌價值也是不少人會關注的啊~只要大家都能開到喜歡的車就好了

但也別賣太貴......要買得起......

aaaomc wrote:
這樣也能酸你到底懂不...(恕刪)

....
以這種邏輯的話...還是Toyota最好, 換個邏輯來說, 那些買超跑/跑車/轎跑的都不是活受罪, 沒有一台能抵抗台灣的WRC

chousport wrote:
....以這種邏輯的...(恕刪)


唉......我們連高速公路的接縫都搞不定

所以原來選WRC車款是為了保命(喂!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